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中的阴文印和阳文印有什么区别?
日常生活中总会有这样一种现象,比如我们在欣赏一幅名画时落款处的印章有时字是白色的有时字是红色的,再比如我们看书法作品或者使用印泥,会发现印出来的章子有两种类型,一是文字在印章上凹下去,印出来的图案是红底白字;另一种是文字在印章上凸起,印出来的图案是白底红字。这两种印章文字类型的区别其实就是阴文和阳文。
篆刻一次在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不论是甲骨文还是早期的钟鼎文都是在物体表面进行篆刻达到记录的目的。类似于印章的出现最早成为“玺印”这一发明最早出于殷代商代。根据历史文物和历史考究可以发现,有确切历史材料证明的出土时期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到了战国时代已经开始广泛应用。
最初这种印章是用于商业流通之间和贸易中间,后来自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把印章收归中央,作为统治工具,相当于玉玺的地位。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后,因为篆文更适合印章所以此后大多印章都用篆文刻写。
在印章上四面凸起图案凹陷的称阴文也叫雌字,四面凹陷图案凸起的成为阳文。但古代的称法和现在相反,古人按照印章上的凸起或凹陷来定阴阳,现代是用印出来的字是红是白来定义。因此,阴文又叫白文,阳文称为朱文。有的印章中两者都有就叫“朱白间文印”。不同印章印刻方法其印出来的效果气质也不相同,白印笔势壮健,颇具古意,更加复古,巧妙自然,粗细匀称,既不臃肿也不会过于萧条。朱文印(阳文印)最早出现在六朝时期,唐宋年间盛行,笔墨画的大家通常用此种印章,字体清雅,但更注重纤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