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家长养孩子这么累?
这个问题问得真好!
我们为什么这么累,值得每一个家长反思。
1.统一的评价标准
中国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985,211这样的名校,毕业之后找一个好工作,挣大钱。
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家长把女儿送到香港读研究生。女儿研究生毕业之后,回到上海做了一名小学老师。家长气坏了,她觉得做小学老师有什么出息。我花了那么多钱把孩子培养出来,难道就是让她做小学老师的吗?
但是,女儿说: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做小学老师,我现在实现了我的梦想。妈妈,难道你不为我高兴吗?
有个名人说过:所谓成功,就是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我们评价一个孩子是否成功的标准多元化一点,可能家长就不会那么累。
2.爱比较
也许是中国人骨子里的自卑感在作祟,国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喜欢把身边的人比下去,在养孩子方面也不例外。
我有一个朋友在市内有名的企业工作,收入很高。但是,孩子学习不好,初中毕业之后上了职业学校。当别人问及他的孩子时,他从来不说孩子在职业学校上学,只告诉别人孩子出国了。
养自己的孩子,关别人什么事。这个世界总有人比你好,总有人比你差。如果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那一个,不累才怪。
3.喜欢安稳
中国家长希望孩子一辈子生活得安安稳稳、富足幸福。他们不愿意忍受孩子生活中出现一点意外,也不接受孩子身上出现一点瑕疵。
孩子某一次成绩考不好,家长会紧张;孩子写作业有一点拖拉,家长不满意;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不理想,家长不高兴。
可是生活哪有那么多的一帆风顺,如果非要强求,家长必然会感觉心累。
中国的家长是最累的家长、最用心的家长、为孩子付出最多的家长。我心疼他们,包括我自己。
中国家长养孩子累除了对孩子照顾产生的心理及身体劳累外,最主要的是金钱方面上的压力过大。
常听老人们说,现在养一个孩子比过去养五个孩子花的钱都多。想想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可以算一笔账。
从孩子出生开始一直到上幼儿园开始,这期间孩子的吃喝拉撒都要花钱。上了幼儿园花个几万块很普通,如果去特别好的学校花的钱更多。小学初中学费少了,但是还要上补习班甚至一些兴趣班,家长们感觉如果别的孩子上了自己孩子不上就好像输在起跑线上了。到了高中,更夸张了,一年学费好几千,吃饭最便宜也得几百块,各种补习班花钱也不少,如果孩子想学艺术花钱更多。上了大学更别提了,少说学费几千多了好几万,生活费花的更多。4年大学要花个十几万。你以为毕业了就行完事了,不。男孩子还得给他买房子娶媳妇,三线城市买套房也得几十万。这林林总总算起来,一个孩子要花百万。这还仅仅是一个孩子,万一还有个二胎呢,想想养个孩子真累。
为啥中国家长养孩子这么累呢?首先与从前比,现在家长们都非常重视教育,在教育上的投资很大。不像从前,孩子上个初中就算好的。其次,孩子结婚要一大笔钱。再次与国外比,我国还没有特别发达,在教育等方面的福利还不够。
因此,家长们养孩子除了身体劳累外还有巨大的金钱压力,所以感到非常累。
大家都知道,养孩子不容易,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中国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归根结底,中国家长养孩子这么累,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一、家庭结构的变化
现在的中国家庭基本上都是年轻的父母和自己的孩子,平时只能自己来照看自己的孩子,在原来的大家庭里面,家里其他人可以帮助照看孩子,而现在年轻的家长只能选择自己照看孩子。他们一方面,要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参加工作,维持生活,另外一方面,他们没有受过任何的培训,就开始了照顾和培养自己的孩子,这使得年轻的家长们感到力不从心。
二、对孩子的期望比较高
在中国,每一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从孩子在肚子里的时候,他们就进行胎教,到出生后没多久,又对孩子进行早教,到孩子刚懂事的时候,除了上幼儿园,他们给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导致孩子和家长都特别累,不是去上培训班就是在去上培训班的路上。
三、教育观念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好孩子就是让孩子必须学习成绩好,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看重。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他们也感到脸上无光,担心自己孩子没有一个好的未来,相反,当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的时候,他们说起自己的孩子,就好像这一切都是他们的功劳,认为自己的教育孩子水平比较高,是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情。
有娃以后,只要和朋友聚会,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孩子的问题,最集中的话题就是养孩子很累。
我们常常羡慕西方国家孩子的独立性很强,家长很轻松、很省心,可是怎么一到中国家长身上带孩子就变成了一件大事呢?
爸妈们除了上班,就是天天围着孩子转圈。下面这7个原因总结了中国家长带孩子这么累,来看看你中招了没~
1
对孩子期望太高
在绝大多数有孩子的中国家庭里面,孩子是一家的中心。从未生到出生、到上幼儿园、上小学中学高中,直到孩子工作、结婚、买房、孩子自己生孩子,家长们事事为孩子筹谋,几乎无一日间断。
这期间是各种操心、各种比较、各种选择、各种纠结、各种倾尽全力、各种力不从心、各种满心希望、各种灰心失望、各种早知今日、各种悔不当初,常常是孩子大了,自己也老了,然后又是对孩子回报父母、孝顺父母的各种期待。
如此心力交瘁地几十年,怎么能不累啊?
根源就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既包括对孩子自己发展的期望,也包括对孩子回报父母的期望。
在这样的高期望下,压力大的不只有家长,还有孩子。如果家长们能够看开这一点,抛开对孩子所有外在功名利禄的期待,会轻松很多。他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幸福的成人,不是已经很好了吗?
2
家长之外的人参与太多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国外的家长婴儿车上推一个,怀里抱一个,手里还牵一个,一个人就能带上一小队的娃。
而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家庭的一队人,带一个娃。爸爸妈妈呵护着,爷爷奶奶伺候着,甚至还跟着个保姆阿姨背着大包小包做后勤支持,排场阵仗,简直能赶得上皇帝出巡。
更糟糕的是,在参与决策时,有些爷爷奶奶辈儿的还要求自己有“一票否决权”,这样的治理结构,让原本简单的家庭事务变得复杂无比,作为一家之主的爸爸妈妈,如何能不累?
3
攀比心过重
朋友的孩子都上各种辅导班了,我们要不要上?如果不上,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我曾经写过有关孩子要不要上辅导班的文章:是否给孩子报辅导班,关键看父母内心够不够强大!另一篇:7岁之前没有必要报各种辅导班,只需做到这一点……)
别的孩子都在吃好几百块一桶的洋奶粉,我们不吃,会不会影响孩子发育?
别人、别人、别人……在相当多爸爸妈妈的眼里,时时刻刻都看到太多的别人,常以别人做什么为指南。都忘记了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
既要时刻看着别人,自己又要时刻努力跟上,以免掉队,如此怎能不焦虑、不累心?
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自己要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行为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为什么要跟着别人跑呢?
4
对孩子的大事小情插手太多
天下哪个做父母的,都会竭尽全力的对孩子。但有些时候对孩子的事务插手太多,不仅家长累,同时也会让孩子丧失自主的能力。
孩子上学,帮着背书包、记作业;孩子写作业,爸爸妈妈在一旁盯着;老师布置了什么任务,常常是孩子还没搞清楚要做什么,爸爸妈妈已经奋不顾身地扑上去,帮着孩子完成了。更不用说盯着孩子吃饭、穿衣、洗澡、上厕所这些日常的吃喝拉撒。
不插手不等于撒手不管,当孩子生活中出现困惑,学习中出现困难,就需要家长们从侧面去点醒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情感等能力。
目的是让孩子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由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张嘴闭嘴爸爸妈妈的“乖孩子”。
5
信息过载 缺乏主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家长们会接触大量的育儿、升学、家庭教育的信息。看似是一个很懂的育儿“专家”,但实际上对如何育儿缺乏主见。
这里看到孩子需要胎教,就赶紧去学着做胎教;那里看到孩子需要早教,就赶紧带着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早教班;这里看到新生儿需要游泳锻炼,就带着娃去婴儿游泳馆;那里看到孩子要补这个补那个,就赶紧去买给孩子吃。
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然后跟着这些信息东奔西跑上了。
育儿生活中需要做一定程度的“断舍离”,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的阅读、学习,形成自己的“主见”。
要知道什么样的方法是好的,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知道自己的哪些做法要坚持,哪些方法要调试。
这样,既不需要被过载的信息冲击、淹没,又能够在育儿生活中采取简洁、有效、恒定的方式,整个过程,会简单、轻松很多。
6
爸爸是个稀缺品
有一个很犀利的说法,叫“丧偶式育儿”,说的是爸爸不参与育儿、缺席孩子成长的状况。
妈妈一个人带孩子,恐怕是不少中国家庭的常态,也是相当多妈妈觉得带孩子累得不行的重要原因。
父母一起带娃,既分担育儿生活中的具体工作,也共同讨论关于孩子的各种大小问题,得出一致见解,然后一起付诸行动。一是可以减轻工作量,二是孩子与父母两个人,可以建立亲密关系。
当然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共同陪伴,让孩子的心理和人格,发展得更健康、健全。
7
消费不理性,造成过大经济压力
一位普通工薪族爸爸,给自己三四岁的女儿买一条裙子,就花了700块。700块一条的裙子,当然很可能是品质和设计都很不错的,而且孩子穿起来,可能确实非常漂亮。
但是,爸爸妈妈不考虑自己的负担能力,一味地如此消费,又能坚持多久,怎么能不感到压力巨大呢?
给孩子最好的,但要考虑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如果消费不够理性,造成过大的经济压力,就得不偿失了。
养孩子到底累不累?还是要看各位家长们怎么选。如果能剔除那些让育儿生活疲惫不堪的因素,相信养育孩子会变成一段相当愉快、美好、轻松的人生旅程。
微信公众号 【娟子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