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懂得关爱孩子
如何懂得关爱孩子?父母都关爱自己的孩子,希望能教育好孩子,这就是爱的教育。那么,如何懂得关爱孩子?父母如何懂得关爱孩子?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千万别错过哦!
近代科技的发达,使做母亲的越来越没机会用具体方式来表达母爱。不是吗?从前的妈妈亲自给孩子缝衣服、做鞋子;亲自给孩子做鱼松、肉丸子;亲自和面、擀面,挥汗为一孩子做糕饼点心。宝宝的生日还没到,妈妈已经在钩毛衣或绣花儿,要做一件新衣服给宝宝做生日礼物,生日那天还有妈妈煮的红蛋呢!这些事,连同妈妈的辛苦、忙碌情景和慈爱表情一并深印在幼儿的心上,怎不终生难忘,永远感念母爱呢?
想想,现代的妈妈什么都买现成的。也许买一件昂贵的漂亮童装,买一个很大的生日冰淇淋蛋糕,同样能给孩了留下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但那是属于“物”的印象,不足属于“感情”的。孩子恐怕只会记得那件“物”的形象,而不知道妈妈买那件“物”时的“心”。因为“心”是看不见的,他怎知道妈妈要如何省吃俭用,才能省出一笔钱给宝宝买豪华的生日礼物呢?
而富裕的社会也使得母爱逐渐由有形的变成无形的了。现在的家庭很少有吃不饱、穿不暖的。孩子只知道“妈妈怕胖,不敢吃太多刀”“妈妈要参加宴会,要多买儿件好看的衣服”,孩子没看过妈妈笑眯眯地看孩子吃好东西而自己半口都含不得吃的'情景,也没体验过妈妈在寒风里脱上棉袄给自己裹上的温暖,他们怎知道什么叫“母爱是牺牲,是奉献,是无条件的”呢?孩子有病痛时最容易体会母爱,可是现在的妈妈有医生,护士可依赖,很多事不用自己动手,还有药物的镇静,止痛效果使孩子能睡,能不痛,不是也减少了母亲为孩子忧心如焚,心疼流泪的机会?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对父母没什么感情,不懂得孝道。其实,感情是最自然的东西,没办法抑止也没办法强求。所以,这里要提醒年轻的妈妈们,如果你希望将来孩子感谢你,请动动脑筋,多给孩子“看得见”的母爱,多给孩子留下一些感动吧!
父母如何做到真正关爱孩子 孩子需要看得见的母亲的爱
(一)、把你的时间留一点给孩子
1、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但是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坐下来,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2、每天花一定时间和孩子玩耍。不一定要在空闲时,你在做家务时也可以和孩子玩“猜谜语”等游戏,这样既不影响你做家务,又让孩子在快乐中积累了词汇,岂不一举两得?
3、和孩子一起外出。带孩子一同去户外散步,上街购物,去公园赏景,有条件的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拓宽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性情。
4、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电视。陪孩子看一些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和电视节目,并相到交流观后感,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二)、把你爱抚送给孩子
当孩子获得成功时,把你的亲吻送给孩子,那将是对他最好的奖励。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送给孩子一个拥抱,将是对他最好的鼓励。把你的爱抚毫不吝啬地送给孩子,无需太多的言语,孩子会觉得享受到了无尽可的爱与关心,那会是他生活和学习的最大动力。
(三)、把你的信任送给孩子
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们适当参与你的工作,他们会对你有所帮助,并分担你的工作。所的孩子都喜欢与大人接近,并做大人的“事情”。让他参与无疑是对他最大的信任。他会做得比其他任何一件事情都认真。
(四)、从精神上善待孩子
虐待一词用在父母身上,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其中一些是故意的,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的,比如毒打;有些则是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但是这些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很不利,我们也称之为虐待,包括精神上的虐待。父母往往物质上对孩子无微不至。以下的做法,对孩子的精神发展非常不利。
1、冷漠--爱的剥夺
_剥夺对孩子的心灵伤害至深。有的父母不缺孩子的吃穿,却对孩子不管不问,不拥抱孩子,不和孩子一起玩,视孩子为负担,把孩子扔给保姆或者爷爷奶奶。这样的条件下长大的孩子感到生活根本就没有意义,对人缺乏信任,冷漠,破坏欲强。容易和其他遭遇相似的孩子混在一起,形成犯罪小团伙。也容易被其他的成年犯罪分子所谓的关心拉下水。一个缺衣少食,干重活的孩子,如果有温暖的家庭,不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而如果情况相反,孩子的人格发展极有可能出现问题。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说,“有奶未必是就是娘”。
2、隔离
美国曾经有一个极端的案例,一个出生后1年多就被关在小厕所间的女孩,在10多岁被发现时,身体发育、智力发育只相当于几岁的孩子,连说话都不会了。现在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出外不安全,把孩子关在家里,孩子孤单的不得了。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孩子们就可能受到人际关系问题的困扰。
3、剥夺孩子玩游戏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得到快乐。现在的父母往往对子女期望很高,让孩子每天都是要么做作业,要么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让孩子每天忙的喘不过气。不让孩子玩的另一个后果是导致孩子厌倦学习。父母剥夺了孩子游戏的快乐,也使得学习中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变成了负担。
4、忽略孩子的进步
在孩子看来,每当他取得一点进步,就值得好好高兴一番。有的父母不懂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或者担心孩子听到表扬之后骄傲,就老是批评孩子,不把孩子的进步当回事儿,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自己真是没有用,丧失进步的动力。
5、在其他人面前损伤孩子自尊
有些父母在孩子的同伴面前,毫不留情的数落孩子,揭孩子的短,让孩子感到无地自容,也容易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小伙伴们嘲笑的对象。社会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做“标签效应”,意思是说,对人的看法就象一个标签一样,使得此人以后做出与标签相符合的行为。父母当众说,孩子调皮不听话,就是给孩子贴一个标签,以后即使孩子有了改变,别人对孩子的看法还是很难改变。
6、离婚后,迁怒于孩子
有的夫妻因爱成仇,离婚后不许孩子和另一方接触,在孩子面前辱骂另一方。孩子看到自己最亲爱的两个人如此相待,哪里还会相信有真正的关爱?还有的夫妻,每当看到孩子,就想起对方,不由得怒从心中来,责骂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这样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将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虽然心中渴望爱情,但是又心怀恐惧。在感情问题上非常敏感,也容易出现问题。
7、破坏孩子心爱的东西
小孩子往往有个百宝箱,里面装满了他心爱的东西。另外,孩子对小动物的喜爱、亲近更是一种天性。父母在看待这些东西时,往往会觉得那简直就是一堆破烂。有的父母不仅自己动手,有时还逼着孩子亲自扔掉、破坏掉这些东西。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这些玩具、宠物有的时候扮演了孩子的朋友的角色,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宠物,对玩具娃娃小心呵护,实际上是在锻炼如何去关爱。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长大后不知道如何爱别人,不懂得体贴别人,却没有想一想,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有没有有意识地引导他如何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