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的原因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
研究者发现,自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问题。大学生自杀的危险因素很复杂,个体差异较大。总的来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三大方面:精神障碍、性格偏差和长期存在的应激。
2.1
精神障碍
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研究一再证实,精神障碍是自杀的主要原因。而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则是导致自杀的主要精神障碍。
研究数据告诉我们,在自杀死亡的人群中,大约有70%生前患有精神障碍(吴才智, 2015)。以往的研究也表明,患有一种以上精神障碍的人自杀风险会更高(Nordentoft, Mortensen, & Pedersen, 2011)。
2.2
性格偏差
性格偏差在心理学中通常叫做人格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自杀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问题,在这里列举比较突出的三类(吴才智, 2015):
1 抑郁性人格
这是自杀大学生中最为常见的性格偏差类型。这类学生自卑、内向、自限、敏感;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封闭自己,从不跟人吐露心事;兴趣少而狭隘,整天生活在个人世界里,咀嚼自己的痛苦,不关心身外事。
2 自恋性人格
这类学生的特点是过分追求完美,事事要强,自恋,不能跟人建立密切的情感联系,没有知心朋友。他们往往表现好,各方面显得很优秀:懂事、上进、学习好、同学关系表面上也不错,但他们长年生活在自己的高标准和压力下,没有欢乐和放松,只有一个接一个的需要实现的目标和压力。
3 冲动性人格
这类人格问题在专业上叫作“边缘性人格障碍”。这类学生的特点是依赖、任性、冲动,往往心情波动特别大,经常出现情绪和行为失控,非常需要跟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并在关系中表现得特别纠结,特别容易冲动。在面临要失去自己所要依赖的对象,用其他办法都不能挽回的情况下,他们以死要挟,期望能挽回对方。
2.3
长期存在的应激
应激指的是人在某些情境下,或面对某个目标任务时,所经受的心理压力。
某省的研究显示,89%的自杀大学生在自杀前一年内至少遭遇过一个应激事件;排在前五位的应激事件分别是学业受挫(44%)、爱情受挫(38%)、严重家庭冲突(19%)、身体疾病(12%)和人际冲突或关系恶化(10%)(吴才智, 2015)。
可以看到,绝大部分自杀者的行为都与应激事件有关;外部应激事件甚至会成为一个人自杀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自杀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个人身上,可能精神障碍带来的功能损伤与失控是其自杀的主因;在另外一个人身上,负性应激事件起到了更大的作用。事实上,往往是多个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共同推动自杀者走上了这条道路。
研究者发现,自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问题。大学生自杀的危险因素很复杂,个体差异较大。总的来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三大方面:精神障碍、性格偏差和长期存在的应激。
2.1
精神障碍
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研究一再证实,精神障碍是自杀的主要原因。而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则是导致自杀的主要精神障碍。
研究数据告诉我们,在自杀死亡的人群中,大约有70%生前患有精神障碍(吴才智, 2015)。以往的研究也表明,患有一种以上精神障碍的人自杀风险会更高(Nordentoft, Mortensen, & Pedersen, 2011)。
2.2
性格偏差
性格偏差在心理学中通常叫做人格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自杀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问题,在这里列举比较突出的三类(吴才智, 2015):
1 抑郁性人格
这是自杀大学生中最为常见的性格偏差类型。这类学生自卑、内向、自限、敏感;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封闭自己,从不跟人吐露心事;兴趣少而狭隘,整天生活在个人世界里,咀嚼自己的痛苦,不关心身外事。
2 自恋性人格
这类学生的特点是过分追求完美,事事要强,自恋,不能跟人建立密切的情感联系,没有知心朋友。他们往往表现好,各方面显得很优秀:懂事、上进、学习好、同学关系表面上也不错,但他们长年生活在自己的高标准和压力下,没有欢乐和放松,只有一个接一个的需要实现的目标和压力。
3 冲动性人格
这类人格问题在专业上叫作“边缘性人格障碍”。这类学生的特点是依赖、任性、冲动,往往心情波动特别大,经常出现情绪和行为失控,非常需要跟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并在关系中表现得特别纠结,特别容易冲动。在面临要失去自己所要依赖的对象,用其他办法都不能挽回的情况下,他们以死要挟,期望能挽回对方。
2.3
长期存在的应激
应激指的是人在某些情境下,或面对某个目标任务时,所经受的心理压力。
某省的研究显示,89%的自杀大学生在自杀前一年内至少遭遇过一个应激事件;排在前五位的应激事件分别是学业受挫(44%)、爱情受挫(38%)、严重家庭冲突(19%)、身体疾病(12%)和人际冲突或关系恶化(10%)(吴才智, 2015)。
可以看到,绝大部分自杀者的行为都与应激事件有关;外部应激事件甚至会成为一个人自杀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自杀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个人身上,可能精神障碍带来的功能损伤与失控是其自杀的主因;在另外一个人身上,负性应激事件起到了更大的作用。事实上,往往是多个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共同推动自杀者走上了这条道路。
展开全部
主要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差。
当前,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现象普遍比较严重,探讨其原因并研究其对策,关系到我们的教育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很有必要。这一问题的大面积解决,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居于其中枢纽的地位,我们应当从自己的班级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学生做起。下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原因之一:心理封闭。学生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个人的秘密,本属正常。但部分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由此发展到自我封闭,喜欢离群索居,不愿与人交往,更不愿向人敞开心扉。因而遇到烦恼时,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相应对策可采取:1、新生入校一周内,召开集体谈心会,班主任先自我介绍有关经历(包括走过的弯路)、性格特点(甚至包括某些做过的蠢事)等,再让学生逐一自我介绍,达到使师生、同学之间在互相认识姓名、外貌的基础上增进了解的目的。2、向学生讲清楚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健康发展和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平时引导学生既要与全班同学友好相处,也应该有几位关系密切的好朋友,能够互相说说心里话。教师尤其班主任则应该争取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3、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文学社团、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旅游参观等活动,并在活动中特别关注那些心理封闭的学生,促使其敞开心扉。这类学生心理封闭状态一旦打破,承受能力便可有效提高。
原因之二:压力过大。父母望子成龙,教师期望过高,“片追”风屡禁不止,学习、升学压力沉重地压迫着学生的身心。有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升学无望,便忧虑重重,丧失信心。如缺乏指导,易走极端。相应对策可采取:1、全面加强理想前途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懂得学习是为了发展提高自己,只要刻苦努力就有收获和进步,考大学并非唯一出路,任何行业都可以成才等道理。2、学校从严控制考试次数,必要的考试也要淡化名次观念,不能搞公开的成绩排队。同时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学习成绩,既要横比,也要纵比,先肯定进步,再找出差距。3、和家长配合,减轻学生压力。家长、教师、学生本人对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都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使之可望可及。这类学生一旦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便能逐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当前,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现象普遍比较严重,探讨其原因并研究其对策,关系到我们的教育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很有必要。这一问题的大面积解决,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居于其中枢纽的地位,我们应当从自己的班级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学生做起。下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原因之一:心理封闭。学生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个人的秘密,本属正常。但部分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由此发展到自我封闭,喜欢离群索居,不愿与人交往,更不愿向人敞开心扉。因而遇到烦恼时,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相应对策可采取:1、新生入校一周内,召开集体谈心会,班主任先自我介绍有关经历(包括走过的弯路)、性格特点(甚至包括某些做过的蠢事)等,再让学生逐一自我介绍,达到使师生、同学之间在互相认识姓名、外貌的基础上增进了解的目的。2、向学生讲清楚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健康发展和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平时引导学生既要与全班同学友好相处,也应该有几位关系密切的好朋友,能够互相说说心里话。教师尤其班主任则应该争取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3、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文学社团、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旅游参观等活动,并在活动中特别关注那些心理封闭的学生,促使其敞开心扉。这类学生心理封闭状态一旦打破,承受能力便可有效提高。
原因之二:压力过大。父母望子成龙,教师期望过高,“片追”风屡禁不止,学习、升学压力沉重地压迫着学生的身心。有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升学无望,便忧虑重重,丧失信心。如缺乏指导,易走极端。相应对策可采取:1、全面加强理想前途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懂得学习是为了发展提高自己,只要刻苦努力就有收获和进步,考大学并非唯一出路,任何行业都可以成才等道理。2、学校从严控制考试次数,必要的考试也要淡化名次观念,不能搞公开的成绩排队。同时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学习成绩,既要横比,也要纵比,先肯定进步,再找出差距。3、和家长配合,减轻学生压力。家长、教师、学生本人对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都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使之可望可及。这类学生一旦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便能逐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