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队伍建设问题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队伍建设,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各方面也十分关心,但至今10年仍未真正建成,在队伍结构和数量上,离精兵加现代化,调查与科研相结合,能担当重大战略任务,善于攻坚打硬仗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究其原因是:在拟定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时,没有明确保留各有关专业的一部分骨干力量,10年来的实践说明,这方面是有失误的。主要根据以下事实:一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有机关行政机构编制,没有队伍编制。中编发〔2004〕2号对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只说了逐步组建到位。而国土资源部〔2001〕406号《地质队伍“野战军”组建总体方案》中,关于“野战军”总规模为2.5 万~3 万人(包括国家、地方和行业精干的队伍),国土资发〔2005〕12号明确了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1.5万人,但都没有向中编办申报批准;二是在中央财政支出科目中没有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经常性事业项目和经费,仅有局机关人头费。为期12年的地质大调查专项,是权宜性措施,列专项方式也不符合公益性地质工作需要长期稳定的公共财政保障意义;三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其归口管理的27个事业单位,同属国土资源部的直属事业单位,体制不顺,科研与调查结合差,队伍结构不合理,没有首先从整个地勘队伍中挑选骨干人员和必要装备;四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实力不强,大区中心的职能定位变化不定,没有着力发展自己的直属队伍,因此,大部分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采取委托和面向社会地勘单位招标承包的办法,而不是主要依靠相对稳定、调查与科研相结合的自身力量。
分析评论: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队伍建设,始终存在认识差异。首先是要不要有直属队伍上,认识不同;其次是队伍规模及结构上,意见也有分歧。国土资源部已多次公开宣布,中国地质调查局已经建成、已经完善。但事实上队伍数量不足、专业不配套、结构不合理、经常性地质工作项目及相应的公共财政支持渠道没有建立,公益性地质工作大量外包。在自身职能的观念和行动上,拘泥于姓公还是姓商,不重视找矿和矿产勘查工作,导致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矿产资源补偿费(今地勘基金)项目和油气调查项目等,只能设立专门机构去承担,连国土资源部内部都不能实现地质工作的统一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硬说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建设已经完善,显然没有说服力。今后国家要加大对地质工作的投入,中国地质调查局队伍的不适应,必将更加明显。要实现在2020年赶上世界一流国家地质调查队伍的目标,这种局面必须改变。
2024-09-26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