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最经典的奥斯卡电影是哪部,为什么?
看电影一直是很直观的事,大家都喜欢的电影当然是好电影,但也没有必要统一大家的喜欢标准。而我认为《爱乐之城》是我认为在共情感上戳中了我心的经典。
还记得那天去看了两场电影,第一场是动画片《欢乐好声音》,然后看了《爱乐之城》。老实说在看完一部电影后应该是有一定的疲劳期的,它或多或少会影响你看第二部影片时的精神,可《爱乐之城》的第一个镜头就让我打消了这种想法。
第一个镜头就展示了导演的才华。长镜头一直以来都能以增强真实感而被很多导演所喜欢,可现在越来越多的长镜头显得特别的呆板,对比之下《爱乐之城》的第一个长镜头就是具有力量和美感的。现在每当空下来的时候还是会一遍又一遍的回顾电影里的细节。这才是真正的“电影感”的魅力,所有的美好想象都能找到。不得不提的还有电影原声带,还记得豆瓣有一条热评是说很多年后再次听到这些旋律,心情也会回到那二十年前,第一次听到这些旋律时的情绪一样,全部都会涌上来。
我真的好爱这部电影,信手拈来的控制着我的嘴角和泪腺。电影里有关于爱情里最美好的一面,也直面最不想回忆的时光,好在彼此的错过在最后的蒙太奇里变得如此完美,尽管那不是真的。但,无论是谁都愿意去拥抱那份能想象中爱情里最美好的样子吧。电影的美好不也正是在这儿就体现出来了吗,就像最开头我说的那样,这部影片是我认为在共情感上我心中最经典的影片,全片最后落在那“爱”和“遗憾”上已经能够让我深刻了。
先说个小八卦:当年,斯皮尔伯格拿着《辛德勒的名单》的剧本,找到大导演波兰斯基,希望他能担任这部影片的导演。
斯皮尔伯格是看中了波兰斯基的亲身经历。波兰斯基出生于波兰的一个犹太家庭,少时被抓进过集中营,又奇迹般地又逃了出来,所以他对纳粹主义和战争是有切身体会的。可波兰斯基看过剧之后,当即拒绝了斯皮尔伯格的要求。
他说,他有自己的关于大屠杀的故事要拍摄,他不想讲述别人的大屠杀:我在很小的是从克拉科夫的犹太人居住区逃了出来,在大屠杀幸存下来。我必须讲述自己的故事。
之后,波兰斯基便导演了这部反应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种族灭绝主义的电影:
看到这个题目,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部《钢琴家》,这部电影入围了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的七项提名,并最终获得了最佳导演、 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编剧本三项重要奖项。
按理说,少时悲惨的经历会让导演在中电影充斥控诉欲和批判性。但《钢琴家》给人的整体感觉确是“克制”。相对于那种口号式的简单控诉,波兰斯基更着墨于人性的反思。相对于对纳粹主义的灭绝人性,波兰斯基更着墨于犹太人本身的懦弱。相对于描绘一场战争的残暴,波兰斯基更愿意站得远一点,高一点,去审视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以及其中体现的人性黑暗和光辉。
我一直记得钢琴家坐在钢琴前,由于他犹太人的身份,他必须四处躲藏,外面尽是德国士兵,钢琴家只好无声地演奏着一首曲子。我当时的感觉是:这就是战争。
有人说音乐本身就能证明上帝的存在。
可是在战争面前,上帝也无法发声。
《月光男孩》;肯定和大多数人心中的经典不一样,甚至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不是很实至名归,但这部电影确实是最触动我的。当时还是在高考十分紧张的时候,我们班悄咪咪看的电影。一开始知道十分不理解,这部电影莫名其妙的感情线,非裔黑人男孩chiron,就一直好像是因为话很少,举止打扮不同,貌似还有身材原因老是被一帮同龄人欺负。然后,突然chiron在沙滩和另一个男孩有了莫名其妙的暧昧,完全没有一点预示,后来感情线莫名其妙的又消失了。
看不懂的吐槽结束,我看到了一些对我的触动点。可能这部电影看得不是那么顺畅,但是你会发现有强烈的代入感,我会恐惧着他的恐惧,孤单着他的孤单,甚至有想冲进去帮帮他。后来发现,chiron住在一个住房与教育都处于隔离的地方,你会发现,教育水平和环境真的没办法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一直都是个死循环,永远都会被社会抛弃。
这部电影挺激励当时快要高考的我的,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有生而平等的机会。好好珍惜吧。
1994年的奥斯卡有两部电影倍受关注,称之为经典作品,一是《阿甘正传》,一是《肖申克的救赎》。两部都是十分经典的电影作品,最终《阿甘正传》打败《肖申克的救赎》获得奥斯卡奖项。
《阿甘正传》讲述了阿甘的一生。这部影片将有些傻有些残疾的阿甘作为男主人公,将他身上的坚韧、固执、善良等优秀品格展现给世人。阿甘是个普通的人,他别普通的人还要普通,他傻,残疾,但是故事的最后他却成功了,那些嘲笑他骂他的健康的人却并不成功。
《阿甘正传》这部影片将一个小人物的一生展现给观众,告诉人们,生活是有希望的,即使周围的人不理解甚至嘲笑,也没有关系,就那样一步一步坚持奔跑,带着自己的赤子之心,最终都会获得成功。
这部影片教给了观众很多,坚持、勇敢、心存希望,所以它必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