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怎样上数学课才能让课堂效率更高?
1、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谈到优化教学过程的标准,就强调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要看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是否是最优值。美国数学教师协会在80年代《行动计划》中也强调:“教学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必须合理使用。教师必须按照课的重要性分配教学时间。”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是否优化,不能单看教学效果好不好,还要看教学时间是不是符合规定的标准。我国有些教师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如提出“向40分钟要质量”,并且已经积累一些经验。
2、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布鲁纳指出:“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他还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通过知识的联系和系统整理可以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但是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识的教学往往分几节课或分几个学期来完成,这样难免在不同程度上削弱知识间的联系。因此,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美国奥苏贝尔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学习内容能否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因此教学前要及时唤起与当前新知识有关联的旧知识,特别是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3、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
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
4、教师要重视修炼自己的语言
首先,教师语言应具有儿童特色,但"儿童特色"并不是儿童腔,而是要贴近童心。教师用贴近童心的语言与儿童进行交流,如此一来,春风何愁不化雨,"润物"自然"水到渠成"了。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语言贴近童心呢?注意“甜、慢、短、精、新、活”这六个字。
扩展资料:
对数学老师个人而言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有工作激情、工作方向、工作方法、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懂得劳逸结合、良好的工作习惯。对管理者或企业来说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有施行科学的工作计划、引进适用的新设备、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工作效率,一般指工作产出与投入之比,通俗地讲就是在进行某任务时,取得的成绩与所用时间、精力、金钱等的比值。产出大于投入,就是正效率;产出小于投入,就是负效率。工作效率是评定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求正效率值不断增大。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看工作效率的高低。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对数学的学习不是十分感兴趣,这也造成了数学教学的困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数学课比较枯燥,缺乏生动和活泼,学生提不起兴趣。(2)搞“题海战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到充分发挥,每天为了做题而做题,心里挺压抑。(3)“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法,学生被动接受,没有消化的时间和空间。(4)课堂教学没有针对性,重点不突出。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必须在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上下功夫。。
一、做好学法指导,让学生付出就有收获
(1)备好学生。所谓备好学生,是指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练习要检查好,找到各层次学生思维薄弱的地方。有的教师很长时间不批改作业,这样你对学生了解的程度只能局限于你感觉的水平上,通过认真批改作业,我们可以分开层次来讲题,错得多的,先讲,然后从多到少依次讲。
(2)抓住课本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讲。课本的重点难点往往从例题中,习题中能够找到,那些在例题中,练习题中,习题中,复习参考题中反复出现的为重点,要讲清楚,让学生听得明白,然后在补充一些同类型题目加以巩固,这样效果会更好。
(3)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现在很多的学生在数学课上根本不记笔记,完全凭借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很不好。通过对一部分学生的调查发现,记笔记与不记笔记所产生效果有本质的不同,因为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都是一些重点或者规律性的东西。有了笔记本,才可以为复习提供良好的素材。我采取每周检查笔记的方法来督促学生记笔记,效果不错。
(4)给每个学生准备一本同步资料。这样他们自己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去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就满足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情况,同时也为他们自己的自我发展提供了空间。当然资料的选取要有针对性,一般情况下有一本资料就足够了,太多不好,因为他们弄不精通。
课堂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课堂上所讲的知识能不能明白,不明白让他们问一问;明白了,课下要下功夫落实好;另外要认真完成作业。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成绩肯定会提高。
二、情感培养,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1)优化教学内容,全面了解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全面性、个体性、差异性,确立符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
每一个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有着不同的发展潜能。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而制定多层次的教学内容。首先对不同的学生确立与之相符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并在问题情景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
另外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给予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参与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深入学习,让他们有一种吃得“饱”的感觉。总之,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必须的知识,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优化教学气氛,注重教学信息的多面交流和互动,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须营造一种有利于人际交往的软环境。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探讨问题、发表见解的学习过程,并相互交流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缔结朋友式的情感纽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为厌烦而形成的冷漠的师生关系,是不适应现代化教育,也无从谈保证上课效率的。
课程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而我们所面对的是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多变的现代型学生。因此,课堂教学应有一种民主、和谐、开放、合作的课堂气氛,我们要善于创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不同意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重视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的价值;重视教师与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共同参与等,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在展现新的标准中,我们应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促进者、培养者、引路人的角色,整个课堂教学活动重在以引导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为主,同时交融在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碰撞。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信息源,也不再是课堂上的绝对权威。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应以真挚的感情、饱满的热情和明快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自然,整个课堂气氛和谐生动、富有动感。
(3)优化教学形式,有目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能力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互帮互助、互相合作,形成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只把学生看作是一张白纸,因为他们通过看电视、听广播、读报刊等知道很多方面的知识,对待一些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看法和主张。所以当今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人,而课堂教学也从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作为现代型的教师要行之有效地利用现代各种教学策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研究、猜测、归纳等方法获取学习经验,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一味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当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肯定和鼓励。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表达个人意愿、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创新意识也就会逐渐产生。因此,我们必须清楚而客观地认识现代社会的学生是有感情、有思想、有见解、有着强烈的认识社会和探索世界的热情和能力,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