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兰特无法成为超巨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如此的旷世奇才,在进攻端无所不能的死神杜兰特,为什么在职业生涯的带队成绩上没法媲美库里和詹姆斯呢?这两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超巨曾经拿到过73胜、67胜、66胜的当赛季联盟最佳战绩,而KD的最佳带队战绩则是2014年率领雷霆的拿到西部第二的59胜。来剖析这背后的逻辑,让大家对于杜兰特有更深刻的理解。
团队因素:缺少优质攻防体系熟悉雷霆的球迷一定知道,不管是早期的青年军“雷霆三少”时期,还是之后的“王炸组合”阶段,雷霆的进攻都是建立在个人超强的实力之上;也就是以杜兰特等人的超强进攻能力为核心,以帕金斯、伊巴卡等人的篮板能力为辅助,催动整支球队的进攻。
甚至在球队阵容的配置上,过于球员功能化而导致了团队整体协作时有漏洞产生,在比赛的时候就会被对手“蛇打七寸”而战败;一如有着外线顶级防守的锋卫摇摆人罗伯森,三分球能力非常一般;这就导致了一旦杜兰特和威少二人效率下降,这些功能性球员就没办法给予进攻上的火力支援,导致球队陷入得分荒。
而在雷霆早期的时候,杜兰特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建议引进超级3D球星巴蒂尔以提升球队的进攻空间;但是雷霆管理层却迟迟没有行动,使得巴蒂尔花落热火成为雷霆的一大遗憾。
雷霆一向缺乏优质的攻防体系,这就为后来杜兰特的出走埋下了隐患;而来到勇士的杜兰特个人攻防效率提升至生涯最佳,进攻端有水花兄弟拉开空间而如鱼得水,防守端有格林、伊戈达拉的辅助而如虎添翼。
杜兰特早期在超音速时期打的是得分后卫,这个阶段使得自己的投射天赋得到释放;而真正开始大放异彩的则是被提到了小前锋的位置上,毕竟213cm的身高和226cm的臂展以及后卫般丝滑的运球能力,使得“比他高的没他快,而比他快的没他高”,他可以用速度过掉高大内线,可以用身高面对小个后卫时完成干拔跳投。
然而他终究是个“投射型”的超巨,得分爆炸力以及无球撕扯防守阵型的能力不如库里,持球突破而撕裂对手防线的能力逊色于詹姆斯;这两种效果都能够使得对方的防守产生混乱而有利于队友跑位产生空位机会,再加上出色的出球能力,这就能够带动整个球队的进攻。
显然,杜兰特在个人攻坚能力上尽管是“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但是对于球队的影响力和进攻辐射面上就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因此,在雷霆时期他的率队成绩也就没有办法更上一层楼。
然而威少的组织能力不行吗?不是的,威少的组织串联能力在2016年对阵马刺、勇士的系列赛里早已被证明;但是出于威少个人的性格特质,以及球队阵容球员功能化的局限性,雷霆自然也就难以完成破局登顶。
篮球终究是一项五个人的团队运动,这是亘古不变的金科玉律;强如乔丹夺冠依旧需要皮蓬的组织和罗德曼的篮板,詹姆斯历史第一的全能仍然需要韦德、欧文超强得分能力的支持;而杜兰特的组织串联短板,有了库里以后也才能一飞冲天;后巅峰期的杜兰特在与欧文在篮网携手后,能否再次一鸣惊人呢?
而这一切的因缘际会,时间会给我们最终的答案!
2.影响力。NBA目前有很大影响力的球星,库里和詹姆斯,两个都是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改变联盟格局的人,反观杜兰特,他并没有这样的能力。
3.气度。杜兰特并没有很大的胸怀,在总决赛第一场,詹姆斯笑着祝贺他赢得比赛,但是杜兰特一句话也没说,场面十分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