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战争与一首歌

 我来答
草慧恒1
2022-07-03 · TA获得超过576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5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3.6万
展开全部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 敕勒歌 》是一首北朝民歌, 收录于北宋文学家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 。 郭茂倩认为,《敕勒歌》原来是用鲜卑语咏唱的,后来翻译为汉语,所以句子长短不一。

这首描绘北国草原辽阔无垠、气势恢宏的游牧族民歌,凭借一场鲜为人知的极其惨烈、极其悲壮的战争进入官书,流传至今。

01

玉壁之战

公元546年(东魏孝静帝武定四年)深秋,东魏丞相高欢怀着统一北方的强烈愿望,又一次亲率十万大军从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出发,向南进攻西魏边防要塞玉壁城(今山西稷山西南)。 

残阳如血,斜照在波涛呜咽的黄河上,秋风瑟瑟,卷起满地枯黄的落叶,天地之间一片萧瑟。

玉壁城外,高欢在帐中和各营首领商议攻城的方案。

高欢是个曹操式的人物,德高望重,知人善任,娴于军务,他的儿子高洋学曹丕代汉自立,废了东魏皇帝,建立北齐,追尊高欢为献武皇帝(后被改尊为神武皇帝)。

玉壁城内,西魏晋州刺史韦孝宽正和将士们讨论御敌之策,他们决定坚守城垒、以逸待劳。

韦孝宽满腹韬略,长于应变,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出类拔萃的将帅奇才。《北史》记载,只要是韦孝宽认为的假想敌人中,都安插着他的谍报人员,而且这些间谍忠心耿耿,从无有二心,韦孝宽的情报战能力无人能出其右。

此次他率众拼死守卫玉壁城,力挫高欢主力军,间接导致了东魏(即以后北齐)的衰落,后又以反间计谋害了北齐第一大将——柱国重臣斛律光(斛律金的儿子),直接导致了北齐的灭亡。

玉壁城城周八里,四面并临深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两大高手在此上演了斗智斗勇的巅峰对决。这一战,韦孝宽注定要成为高欢的克星。 

堆土山破城墙VS 缚木接高拒敌

由于玉壁城中没有水源,城中的人只能从城外的汾河汲水。高欢看到了对方这一软肋,本着低投入高回报的原则,采取“釜底抽薪”的战术,派人连夜把汾河上游的水决开,使汾河水远离玉壁城,彻底切断了城中的水源。

不得不说高欢这一招确实高明,不战而屈人之兵。只可惜韦孝宽不吃这一套,气得高欢吹胡子瞪眼。

高欢又使出了“大搞基建”的高招,派人在玉壁城的南面堆起了一座土山,想利用这座土山攻进城里。没想到韦孝宽竟然是一个基建狂魔,他用木头做原料增加原有城楼的高度,让土山永远无法高过玉璧城,这一见招拆招的举动让疲于运土的东魏士兵陷入了“绝望”。

 

挖地道直通城内VS点火鼓风烤士兵  

高欢也感受到了士兵的绝望,既然这种攻城方案不能奏效,那就换一种方式:挖几十条直通玉壁城内的地道。

高欢派出一队“土拨鼠”,挖了十条地道,又采用术士李业兴的“孤虚法(大概理解为攻击敌人薄弱的地方)”调集人马,一齐攻进玉壁城的北面。

韦孝宽早就猜到高欢会采取挖地道攻城的方法。于是他命人挖了一条长长的大沟,用这条长沟阻截高欢派出的“土拨鼠”。接着又召集了一拨“打地鼠”的玩家,驻守在大沟上面,每当有“土拨鼠”穿过地道来到大沟里,这些玩家便能轻而易举地消灭掉这些“土拨鼠”。

更绝的是韦孝宽又叫人在沟的外面堆积了许多木柴,准备了一些火种,一旦地道里有“土拨鼠”出现,便把柴草塞入地道,把火种投掷进去,一经鼓风吹火,地道里的“土拨鼠”全部变成了“烤地鼠”。

威力强大的攻城车VS普普通通的幔子  

高欢在上不去(土山)下不来(地道)之后,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城墙的克星、古代战车的“黑科技”、“巨无霸”攻城车。这种战车外包铁皮,无坚不摧,破坏力极其强大。韦孝宽最开始在城门外设置了很多拦路排橹(大木头桩子),很可惜这些路障并没有拦住疯狂的攻城车。

韦孝宽接着采取以柔克刚的战术,让士兵把布匹缝制成一条很大的幔帐,攻城车攻向哪里,布缦就张设在哪里。因为布缦是悬在空中的,攻城车竟无法毁掉它,张牙舞爪的战车立马歇菜了。

高欢又命令士兵把松枝和麻杆之类的易燃物品绑在车前的一根长杆上,浸上膏油点起火,用来烧毁幔帐,企图连玉壁城楼一起焚毁。

韦孝宽让人制造了一种很长的钩刀,并把刀刃磨得很锋利,等火杆快要烧到幔帐时,便用长长的钩刀远远地割断它,附着在火杆上的松枝和麻杆便都纷纷坠地。

高欢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命人在玉壁城的四面城墙下挖了二十条地道,并在地道中用木柱支撑地上的城墙,然后放火烧掉这些木柱。高欢用这一方法轻易就烧塌了一段城墙,城墙的崩坏,让他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十几万人轮番冲击,韦孝宽不但挡住了,还忙里偷闲指挥工程兵修筑烧塌的城墙。

至此,东魏大军苦攻五十余日,方法已经用尽,死伤七万,依然攻不下只有数千人驻守的玉壁城。

高欢见玉壁城久攻不下,将士又死伤掺重,忧劳成疾,竟一病不起。这时恰好有一颗特大的陨星坠落在高欢的军营里,营中顿时大乱,将士异常恐惧,以为上天要惩罚他们。

高欢只得下令停止攻城,调养生息,以待时机。这时绝望、悲伤像乌云一样笼罩在军营的上空,军心涣散,人心思动。

富有心机的韦孝宽见高欢这几日不出兵攻城,便派遣谍报人员潜入高欢营中,探得高欢卧病不起,便乘机散布谣言,说高欢已经被射死,并编了一首顺口溜让将士传唱,以动摇对方的军心:

高欢鼠子,亲犯玉壁。

剑弩一发,元凶自毙。

高欢听到这首歌谣,猛吐一口老血,差点没被气死。他想如果再躺下去的话,军心一定会涣散,必须立马巡视各个军营,让将士知道他身体无恙,这样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他抱病巡营,走到哪里,哪里便是一片欢腾,士气因此大振。姜还是老的辣,于是他又设宴慰劳众将士,一边吃着烤肉,一边向将士们频频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高欢见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情绪高涨,高兴地说:“有酒无歌,岂不是一件憾事!今天让斛律金将军,给大家唱首歌,助助兴。”

斛律金是敕勒族(新疆维吾尔族的主要族员),从小不怎么读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他原来的名字叫“敦”,他觉得笔画太多,不好写,干脆改成了“金”,但是写起来仍然很困难,有人给他出主意,说“金”字像房子,你照着房子的样子来画就行了。他这才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斛律金虽然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却是威震北方的战将,人称“战神”。他有勇有谋、骁勇善战,而且还具有精准定位的超级能力。两军交战时,他只要望一望远处飞扬的尘土,就知道马群离他有多远,趴在地上,就能从地下传来的声响判断对方军马的数量和两军距离。凭借这些本领,赢得了高欢的赏识。高欢曾多次告诫他的儿子高登:“你属下多是汉人,如果有人给斛律金穿小鞋,使绊子,你千万不要信啊!”

斛律金不愧是K歌之王,他用那狼嗥般的嗓音(敕勒人好引声长歌,又似狼嗥。),唱起了他自幼就爱唱的一支敕勒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斛律金凭借这首“走心”的歌曲唤起了敕勒川将士们的乡愁,引发了共鸣,包括高欢在内的全体将士泪如雨下、群情激奋,都情不自禁地跟着齐声合唱。一时间,那豪壮、粗犷、嘹亮的合唱声传遍座座军营,激荡着整个战场......

高欢终究没有能够回到他眷恋的敕勒川。半年之后,高欢“虚葬于漳水之西,潜凿鼓山石窟天宫之旁为穴,纳其柩而塞之……” 

02

文学成就

《敕勒歌》自然天成,不事雕琢,为后世评论者所推崇。

后人称赞这首诗歌是“乐府绝唱”(王士祯《渔阳诗话》),“一时乐府之冠”(王世贞《艺苑卮言》),诗论家胡应麟曾说,此诗“大有汉魏风骨”。

《敕勒歌》最早见于唐人李百药撰写的《北齐书》。另一个唐代史学家李延寿,在修《北史》时,也记录了《敕勒歌》。可见《敕勒歌》在被称为“诗的时代”“诗的国度”的大唐,已享有很高的地位。

受《敕勒歌》的影响,唐代许多诗人都写过吟咏敕勒川的诗作,像李白的《昭君怨》、王昌龄的《出塞》等。还有那个因才华横溢被唐人称之为“温八叉”的温庭筠,甚至专门写过一首《敕勒歌塞北》。

宋代,司马光在其编纂的《资治通鉴》中,也有对《敕勒歌》的专门记录(第159卷“梁纪十五”)。

明代文学家、“后七子”领袖王世贞也写过同名的《敕勒歌》。甚至连广东人林则徐,都写过“塞下传笳歌敕勒,楼头倚剑接崆峒”的诗句。

拓跋鲜卑后裔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其七》对《敕勒歌》的评价最高、最为传神:

慷慨歌谣绝不传,

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

也到阴山敕勒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