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无法恢复盛世呢?
在唐朝的"盛"与"衰"之间,夹着一个广为人知的"安史之乱"。
不知道是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这段历史增添了不少戏剧性,还是这段故事更加放大了两人之间那段感情经历的曲折程度。人们提到安史之乱,总会想到那个令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绝世美人,想到那段婉转缠绵又极尽哀伤的爱情故事。
事实上,虽然说唐朝的确是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但"衰"也是相对而言的。与盛唐时期相比,中唐、晚唐的经济、社会、军事等情况的确不算特别好,但在"安史之乱"后,唐朝仍然坚持了一百五十年,其间经历了三代中兴之主,但终究没能阻止大唐逐渐滑向毁灭的深渊。
为什么在一次叛乱之后,大唐突然就站不起来了呢?
"安史之乱"后,唐朝有过三次中兴,分别是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和唐宣宗大中之治。
人们常说,"汉亡于外戚,唐亡于藩镇,宋亡于外敌,明亡于党争"。自安史之乱以来,唐朝内部藩镇林立,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各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情况严重,但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依然没有要撤除藩镇的意思。
为什么?因为根本撤不掉。
为了抵御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军队,唐朝不得不向其他的藩镇节度使授予更大的权力,才能让他们帮助平定叛乱。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就是在这一时期成为了手握大权的淮南节度使,上升到了封疆大吏的地位。
其实,藩镇割据存在的基础并不是"节度使"这个职务的撤废,而在于唐代兵制已经不可遏制地走向了募兵制,这些职业士兵不允许藩镇的时代过去,而他们的利益诉求也形成了独特的军将群体,让唐朝的撤藩、削藩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到了中晚唐,藩镇制度甚至成了最稳定的一种政治格局。随着宦官势力的逐步增大,藩镇成了与宦官制衡的关键因素,唐朝中晚期的皇帝受制于这两方之手,在朝臣的支持下,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朝廷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地方同样碍于朝廷的势力,不敢轻举妄动。这种制衡的就这么维系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