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里有没有人姓宇文?

 我来答
羊肉果子
2020-11-06 · TA获得超过482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569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273万
展开全部
宇文(yǔ wén)为复姓,炎帝神农氏后裔。主要来源中国辽东,为南单于之后。魏晋时,北方鲜卑族宇文氏部落,自称宇文姓。东晋时,宇文氏进驻中原,称宇文国,以宇文为姓,称宇文氏。 宇文姓早期活动在西北地区,南北朝时期逐步南下内迁。唐代时,他们入地为籍,遍及中原各地。宋后宇文氏已不常见。如今在河北、陕西、山西、北京、浙江、四川、台湾等地有少量分布。宇文姓人口排名第551位,人口约2.1万人。

姓氏起源
源流一

来自匈奴族,出自魏、晋时期辽东匈奴南单于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魏、晋两朝时期,北方鲜卑民族中有一宇文氏部落,原来是汉朝时期南匈奴的一个分支,在东汉晚期至三国初期形成一个部落群体,族人自称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历史上记载宇文部最早起源的是史籍《周书》,其中称宇文部源自神农氏,因此应当来源姜姓。

中国的史学界一般认为,宇文部是公元1世纪时北匈奴被东汉击走西迁后,留在故地漠北的部众东迁与鲜卑族人混居以后被同化的族群,在这段期间该部曾参加鲜卑首领檀石槐的部落联盟,首领成为鲜卑的东部大人。因此,宇文部是源自匈奴而后揉合了鲜卑血统的部族。据史籍《后汉书》记载,东汉和帝年间,当时的大将军窦宪派右校尉耿夔击破北匈奴,“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在史籍《魏书》中也认为宇文部是“匈奴种,出于辽东塞外,其先南单于远属也,世为东部大人。其语与鲜卑颇异。”按史书的记载:宇文氏部落首领的祖先叫葛乌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为匈奴苗裔,实际上就是南匈奴某个单于的庶支后裔。葛乌菟是公元一世纪人,原居阴山,是鲜卑宇文部的始祖,东汉后期起其后裔子孙世袭为鲜卑东部大人。在史籍《周书·文帝纪》中记载:“葛乌菟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为十二部落,世为大人。”葛乌菟之后曰普回,普回有子宇文莫那,约在公元一世纪北匈奴西迁时,宇文莫那则自阴山率领下属十二部南下迁至辽西地区,之后宇文莫那从附属匈奴的关系中脱离独立,号称“鲜卑俟汾氏”。“俟汾”是鲜卑族语“天王”之意。俟汾部日渐强盛后,宇文莫那的慕僚建议改“天王”为姓,但为忌讳晋室,换“天王”为“宇文”,当时的宇文十二部落中已经蕴涵了后来的库莫奚部落和契丹部落。宇文莫那则被后来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政权尊为献侯,并奉为北周皇室的始祖。

按史籍《周书》的记载:葛乌菟的后代普回袭任大人之职后,他在打猎时在河边拾到一颗玉玺,上刻“皇帝玺”三字,大喜之下自以为是天授神权,当地人呼天为“宇”,呼君为“文”,“宇文”意即“天子”。[1]于是,这位普回大人便自己号称宇文氏,而自己的部落就叫作宇文部。当然,后世史学家认为这纯粹是牵强附会之说。到了东晋时期,宇文部进据中原,号称宇文国。宇文莫那之后有数代首领在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一直到西晋时期以后才有记事。在史籍《魏书》中,记载了当时的习俗“人皆剪发而留其顶上,以为首饰,长过数寸则截短之。妇女披长襦及足,而无裳焉。”部族人有髡发习俗,妇女是穿著连身的长袄,与汉族下身做长裙的打扮大不同。另外,宇文部族人在秋天的时候会去采收一种称作“乌头”的有毒植物制成毒药,做为射猎禽兽之用。鲜卑族宇文部逐渐繁荣兴盛,一直至东晋五胡十六国前期为止,特别是在西晋以后较为强盛之时,地点约在濡源(今河北滦河上游)以东、柳城(今辽宁朝阳)以西一带的广大地区,与同期存在的慕容部鲜卑、段部鲜卑相同,都属于东部鲜卑的一个支系。宇文部在西晋时期的几代首领与拓跋部鲜卑关系较佳,两个部族间时有通婚。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后,宇文部曾依附势力强大的后赵政权。但宇文部与慕容部鲜卑之间却是一直存在着不断的争斗,且连续有数位宇文部的首领宇文莫珪、宇文逊昵延、宇文乞得龟、宇文逸豆归都曾为慕容部所败,在东晋咸和九年或东晋咸康元年(公元344/345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中,宇文部终于被慕容部所建立的前燕政权击败,部众被慕容部首领分散迁移,宇文部灭亡。

鲜卑宇文部的族人以及后来北周政权的皇族贵胄和一些臣子国民,都以“宇文“为姓氏,称宇文氏,后逐渐融入汉族,将宇文氏复姓也带入汉族之中,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宇氏、文氏者,也有改单姓为尚氏、赵氏、胡氏、李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来自嬴姓,出自南北朝时期北周政权大臣赵文表、赵昶之后,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有北周大都督赵文表、北周长道郡公赵昶,这二人都是北周武帝宇文邕(561年―578年在位)的亲信大将。赵文表追随许国公宇文贵镇守蜀地,行昌城郡事,官至加中军将军,左金紫光禄大夫。赵昶居将帅之任,倾心下士。虏获氐、羌,抚而使之,皆为赵昶尽力。后录前后功,进爵长道郡公,征拜宾部中大夫,行吏部事。这二人皆被北周武帝赐姓为宇文氏。

在赵文表、赵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受赐姓氏承袭者,都称宇文氏,世代相传至今。
阡陌上花开
2020-11-06 · TA获得超过11.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4万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1623万
展开全部
宇文(yǔ wén)姓,为复姓。起源主要有一:源于中国辽东,为南单于之后。魏晋时,北方鲜卑族宇文氏部落,自称宇文姓,炎帝神农氏后裔。东晋时,宇文氏进据中原,称宇文国,以宇文为姓,称宇文氏。

宇文姓早期活动在西北地区,南北朝时期逐步南下内迁,除在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分布外,在河南洛阳等地形成宇文氏皇族聚集地。唐代时,他们入地为籍,遍及中原各地。宋后宇文氏已不常见。如今在北京、河南、陕西、浙江、四川、台湾等地有少量分布。目前宇文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宇文姓姓氏人口排名第551位,人口2.1万人。

隋朝对北周宇文皇族的屠戮:隋文帝逼迫北周静帝宇文衍退位之后,就狠心将这个外孙掐死,然后大杀北周皇族,杨坚共计杀周朝文帝子孙25家,节闵帝及明帝子孙6家,武帝子孙12家,北周宣帝宇文赟另外两个孩子还只是婴儿,为斩草除根,也被杨坚诛杀。加上其余宇文宗室疏属,几乎为杨坚诛杀无遗,成千上万的凤子龙孙均在一年之内惨遭屠戮。如此种种,加上周静帝的惨死,应了北周初期的民谣:“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

杨坚建隋之时,对前朝北周宗室进行了空前绝后的大屠杀,在中国历史颇有些虚名的宇文泰,纵有十三子四十八孙也不免绝嗣。宇文泰的祖父宇文韬的全部子孙被杨坚杀光。即使与宇文泰同父同祖的子侄辈,也被一概杀绝。弄得北周堂堂皇室,几乎后继无人。宇文一族当年满门抄斩,宇文就分成了,宇和文,现在姓宇的当年都是皇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售货机工厂技术
2023-03-17 · 超过5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62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53.5万
展开全部
“百家姓”是一个收录了中国常见姓氏的书。在书中,有很多姓氏,但是宇文并没有出现在其中。就像我们学校班级里有很多同学,但是有些同学的名字并不一样,有的姓李,有的姓王,有的姓张,但是没有一个同学姓宇文一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桓傲厹aN
2020-11-06 · TA获得超过22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67
采纳率:56%
帮助的人:90.2万
展开全部
百家姓里有没有人性宇文,有姓宇的,也有姓文的,百家姓,百家姓,比一百家还多的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0-11-06
展开全部
百家姓里面有没有人姓宇文?其实是有人姓宇文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