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先生有哪些突出贡献,可以任首位中国科学院院长?
郭沫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郭沫若先生就以一部《女神》诗集开一代自由体诗风,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了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女神》一经问世,便因其情感的大解放、诗体的大创新宣告诗坛上“胡适的时代”终结了。标志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新诗时代的到来。
郭沫若先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创作了《虎符》、《屈原》、《南冠草》、《高渐离》、《棠棣之花》、《孔雀胆》六部大型历史戏剧。《屈原》是郭沫若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巧妙结合起来,以历史人物的再创造表达他对于那个时代的忧愤的最好表征。
1948年,中央研究院(国民党时代搞的类似中科院的机构)选举出第一批81名中研院院士,其中人文组28名。郭沫若虽然因为政治立场的缘故没有出席,但无可争议的以考古学和甲骨文研究方面的贡献当选为中研院人文组院士。中研院院士是很崇高的荣誉,又是第一届,当然少不了各种撕逼争夺,但没有去争的郭沫若却毫无悬念的当选,可见郭沫若的学术名望是众所公认的。
作为第一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确立了一个很好的基调,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只是一个人的科学研究水平,而是集体的整体水平提高。对于科学和科学研究,无论行内行外都要重视,但又不要急功近利,要把眼光放长远。作为一个中科院的院长其实郭沫若是很合适的人选。不在于他自己是不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者和成功者,而在于他对于自然科学的态度,发展观和有高度的认识。
郭沫若这个人是很受争议的一个人,很多人对他评价不高,说他是才子加流氓。
第一是因为他私生活不大检点,一生娶了3个老婆,第二个还是一个日本女人,让人给他生了四个娃娃,结果还不给人名分。下面这个就是他的日本老婆郭安娜,还是郭沫若给起的名字。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二是因为这个人在考古学界名声很臭,因为他喜欢挖墓,但是自己又不擅长挖墓,不是行家,比如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就是他强烈要求挖的,自己不懂行,手又那么长,结果万历皇帝的龙袍直接变粉了。所以考古界人不待见他。
第三是因为这个人性格懦弱,没有原则底线,常常跟风走,所以被一些学界清流所鄙视。
但是人还是做了首位中国科学院院长,还是有贡献的。下面说说他何德何能担此重任。
人家有扛鼎之作。郭沫若有一篇代表作《女神》,这首诗定了郭沫若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更重要的 是奠定了整个中国新诗的发展方向与基础。这里面象征的手法笔者认为运用的十分帅。
《女神》运用神话题材、诗剧体裁、象征手法等来反映现实。其中《女神之再生》是象征着当时中国的南北战争。诗人说过:“共工象征南方、颛顼象征北方,想在这两者之外建设一个第三中国——美的中国。
人家擅长编历史剧。比如《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最重要的一部是《屈原》,直指国民党,毛主席欣赏的不得了,赞不绝口。
再说了,做重要的是中科院人家直接参与创建的,你说人有没有资格当院长吧。
长期从事宣传、文化方面的工作,在文化界、科学界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长期在国统区协助周相搞统战工作,并且在锅皿档转进台湾前为我党留下了相当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擅长和知识分子打交道,也有着很强的组织能力。
在我党混得最惨的时候加入我党,在曰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候回国参加抗战,对国家,对信仰的忠诚相当可靠。
政治上可靠,组织能力强,个人影响力大,人情练达,虽说不是学理科的,不过建设新中国科学界已经够用了。
1.确立了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史学工作者自我教育和社会大众普及教育的双重目标;
2.领导和参与创建了中国史学会等史学团体和机构,为历史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制度和组织支撑;
3.奠定了历史教育的历史主义和爱国主义原则;
通过历史理论的传播、历史剧的公演对新中国初期的社会历史观念塑造发挥了重要影响,践行了自己的历史教育理念。
他的历史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新中国初期历史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历史教育的时代转向,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并且对此后的历史教育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