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忘记烦恼。让自己开心起来。

 我来答
新手王丶
高能答主

2022-09-28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306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56万
展开全部
凡夫都有烦恼,但一些有信仰、有修养的人,则把烦恼降到最低。你是烦恼人吗?以下告诉你一些消除烦恼的方法.

  01、不埋怨他人
  这是消除烦恼最简单和最重要的方法。责备自己或他人让你的心态停留在对往事的纠缠上,不如抬起眼睛向前看,想想下一步怎么办。
  02、积极看事情
  “真倒霉,刚要出门却下起了大雨。”与其这样想,不如想“今天空气多清新多湿润”。把每次“倒霉”都想成锻炼自己在变化中生存的机会。
  03、烦了睡一觉
  虽然忧郁和睡眠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但专家指出,只要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就有一定的改善情绪作用。

  04、卧室有阳光
  “醒来时卧室充满阳光,会让你一整天都感到高兴。”哥伦比亚大学光照治疗和生物韵律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博士说,早晨的阳光对人体健康最有益。
  05、换一个灯泡
  如果实在没时间早晨晒太阳,就把家里客厅或餐厅的灯泡换成节能灯吧。它发出的光比白炽灯更像阳光,能起到改善情绪的作用。
  06、与宠物一起玩
  仅仅抚摸爱犬15分钟,人体就会释放出感觉良好的激素———血清素、泌乳雌激素和催产素,同时降低紧张激素———皮质醇的水平。
  07、保持微笑
  对于同一件事情,经常微笑的人会看到它有趣的一面,经常紧皱眉头的人则会看到它让人烦恼的一面。
  08、吃几块巧克力
  吃巧克力是改善情绪的好方法。波兰内科医生利亚·谢尔曼称,巧克力中所含的色氨酸能够激发大脑中改善情绪的血清素。
  09、换种避孕法
  服用避孕药导致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引发情绪低落。如果是这样,那就要考虑用安全套等不会影响激素的避孕方法。
  10、写日记或画画
  不管是写日记还是唱歌、画画,这些和艺术有关的行为都更有利于转移注意力,释放消极情绪。
  11、运动30分钟
  当人情绪低落时,可能不想做任何事情。这时最好的方法是出去跑步,或去健身房运动30分钟,心情很快会好起来。如能长期坚持,还有助于改善抑郁症。
忘却0363
2014-05-01 · TA获得超过54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96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61.4万
展开全部
烦恼有以下几个特点: 1、烦恼的内容是实在的,现实的; 2、烦恼总是包含着不少想象;想象中的事情不是真实的,但是烦恼中的想象却是世界上最真实的事情之一; 3、烦恼还总是包含着理性的推断,叫人不能不信;智力就是烦恼的能力,因为白痴没有烦恼; 4、烦恼使人的注意力专注于一点,一旦被烦恼缠上了,就很难脱身,明知道进了死胡同,还得一个劲往前走,碰壁了也不回头。 叔本华说:“把人引向艺术和科学最强烈的原因之一,是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苦闷。”这点,爱因斯坦和罗素也同样说过。 在肯定世俗生活的前提下,这儿有一个关于烦恼的公式: W=D/B 这里,W表示烦恼,D表示欲望,B表示实现欲望的有效行为。道家要减少欲望,佛家要消灭欲望,这些对尘世上的人都是不可取的。在世俗生活中,,与其徒劳地跟欲望作对,不如尽力满足欲望。不妨观察一下周围的人,那些活得有滋有味的人,都在乐此不疲地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不懂世俗的人才会自寻烦恼。 人为什么烦恼 一、烦恼起于执著:人生的顺逆境很多,一般人遇到困境,例如失业、失恋、失意时固然令人沮丧、烦恼;处在顺境时,如果执著、害怕失去,也会被顺境所困。这就如同铁链子能锁住人,金链子一样会束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人生不管遇顺逆之境,要懂得转境,不可执著;修行最大的功夫,就在于一个“转”字,要“转法华”而不要“被法华转”,也就是不要执著。能够不怕烦恼,不执著烦恼,自可安然自在。 二、烦恼缘于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理,我们与生俱来的无明,就是贪嗔痴慢疑;有了无明,就有贪欲、嗔恚、骄傲、疑惑等烦恼,所以烦恼起于贪嗔痴慢疑等无明。有句话说∶“宁与聪明人打架,不与无明人讲话。”一个人若不讲理时,好话、善言、佛法一点也派不上用场,就会有烦恼;反之,如能通情达理、明白因果道理,就能消除烦恼。 三、烦恼由于看不开:世间上有很多烦恼都是自找的,所谓“杞人忧天”,乃至担心“世界末日”等,烦恼了半天,却什么事也没发生。也有人因为小事看不开,钻牛角尖,自然“烦恼绵绵无绝期”。因此,凡事多往正面看,能够看得开、看得透,能对一切吉凶抱著超然洒脱的态度,就不会自寻烦恼。 四、烦恼出于太自私:人之所以会有烦恼痛苦,皆因有“我”;“我”是烦恼的根源,“我爱”、“我要”、“我欢喜”,凡事只想到“我”的需要,就容易与人对立、冲突,因此我多则苦多,我少则苦少。所以,一个人起心动念如果能多想想如何有利于人,就会活得轻松踏实。 其实,人间的是非烦恼很多,追根究柢大都是因为眼耳鼻舌身心“六根”不当向外追逐“六尘”招来的。例如,不当看的乱看,因此“睚眦必报”,惹来杀身之祸;不该听的乱听,听出许多纷争烦恼;不应吃的乱吃,于是“病从口入”……等等。儒家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也是佛教所谓的“都摄六根”。一个人如果能用佛法管理好自己的六根,这就是最大的修行;而有修行的人,自然懂得处理烦恼、化解烦恼,所以“欲除烦恼病,当取佛经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