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关于名著,我们现代人只知道“四大名著,”但是在历史的演变时期中曾经出现过六大名著,七大名著,后来经过不断的删减,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四大名著,其中原本的几个名著还被列为禁书,最早的说法是“七大名著,”原本还有“儒林外史”“金瓶梅”“聊斋志异。”
一、金瓶梅为什么没有被列入名著中很多人对于金瓶梅的印象是黄书,内容污秽,太露骨所以被禁止,但其实曾经金瓶梅的地位和红楼梦一起。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里面的情节并不太露骨,反而是揭露社会现实,但在古代那帮思想腐朽的老先生眼里容不下这样的书,认为这样的书不堪入目,即使是现在,我们要求从小开始学习四大名著,肯定不能鼓励小朋友看这样的书,所以“金瓶梅”似乎成了一个贬义词,但是思想污秽的人看什么书都是污秽的。
二、聊斋志异为什么没有入选主要还是当时人们思想太封建,拿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来说,聂小倩与宁采臣的人妖爱情故事,不得不说在当时那种封建环境下创作这本书的人还是很厉害的,这个故事情节一直被翻拍,始终是经典,但是先进的思想在当时是不被认可的,所以这本书还是被禁锢的。后来评选四大名著时这本书没有入选,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故事是短篇小说,其他小说都是长篇,所以没入选。
三、儒林外史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历来都有“凑四”的传统,比如四大天王,四小花旦,四大名著,四大发明,可能是因为三太少五太多吧。儒林外史这本书褒贬不一,好的人认为他是讽刺小说,对这本书很赞杨,不好的就认为这本书有抄袭,所以到最后也没有被列入四大名著。
“七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为何有3本被删掉
并非被删除。四大名著的概念是近代提出的概念,也是因为这四本书出版量大,被大家知道的多,而被约定俗 称 为四大名著。另三本名著为《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