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古代名人都有谥号,谥号是什么意思?
就是古代有地位的人死后,按照他一生的功过,给出的结论。
关于谥字,《辞海》中的解释是:“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周礼·春官·大史》‘小丧赐谥。’紧接着的“谥法”一词对如何赐谥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古时贵族死后依照其生前事迹,评定一个称号,叫‘谥法’。
“谥号”早在上古时期就已出现了,比如东周时期的第一位国王周平王,姓姬,名宜臼,“平”字是他的谥号;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君郑武公,姓姬,名掘突,“武”字是他的谥号。谥号制度在中国古代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定。
起初,只有帝王才能获得谥号。到了汉朝,皇帝也给大臣“赐谥”,但极其严格,只有生前封侯者才有得谥资格。到了唐朝,赐谥资格扩大到三品以上的大臣。明清两代,获谥的级别大幅升高。清代规定,只有一品大官去世后,请皇帝决定是否赐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特办,一概没有谥号。
扩展资料
古代谥号大致分为褒扬性的美谥、一般性的平谥、贬义的恶谥三类。美谥的字里有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平谥的字里包括怀、悼、哀、愍、思、殇;恶谥的字则有厉、灵、炀等,其中最典型的如周厉王、隋炀帝谥号都充满了否定的意思。
在大臣的谥号中,“正”、“忠”等被看成是最好的字,端、襄、成、恪、敏、肃等也是常用的好谥。对于文臣来说,“文正”是最好的谥号,北宋时期的范仲淹和司马光都获得“文正”的谥号。明清时期,只有出身翰林或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高官才能用“文”字,而“文正”二字的谥号更是要由皇帝特旨颁布,群臣不能擅议。
清朝二百多年,只有曾国藩、李鸿藻等八人获谥“文正”。位于“文正”谥号后面的“文忠”同样也是很多人追求的殊荣,宋代大名鼎鼎的欧阳修、苏轼获得的就是“文忠”的谥号,而清代只有李鸿章、林则徐等十余人得谥“文忠”。清代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的洋务派首领左宗棠的谥号“文襄”,虽然有个“文”字,但比“文正”“文忠”又低了一层。
皇帝的谥号则是根据其生前事迹和功绩给予的评价,谥号往往是大臣们集体议定的。从谥号可以看出皇帝生前的事业,以及后人对他的看法。诸如汉武帝,他在位时大举用兵击败匈奴,颇有建树,因此谥号“武”,具体解释是“威强睿德曰武”,威严坚强而睿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谥号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皇帝庙号和谥号:开国皇帝一般称为“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奕劻庆密亲王谥号是怎么来的
含义: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长短字数不定,或有一两字到廿二无定数,因官至地位而定。
形成: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这一说法得到广泛认同。
种类: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即周厉王因为暴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被谥为“厉”,另外还有“私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