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教育这么普及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写古诗格式的诗出名的人?
教育普及,广而不深。「李白的诗,苏轼的词」,除了少数被选入教材和普及读物的名篇之外,认真去读的人也没有多少。在今日而言,文言教育是奢侈品。
假如我是一个希望下一代通过读书过上更好生活的普通家长,我不会希望孩子花大量时间去研习古籍,因为学习数理化、英语或其他现代生活知识的回报更为显著,这是显而易见的。只接受了高考范围的文言教育,没有更广泛的阅读量,忽然间就写出好的文言诗歌,这种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这已经把绝大部分的人排除在文言诗歌创作之外。
但这不是说当代无好诗,只不过在现代社会里,诗歌是边缘化的。这不是古诗独自面对的处境,没有什么必要去哀叹、批评大众的蒙昧,或者捂住眼睛回避这件事。如果不曾急着把自己放在固定的位置——比如雨夜里背负沉重盔甲独行的战士,某个崇高神祗在大地和群山之间留下的最后一名后裔——这倒也是一件不失为有趣的事情。
题主可能觉得当代旧诗的影响力低于预期,但在我看来,其实因为网络的存在,获知这些群体的存在,已经变得相当容易。犹记得当初上了网才发现「原来我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人,还有不少人写得非常酷」的震撼与感动。在此前的几十年间,必定有很多人安安静静自己写着,只在有限的几个朋友之间交流,也许还没想过给谁看。仅仅作为一种小众文化来看,当代旧诗的传播能力已经增长不少了。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