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英雄 作文

谁是英雄作文... 谁是英雄 作文 展开
 我来答
jl5708
2010-10-25 · TA获得超过4.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235万
展开全部
谁是英雄


小时候,英雄在我心中总是带着神话的色彩。

那扯开强弓,射落九颗太阳的后羿是英雄,那迈开大步、与太阳赛跑的夸父也是英雄。那有三头六臂的哪吒是英雄,那有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也是英雄。那呼风唤雨的公孙胜是英雄,那衔石填海的精卫也是英雄……

虽然认为他们是英雄,但是总觉得他们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离我们好远,好远。


人长大了一点,英雄在我心中又跟武功产生了联系。

那赤手空拳打死吊睛白额大虫的武松是英雄,那单枪匹马闯曹营救出刘后主的赵子龙也是英雄。那飞檐走壁的时迁是英雄,那拔矢啖睛的夏侯敦也是英雄。那倒拔垂柳的鲁智深是英雄,那辕门射戟的吕奉先(吕布)也是英雄……

再长大了一点,英雄在我心中又跟奇谋产生了联系。

那用减灶计把庞涓诱入马陵道射死复仇的孙膑是英雄,那用反间计除去为虎作伥的蔡瑁、张允的周瑜也是英雄。那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的诸葛亮是英雄,那使障眼法使杨志等喝下药酒智取生辰纲的吴用也是英雄。那用连环计使吕布杀掉董卓的王司徒(王允)是英雄,那用韬诲计忍辱偷生最终灭掉吴国的越王勾践也是英雄……

虽然认为他们是英雄,但是总是觉得他们生活在天上,好高,好高。


现在,英雄在我心中变得现实起来。

那慨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慷慨赴死的谭嗣同是英雄,那写下“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从容就义的吉鸿昌也是英雄。那靠吃草根、树皮、棉絮与日寇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杨靖宇是英雄,那用手兜着流出的肠子追赶行凶歹徒的徐洪刚也是英雄。那宁愿自己一身臭,换来百家千里香的淘粪工人时传祥是英雄,那“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小战士雷锋也是英雄……

这些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真正的英雄。

这些才是脚踏实地的真正的英雄。

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英雄。

我更希望成为这样的英雄。

[点评]
首先,在材料的选择上,本文的取材相当广泛:神话传说、古典小说、历史典故、报刊杂志,均有涉及。显示出较为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次,在材料的安排上,本文的三个部分以“神话中的英雄——文学作品中的英雄——现实中的英雄”为线索,并且与年龄段“小时候——长大了一点,再长大了一点——现在”相联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我”对英雄认识的发展变化。

再次,本文的语言讲究整齐对应。既有句与句之间的整齐对应,又有段与段之间的整齐对应。语言的整齐对应,营造出了散文诗一般的意境。
百度网友5ae0ef948
2010-10-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谁是英雄

“圆以融,乃中庸之精义也。”

对于历史,老祖宗要求“盖棺论定”,但有些时候,往往是某人的棺材也盖好了,评价也写进了史事,却仍然不免会“诈尸”,让人不知如何是好。就像北宋的“拗相公”王安石,在他的文章中大骂孟尝君只是“鸡鸣狗盗”之首,并非“好士”之人,这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些曾盛赞孟尝君的政客也瞠目结舌。1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谈起了王安石这一番石破天惊的言论,依然心怀敬意,他对于历史的“万世之至论”作了重新的洗礼和拷问,冲破了千百年来围住世人的樊篱。且不说他后来的变法是如何风雷激荡,单是一篇文章,便可朗照北宋的万里荒原了。

自古以来,圣人们便将中庸之道率为安身立命的底线,中庸之精义,便是一个存在于世人心中的圆,稳定,规范,面积大,所以周旋的余地也大。一切棱角都被磨得干干净净,不能有一点出格。“士无求用于世,惟求无愧于世”,“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些众多的隐者和中庸之徒,一起构成了中国社会万马齐喑的冷清画面。

而所有叛逆者一律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世界需要秩序,正如历史上的王安石、范仲淹、康有为、戊戌六君子。挑战权威与中庸的下场,是被贬至荒野之地,眼睁睁地看着亲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废止,或者更为惨烈,为着一生的梦想血染中国大地。

谁是英雄?

四季轮回,春秋变幻,那些宗庙祠堂里文官武将的石像,失却了当年的文质彬彬或威严勇猛;在改朝换代的时光中一脸漠然。历史风化了他们颜容,却将那些“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的影像雕刻得愈发清晰。我们赞颂着他们“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自由,称许着他们热颈抗暴政的铁血人格,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葬身何处,捧着鲜花却不知如何吊唁,但这些英雄的名字,已镌刻在历史的纪念碑上,时间会记得他们,他们与这时光同在。这些人构成了人类前进的先驱。

我想,我们的生命需要开发出一种敢于创新的精神。一个四平八稳的圆圈固然规整而有序,但那不规则的多边形如同黑夜中闪烁的光芒,它的辉煌足以将我们黯淡的人生照亮。人的生命在于创造,在于努力地生存。新的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也是整个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保障。因循守旧,使中华民族在160年前的中西文化碰撞中无法摆脱多灾多难的宿命,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平衡这历史的不公殚精竭虑,他们试图冲破旧制的樊篱,创造一个大同的世界,面对这一幕幕创新的历史和这些与时俱进的人们,我们将如何告慰?

总是万水千山,总是收不回的目光,苏格拉底有云:“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虽然生命无法复制,我们绝对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使生命更加丰富,也更加美丽。静观世界求一是,诚对苍生不二心。大江流日月,春秋代古今。面对这样一个创新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躲躲闪闪的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