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如何教会孩子时间管理?
年少的时候,看不到时间的尽头,以为未来还长,有大把的时间。
年长以后,才明白,在时间的河流中,一个就算能够把握住自己的时间,也难以把握住他人的时间。
那么,我们该如何教会孩子做时间管理呢?我认为主要是以下方面:做出学习列表,排出重要顺序。高强度学习,学会一样,转化一样,再来一样。想不出来要做什么的时候,先动起来。让自己静下来。
1、做出学习列表,排出重要顺序。
很多人都报了不少微课,于是把自己弄得非常繁忙,每天早晨起来半小时听这个课,晚上下班后听那个课,时间安排得很紧凑,然而——并没多少用处,反而是越来越焦虑,因为要学的东西总是那么多,生怕赶不上趟,于是就不断地学、学、学,然而发现又出现了很多课程,于是就继续地学、学、学。
在“输入”上花的时间太多,都顾不上“输出”了。
在“学”上花的时间太多,都顾不上“用”了。
因为没发现效果,所以更恐慌,于是要学更多的课。
对于焦虑痛苦忙碌的学习爱好者,我的建议是:
在Excel表格里,统计一下目前在学的课程,做出一个清晰的列表,有些是有时限的,可以先听,能够派上用场的技能,立刻去用,不能的,听完以后把相关资料存储起来,如果有回放的比如知乎Live,暂时用不上的技能,也先放着。
然后,把这个列表里还留下的部分,排出优秀顺序。思考一下和自己的目标相关的,然后列出要学的顺序,再排优先计划。有序、忙而不乱。
重在应用。学了就用。这是最好的记忆方法。不要死记硬背,转化知识为思维模式或技能,成为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有更好的,就更新掉,不要固守。不要外面的世界都已经用windows 10了,你的操作系统还是DOS。
按需要学习,而不是完全依从于外界压力。别人是很优秀,但是他的方法不见得适合你。
2、高强度学习,学会一样,转化一样,再来一样。
有些人的学习是多线程的,同时开始多个不同门类的学习,而又没有到达融汇贯通的层级,单只在不同门类间的切换,就很耗脑力了。
高强度学习的意思是给自己一个周期,比如一个月内,专注于某个学习主题,比如我2月份的学习主题是电影,于是就看了三十几部电影,三部剧集,我会搭配简单的事情如DIY蜡烛,也没耽误工作等,不过这是因为我们水星人脑容量和地球人不同的缘故,嘿嘿(得意脸)。
3、想不出来要做什么的时候,先动起来。
越是摆在眼前的事情多,人往往就会越纠结,不知道如何选择。
所以首先就应该有目标,然后才好划分重要度。
在还不能确立目标的时候,如果陷入纠结,就不如先动。
动有多种方式。
一是真正的动,运动,身边一定要准备一双跑鞋,如果不能下决断,就穿上跑鞋,先出去走路或跑步,这样,至少不会浪费时间,至少在运动中强健了体魄。而往往运动会产生连锁反应,就是因为全身都动起来了,大脑活跃,决断力就强,运动的过程中或运动结束往往就知道下一步怎么进行。
二是先拿起一件事去做,做的过程中也不要三心二意不停中断,而是先完成一个小循环再说,先求完成,不求完美。因为完成了,有点成就感,也就更愿意进行其他的事。如果每件事情都没做完放在那里,就会引发更大的焦虑。
4、让自己静下来。
真正的“静”,也是一种行动。
是的,你没看错。
很多人由于太过紧迫,所以疏忽了睡眠,然而睡眠是重要的整理过程,如果大脑一直缺少这个环节,记忆和转化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很多人由于太过忙碌,结果导致了思考的匮乏。
所以需要给自己一段安静的时刻。
这个时刻,可以是睡眠,可以是冥想,可以是其他放松的方式。
冥想,也是我最常使用的手段。而且作为享兽型,我在冥想的时候通常是要点上香熏蜡烛、把电热艾盐袋放在膝上、再戴上花王蒸汽眼罩,这样可以整个人在非常暖的状态中,而且芳香也让人放松。高密度地看电影,如果不适度放松尤其是休息眼睛和脑子,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最近网上好多家长都在吐槽带孩子写作业简直是太痛苦了,每次陪写作业简直像打仗一样啊。其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大原因在于孩子的时间习惯不好,无法良好的管理自己的时间。如果能让他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孩子们是可以高效做好每一天的大事小事呢。
那家长应该如何教孩子时间管理呢?今天我们就分享一下!
1、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自由
想要孩子有自己管理时间的意识,掌握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首先得有他自己可管的时间。 如果孩子的时间都被上学、被爸爸妈妈安排的各种课外班占满了,那么孩子就只会被动服从大人的安排,学不会自己管理时间。
爸爸妈妈不用担心孩子控制不好自己的时间,孩子越没有自己的时间,一旦捞到大把时间可自由支配,才越容易“失控”,越能在时间上自主,反倒会越有理性,知道哪些事必须在什么时间完成,在哪些事上需要节制,因为他们很明白,如果做不到,爸爸妈妈就无法放心地把时间交给他们自己来管理。
当然,把时间交给孩子也是有前提的:
(1) 所有的作业必须保质保量完成;
(2) 其余时间,自由安排,不用画时间表,也不用跟爸爸妈妈汇报;
(3) 容易失控的时间,比如手机时间、游戏时间,每学期自己与父母约定好时间。
2、给孩子做好时间管理的示范
家长想要孩子学会时间管理,首先应先做好孩子的示范。 比如不拖延。如果父母做事总是拖延,到最后一刻才惊叫“哎呀,我某某事还没做!”,孩子也很容易从爸爸妈妈这儿传染到大名鼎鼎的拖延症。 比如做事有条不紊,不急急忙忙。如果爸爸妈妈是毛毛糙糙的性子,做事总是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丢三落四,孩子也会从日常生活中习得大人的这种做事风格。 比如有任务观念,乐于按时完成计划中的事。如果爸爸妈妈一想起要做的事来,就一脸烦恼“唉,真麻烦,还有一大推事没做呢!”,孩子对自己任务的态度,很可能也是厌烦,如果爸爸妈妈经常非常肯定地说“我今天要把某事做完”,孩子对任务的态度,也会积极、从容得多。
最后,大叔想告诉我们的各位家长,我们的孩子,已经很累了,他们承受了很多压力。希望父母不要再借教孩子时间管理之机,给他的日程表塞进更多任务。高效的时间管理,给孩子带来的应该是更多的自由和愉悦,而不是没完没了的新压力。
时间的管理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不论是小孩子还是成年人,每个人都要有时间观念。工作任务提前或按时完成,不要拖拖拉拉,有时候会越积越多,让你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何开始做起了,那样会影响效率、结果的判定。小孩子更要从小就培养时间观念,父母要教会孩子给如何管理时间。
首先我认为父母要给孩子打好榜样,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要认真的、按时的完成,不要在孩子面前展示出拖拉的那种不好的习惯,慢慢的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会学习得更好。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列出一张时间表,做出更高效的时间规划,并且先带领孩子一起来完成。在做规划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认为哪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来完成、哪些项目可以减少或增加或推迟,编排做事情的先后顺序。孩子的适应能力还是蛮好的,学习东西很快,记忆力也较强,所以慢慢的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对要做的事情进行合理的整理。
也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些与时间相关的事物,养小动物啊、种小植物啊等等,让孩子了解在它们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使他们知道自己也在时间中一点一点成长。而且要教会孩子珍惜、统筹管理时间,让他们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了解到时间一去不复返,培养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慢慢地去探索时间背后的意义。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去总结,并且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案。如果你的孩子有拖拉磨蹭的习惯的话,要及时帮助孩子改正,让他们了解到该症状会引起的后果,并以身作则增强孩子的学习心。
想让孩子学会做时间管理和规划,首先要让孩子意识到时间这个抽象概念,理解每天的时间安排,比如早餐、午餐、晚餐、上课、课间、运动、休闲等常见时间段。当孩子意识到每天存在的时间分段规律,可以尝试引导他们更好的去分配每个时间段去做规定做的事情和他们自己想专注完成的内容。帮助孩子对每件事情花费的时间有了预估和判断,有助于孩子未来守时和预估每件事情花费时间的能力。
孩子的时间管理可以从简单的绘画开始,不同年龄层的孩子认识的字数不同,可以通过带领孩子们通过绘画的方式用线条,基本的形状和颜色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先从记录一天发生的事情开始。然后就可以开始教会他们如何将一天规划的时间,将一张A4大的纸对折然后画出早上要做的事情我下午要做的事情在吃饭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就像小学生用作业登记本,可以引导孩子记下一天要做的作业。幼儿园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记录当天的任务和当天的活动。教会孩子看时钟,知道时间刻度的称呼,让孩子们列出他们认为1分钟,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内分别可以用来做什么,让孩子们尝试分配时间,做自己时间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