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两等于多少克?

 我来答
时光说教育
2022-02-18 · 我是教育小达人,专业分享教育知识。
时光说教育
采纳数:28 获赞数:45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如下:

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但是古代每个时期的一两都不固定。

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

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

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相关信息:

最早的时候一斤是13两,分别对应于北斗七星加上南斗六星,然而奸商自古有之,缺斤少两的事更是屡禁不绝,于是人们开始寻找道德上的约束,便在秤上又加了三颗星,寓意“福”“禄”“寿”,缺一两“损福”,缺二两“伤禄”,缺三两“折寿”。

不仅如此,秤杆上每一斤镶嵌的十六颗星也是有讲究的,只能是黄色或白色,寓意着做生意要真诚、内心纯洁。自此一斤十六两正式成型。

这种说法到底是不是一斤十六两的真正成因已不可考究,但通过这个说法我们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发明称时的智慧和苦心。它在时时告诫着人们,生意上要诚实、真诚、公平,否则缺斤短两就是在伤害自己。在古人心中,称被赋予了更神圣的意义,它称的不仅仅是重量,更是天地间的良心。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计量和换算上的方便,1958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全国多个地方试点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国实施衡器计量全面改革,普遍使用十两秤。

现行的一斤合十两,每两50克,每斤500克。不得不说,这种计量上的改制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与国际社会更好的接轨,实乃有利之举。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