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的由来和历史
麻将在明末清初马吊牌盛行的同时,由马吊牌又派生出一种叫“纸牌”的戏娱用具。纸牌开始共有60张。斗纸牌时,四人各先取十张,以后再依次取牌、打牌。
一家打出牌,两家乃至三家同时告知,以得牌在先者为胜。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将牌了。这种牌戏在玩的过程中始终默不作声,所以又叫默和牌。
方麻将每副136张牌。南方麻将一般为144张牌,添加了春、夏、秋、冬,与梅、竹、兰、菊八张花牌。也有一些地方的麻将,另再加上聚宝盆、财神、老鼠、猫各1张牌,与百搭4张牌,总计为152张牌。
扩展资料
玩法过程:
1、洗牌:把牌全反扣过来,使牌面朝下。玩家双手搓动牌,使牌均匀而无序地运动,称为“洗牌”。
2、码牌:洗均匀之后,每人码36张牌,两张牌上下摞在一起为一墩,各自为18墩,并码成牌墙摆在自己门前,四人牌墙左右相接成正方形。
3、开牌:国标麻将中,庄家掷骰,两颗骰子的总和所得的点数就是开牌的基数。以庄家为第一位,按逆时针方向顺序点数,数到点数的位置为开牌的牌墙。从右向左依次数到与点数相同的那一墩,由庄家开始抓下两墩牌,下一家再按顺时针方向顺序抓牌,直到每个人抓3次共12张牌,再由庄家跳牌(隔一墩)抓上层两牌,其他人依次各抓一张。庄家共有14张牌,其他人各有13张牌。
4、理牌、审牌、补花:分类整理手中的牌,整齐排列,审视牌势。如手中有花牌,首先由庄家补花,即是从牌墙的尾端取一张牌。另外三家依次逐一补花,若补回来的是花牌,则待该轮完结后再补。
5、行牌:行牌即是打牌进行过程。由庄家打出第一张牌开始,此过程包括抓牌、出牌、吃牌、碰牌、开杠(明杠、暗杠)、补直至和牌或荒牌。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如现在很多人都喜欢闲着没事娱乐打一下麻将,不过关于麻将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就会有很多人疑惑,麻将是如何起源的呢?实际上,这是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的伟大发明。郑和为什么要发明麻将呢?这与他的航行有很大关系。
在明宣德年间,郑和率领大明舰队向西洋迁移。航海人员因无聊常造成事故,给郑和带来了不便。为了减轻多年航行的船员对海上漂流的厌烦,郑和设计了一个竹牌游戏,因此麻将后来也被称为竹牌。麻将中的一些牌名确实与航海有关。例如,风向是运送到海中最重要的事情。因此,郑和设计的竹牌游戏以“东,南,西,北”风的四张牌开始。船舶入坞时,并且必须锚定绳索。
因此,在麻将中设计了1到9个条索名称。也就是现在麻将的条子,淡水是在海上航行必不可少的,而用来储存水的器皿则是竹桶。船上总是有9排,所以麻将有1到9桶(筒)。麻将中的9万是在出海之前,朝廷根据每个船员的等级向他们分配了1到9万串铜币。根据船上令牌的内容刻上“白板”和“发大财”。“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四张“花”卡代表一年四个季度的区别和变化。
有了这些136块竹牌,船上的船员真正沉迷其中,不再惹麻烦。现在被称为“国家的精髓”麻将。当郑和发明麻将时,他可能没有想到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黑洞,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赌博方式,吸引了无数的金钱,不仅占用了很多人的娱乐时间,而且还引起了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娱乐可以,但是要远离赌博。
麻将,四人骨牌博戏,流行于华人文化圈中。起源于中国,粤港澳及闽南地区俗称麻雀,由中国古人发明的博弈游戏,娱乐用具,一般用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的小长方块,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
相传明朝名为万饼条的人在“叶子格戏”的基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名字“万、饼、条”作为三种基础花色。
另一方面,有人说麻将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例如:“筒”图案就是火药枪。
还有的说,麻将基本张数为18张,代表着水浒里的18位好汉,东南西北则代表这些好汉来自东南西北四面八方;中发白是说这些人有的是中产阶级,有的是高官贵族,有的则是白丁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