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酒对病毒性肝炎有什么影响?
饮酒对病毒性肝炎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嗜酒者的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这可能是由于乙醇可以影响人的免疫系统,使免疫功能下降,肝炎病毒侵入机体相对容易,而免疫系统清除病毒的能力下降,使病毒在人体内潜藏下来。再就是嗜酒者经常会聚友豪饮,接触范围广,自然接触病毒性肝炎病人和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机会就多,感染肝炎病毒的可能性就大。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如果感染HCV或HBV,那么比没有感染HCV或HBV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发生率要高。
病毒性肝炎本身可造成肝细胞的肿胀、变性、破裂、坏死,使肝脏的代谢、生物转化(解毒)功能降低,造成糖、脂类代谢能力下降,蛋白质合成减少,有毒物质的转化能力下降,使有毒物质的半衰期延长。乙醇及代谢产物对肝脏的损伤与病毒性肝炎类似,所以当患病毒性肝炎时,饮酒将加重肝脏的损伤。脂类的代谢异常可以造成脂肪在肝内的沉积,形成脂肪肝,对肝脏的功能又多了一重不利影响。而蛋白质合成障碍又导致肝细胞修复、再生缺乏原料,这又使肝脏无力修复自身的创伤。有毒物质的积蓄又会进一步加重肝细胞的损伤,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即乙醇、肝炎病毒给肝脏造成双重损害,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功能受损。此时肝脏的转化和代谢不足,造成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影响肝脏功能的发挥,有毒物质在体内积蓄使肝细胞的损伤加重。而肝细胞在修复自身时,却没有或缺乏原料——白蛋白。从以上情况看,饮酒对病毒性肝炎的恢复是极为不利的,因而,病毒性肝炎患者是要绝对忌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