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期古人买东西用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
在中国古代,白银成为流通货币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像西方那样铸造成钱币形式,而是直接以重量计价。而且流通的白银也不是严格要求必须由官府铸造,钱庄、银楼甚至是个人,都可以铸造银锭。
既然只是以重量计价,那么对于银锭的大小和外形并无固定要求,所以在古代流通的银锭多种多样,成色也有一定差异。
不过一般银楼、钱庄铸造的银锭,为了方便存放,都是铸造成元宝型或者是银条,而且重量则取两的整数,比如一两、二两、五两、十两、五十两等等。为了方便使用,这些银锭往往还会在表明打上标记,标明重量、成色、铸造的店铺名称等等,大体上还是有一定的规范。
由于商品的价格未必正好是两的整数,而白银只是以重量计价,所以在古人使用白银时,有时候就会直接从一个银锭上切割下所需要的分量,而不是找零。
所以当时店铺里一般都会备有剪银子的剪子,和用来称量的戥子(也叫戥秤,就是小型而精密的杆秤)。在交易时,用剪刀在银锭上切下一块,用戥子进行称量,并根据称量结果进行再次分割。
像《红楼梦》里有一回,贾宝玉为了给晴雯看病,叫人去太医院请医生来。太医院的医生需要给一两银子作为诊费。贾宝玉让麝月去取银子,麝月就从一个五两的银锭上剪了一块下来交给了老妈子,让她帮忙去叫医生。
而这种剪下来的银子,因为纯粹根据需要进行切割,其外形、重量并不固定,所以被称为碎银,和那些铸造好的银锭相对。
当然,碎银因为其大小、重量差异太大,而且可能因为其来源不同,成色还不一样。每次使用时都需要检验一番,因此在使用时会非常麻烦。所以如果碎银多了的话,往往还会重新去银楼、钱庄找师傅重新熔铸成银锭。
像《卖油郎独占花魁》里就提到,卖油郎秦重看上了花魁王美娘,有心一亲芳泽。不过要和王美娘共度春宵可不便宜,一晚就需要十两银子。秦重是小本生意,平时收支大多用的都是散碎的银子,没有银锭。好在他攒了很久,也攒下了不少碎银。
最后秦重去对面银铺让师傅称了一下,有十六两之多。考虑到拿出一堆碎银子不好看,于是秦重让师傅帮忙铸了一个十两的大银锭,然后又铸了一个一两八钱的小银锭作为小费。
所以碎银子其实就是古人在日常使用银锭时,因为交易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