外国人一出生就会说英语吗?
常有学英语十多年的小伙伴发出这样的感慨:今天碰到个老外问路,但自己却不能对话,真是尴尬。其实,这并不是个案。那么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学习多年英语(从幼儿园、小学到大学),却仍然没办法和外国人对话呢?
母语背景与语系差异
Michael Swan说过: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学英语的过程中以母语为认知基础是不可避免的。
中文属于汉藏语系,而英文属于印欧语系。从语言的语系来看,中国是非英语国家,而中文的发展又自成体系,所以不同体系之间的跨越学习,就远远难于同体系内语言的学习。Charles Fries通过语言对比研究,发现学习者的母语对他们的目标语的学习起了决定性作用,而母语的形式和结构会潜在的迁移到学习者的外语学习中去,这是学习者初学阶段的必然特征。语系背景的不同,其实也就是很多Chinglish产生的直接原因。
文化习惯
“a lucky dog”的中文表达是“幸运儿”,而不是“幸运狗”;“红茶”的英文表达是“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这些都是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对语义理解的不同。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为什么在西方a lucky dog可以用来类比人,这就需要大家对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在西方,“dog”绝不仅仅只是宠物这么简单,很多时候它们扮演的甚至是家人的角色,这些现象从很多西方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
此外,中文思维和英文思维对某些事物的观察角度也不同,导致在语言上出现差异。例如,telegram表示的是电报,telephone表示的是电话,television表示的是电视,等等。按英美人的理解,这些东西是通过远距离发送和接收而实现其功能的,因而要加上tele,“远”这个词缀;而中国人则考虑到它们和“电”的关系。单从这几个简单的例词中看,中文和英文的思维方式差异可见一斑。
语言环境
“2块钱”这个词用中文怎么读呢?两块钱,而不是二块钱。
同理,有很多语言习惯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而不是精心建构了什么专门的理论知识。就像我现在跟你说“How are you?”,大部分人心里一定第一下就跳出了“I`m fine, thank you”的回答。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却反映了很多中国学生把课本知识扩大到整个语境的极端现象。很多同学对于语言的运用,大都停留在课本上的文本对话,而且是一问一答模式的对话;而跳出文本,回到语言该有的真是语境,他们则失去了对话的把控,面对陌生问题常常“失语”。
假设你天天看厨师切菜,听厨师分析切工技巧,不进行实践,仍然不能有一手好的切工技术。
其实,语言的潜移默化,本质上是在沟通中完成的,而非依靠“自说自话”或看书学习。许多留学生刚到国外,即便在国内托福、雅思拿到神一样的分数,依然会遇到各种语言问题,成为英语“哑巴”。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些同学发现自己的知识突然变成了自己交流的工具,发生了不适应。一些积极融入外国同学圈子的同学,会发现自己的英语进步飞速;而在国外仍旧抱团的中国留学生,往往英语水平提高要慢一些。这就是环境的影响。我们在国内的英语学习,就像是看着厨师切菜,自己没有在实践,即便对理论再精通,也很难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那么如何实现英语语境呢?切忌不要自言自语练习口语,因为这样你错了也不知道错在哪里,对提高帮助很小。在没有外国人和自己每天交流的情况下,看电影、听广播、跟读等手段,就成了较为有效的提高方式。
记单词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词汇的积累,常常是觉得自己口语不好,第一反应就是“我的词汇量不够”。其实,大家在高中毕业之后,词汇的积累量就在4000左右了,而英语口语常用的单词就是就1000出头,你还觉得自己的词汇量不够吗?许多英语学习者最大的问题不是英语词汇不足,而是不会使用已有词汇进行英语表达。
再者,很多同学喜欢较真儿于英文一词多义,疯狂背字典。其实,很多口语多义词,是常用的语言习惯,是需要在语言运用中发现和掌握的。例如,就像中文词汇“吃惊”一样——“惊”真的能吃吗?这只是一个比喻后的语言习惯,在英文中也有很多类似的固定用法,如I'm beat(我累死了)、 I'm so pumped(我太激动了)等。
学习模式
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后,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都乱的。
这是前阵子很流行的一个“现象测试”,目的在于告诉我们语言的阅读习惯——关注整体即可获得理解。
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很多学习者锱铢必较,用书面语的方法研究外语口语,结果陷入了处处碰壁的窘境。口语并不像书面语言一样,要求交流的人不能出现语法等错误。即便是中国人自己用中文对话,其实很多时候也是有各类错误的,只不过这些错误往往都能被国人理解。同理,外语也是一样,在英语中也有很多口语习惯和能被包容的错误,而且交流语言常常是简单句,而非复杂的并列句、主从句等书面句式。
此外,我国的外语语言学习从小学到大学,现阶段都是重读写轻听说的现状。由于考试的导向性,导致很多同学并不重视英语口语的掌握,最终欠缺了这一能力。
参考资料:骆晓荣,《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语际干扰》;夏洋,《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现象研究》;董慧宁,《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迁移作用——以汉语水平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为例》;孙青梅,《浅谈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汤闻励,《动机因素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与分析》;孙勉志编著,《汉语环境与英语学习》。欢迎关注梳课公众号,学习更多免费技能和知识。
文章原创,严禁未授权转载,否则将采诉讼等维权手段。
自从毕业后,接触英语的英语的时间几乎为零。
最近遇到一件尴尬的事情,朋友要接待一对法国的情侣,那肯定是要说外语的,可是英语都不好的我们尴尬了。
我都想好的了,见面第一句就说:“can your speak English?”。要是回答会还好,要是不会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毕竟是正统的大学毕业的,也不能太怂了。不过忽然明白了当年小学、初中、高中包括大学的老师,都苦口婆心的说“英语失很重要的!”
为了应付这次的事件,我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找我那个当英语老师的朋友,过来帮忙。
结果令我满头黑线的是,她竟然说“说有点不习惯,可以写”,我顿时吐血三升,说话的英语老师呢?英语老师呢?英语老师呢?
第二个办法就是,想想要怎么恶补的英语,我决定去看美剧,提一提我的语感,希望那天不会在法国友人面前太丢脸。
其实还有第三个办法,就是接待那天带上英文翻译软件,不会就用,这样应该也不会出什么错了。
如果是你碰到一个外国人,而你恰巧英语又不咋地,你会怎么办呢?
睿丁君私以为,这作品先不和国际大片相对比,在国内这样的制作和水准确实是很赞的呀。但豆瓣分不高肯定也是有原因的没必要纠结这个。对于国内人来说,就是一部很燃的作品!对于学生来说,尽管四六级成绩还没出来不知道会不会再战,不过学点英语可不只是应付成绩这么点小用。英语的作用肯定还不是你可以预料到的,国际化各种接触和交流都需要你了解英语,即使是留着教给下一代也是可用之处啊!不至于孩子拿着作业或者浏览一个双语网站看不懂了问你,然后你默默地打开了查单词app?所以我们总是趁机学点英语:
学会这些台词的英语,让外国人了解其中的魅力
那么问题来了,你最喜欢哪一句?
想了解更多的阅读资讯:http://www.reading-china.com/zixunzhong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