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王朝,为何都喜欢与北方游牧民族纠缠?
中国古代王朝发展机会一直伴随着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是因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性太强,作战能力又非常强大,所以一直是中原文明的大敌。
农耕文明由于其特殊属性,对于环境的改造比较大,可以建立起更加璀璨的文明,而游牧民族在这方面就要落后一些,没有稳定的物质基础,所以掠夺农耕文明获取资源就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在游牧民族内部也是伴随着不断的掠夺的,这就是他们的生存法则,所以侵略性极强,对于中原农耕文明来说,这就是一直存在的敌人,国力强盛时就要优先消灭,国立衰弱时也要积极防守。
北方农耕文明掌握着战马,这是古代战争中宝贵的战略资源,而且这群人从小训练骑术,所以游牧民族的骑兵总是很强大,而且部落之间争斗不断,士兵战斗素养也要远高于农耕文明,可以做到全民皆兵的状态。游牧民族对外掠夺首先是为了保证部落的生存,草原上食物来源比较少,只能依靠畜牧业,储备粮食并不丰富,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就可以让一个部落陷入灭顶之灾,除了对内掠夺就只能对外,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原农耕文明。
中原文明的军队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时大多处于弱势,打不赢、追不上才是对游牧民族战争的常态,而且中原国家稀缺战马,所以对于游牧文明的马匹需求也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两种文明的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文明之间的战争就是生存空间的争夺,伴随着血腥的杀戮,但是限制于生产力,却无法达到共同繁荣的状态,所以无法避免战争的出现。农耕文明很难直接消灭和同化游牧文明,才让这种纠缠状态延续了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