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因为一点儿小事生气,跟他讲道理无济于事,怎么办呢?
爱生气的孩子常常比较难哄,家长越哄他,他越生气,不愉快的情绪出现得比较频繁而且持续时间很长。
这种行为习惯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寒,矫正起来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垃圾情绪像泄洪的水,只能逐渐疏导,不能迅速堵截,可以分步骤渐渐改变孩子的坏脾气。
一般来说,第一步是指定孩子在特定的地点发脾气,比如他自己的房间。孩子适应这一要求以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步:不但只能在自己的房间发脾气,而且时间也受限制,比如一天只给一个时间段让他发火。当然,每当限制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不能心太软,一会儿去看望,一会儿去问候。
只要他在家长的安全视线范围内,就采取冷处理、不理睬的方式,让他感到发脾气是无聊的,那么他用发脾气博得家长关注的信念就会动摇,并渐渐得到改变。另外,家长还得善于跟孩子讲道理,不要只在他发脾气的时候讲大道理,在他情绪好、玩得高兴的时候讲发脾气的坏处,会更容易让他接受家长的教导。
惯孩子不是一个好习惯。我小时候绝对不会在父母面前发脾气,为什么呢?我是真害怕,我父亲可不是管孩子的家长,轻则说你几句,重则大家应该都懂,基本上一个眼神我就知道我哪里错了,应该如何道歉。
现在的孩子呢?家长舍不得说一句,哭两声更是要了一家人的命,如果是这样的,那就别怪孩子因为小事儿跟你发脾气,孩子的脾气是家长惯出来的。
总结:家长不惯孩子,孩子自然就没脾气了,哭就哭,不吃饭就不吃饭,无所谓,家长挺住,孩子在看你的态度,为什么会发脾气呢?就是因为你平时对他太放纵了,以后做事儿定规矩,发脾气就减少奖励,乃至惩罚。
2.当孩子闷闷不乐的时候要重视起来,耐心地问孩子有什么事,为什么不高兴,问清楚了就要针对问题做缩减工作,而且要教会孩子如何处理情绪,疏解自己的情绪。
就是在实践当中,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困难,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同时在他的潜意识当中种植了一个:面对困难,只要想办法都是可以解决的,这么一个概念。这个信念种植在孩子的潜意识当中,这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不光是闷闷不乐会减少,而且对人的一生都是极其有价值的。
1,如果孩子为一点小事哭闹,而这件事情又没有涉及到没达到他诸如吃什么东西,购买什么玩具或到哪里玩耍的目的上,就要观察孩子是不是身体不舒服,用哭闹来表达。晚上观察孩子是否有盗汗,低烧现象和其他身体不适现象,如果有及时就医。
2,如果没有,孩子身体一切正常,那就看是不是涉及到平时溺爱孩子,但是现在想改变,会引起他的不适应和反抗,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狠下心来,在他哭闹的时候,不要搭理他,等他哭完了。哭累了,再慢慢和他讲道理,要耐心,循循善诱,也许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家长要齐心协力,不能够表现出两种态度,在孩子有一定改善时,多加表扬和鼓励,慢慢养成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