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百胜的天才戚继光为何也无法彻底根除明朝的倭寇之患?
展开全部
翻看明朝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政治思想中有很多落后和守旧的观念。他看不到商业贸易的好处,厌恶逐利的商人,同时希望把中国变成一个静止、凝固的农业社会。
明朝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但有一个地方政府管束起来却有些麻烦,那就是大海。
在他的严重,整个大明帝国的半壁江山全都暴露在茫茫大海面前,这怎么能让朱元璋安心呢?于是朱元璋用他一贯的蛮横手法来解决问题。他一声令下,禁止了民间的一切航海行动。这就是明朝“海禁”政策的开端。在随后的年月里,明朝的海禁政策时松时紧,到了明朝中后期的嘉靖时,海禁达到了高峰。
但是我们都知道,贸易带来的高额利润诱惑是极大的,这种诱惑能让古代人类在凶险的沙漠中开出一条丝绸之路,朝廷一张小小的禁令,怎么能比得上真金白银的力量呢?
海禁政策越严格,也代表着走私的利润也就越大。在海禁期间,原本的航海商人不能正常贸易,一些胆大的便开始走私。这生意不仅利润更高,还不用给官府交税。
于是在海禁期间,中国的东南海域出现了很多走私贩,他们为了抵抗官府的搜捕,武装起自己的船只。在大海上,武力就是王法,这些武装商船甚至遇到比自己弱的船队也会出手抢劫,也会侵扰沿海百姓。这些半经商半当海盗的舰队,在当时被称为“倭寇”。
“倭”是古代中国人对日本的称呼。因为当时很多中国人以为海盗大多是日本人,所以有了这个称呼。其实,倭寇里什么国籍的人都有,有日本人,有中国人,也有欧洲人。由于东南沿海离中国比较近,中国人口较多等因素,实际上倭寇里占大多数的是中国人。如嘉靖时最有名的海盗首领汪直,原本就是徽州商人,在利润的诱惑下参与走私和劫掠。后来事业越搞越大,他的手下既有中国人,也有日本人。
这些倭寇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犯罪组织”,他们把基地设置在日本,远离明朝海军的控制范围,他们还能从日本得到源源不断的武器和物资供应。他们的队伍中有不少中国成员,因此又熟悉中国的地形、民情。在中国陆地上,还有不少人是他们的内奸。很多中国沿海的村子都和倭寇进行贸易,以换取利润和保护。又有很多中国村民,平时当老百姓,倭寇来了就跟随倭寇一起去打家劫舍,为倭寇提供了大量的本地情报。因为这些优势,倭寇甚至能攻入县城,杀死县令,给沿海百姓带来很大的灾难。为了剿灭他们,明政府每年要拿出大笔军费,戚继光就是在抗倭战争中脱颖而出的。
戚继光是当时第一流的军事家,他看到沿海的边防部队兵备废弛,根本没法用,于是干脆自己招募、训练部队,组织了一支强大的“戚家军”,在对倭寇的作战中屡屡获胜。
戚继光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型天才。在抗倭战争中,他发明的“鸳鸯阵”是一个由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战斗小组。队伍中有长兵器进攻,短兵器掩护,一同进退,其设计思路和今日S.W.A.T.那样的战术小组异曲同工。戚继光后来又调到北方抵挡游牧民族的入侵,在这里他改进了城墙的设计,又发明了北方版的战术团队:每一支军队都配备不同型号的鸟铳,大、小型火炮和运输车辆。在遇到敌人的骑兵时把车辆围在一起,变成环形防御的堡垒,再配合火器、拒马(阻挡骑兵的障碍物)、长枪进行立体化防守。有效的瓦解了游牧民族最擅长的骑兵骚扰战术。
但戚继光虽然厉害,但对沿海的形式扭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即便他在东南沿海屡战屡胜,却依然没有办法禁绝倭寇。
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只要利润的诱惑足够大,就总会有人铤而走险。而那些加入走私和海盗的流民,他们的成本不过就是自己的烂命一条。可只要做成了一笔买卖,就有大笔的利润。另一边呢,戚继光的获胜是建立在每年巨额军费的基础上。那时明政府的日子已经开始不好过了,筹措军费一年比一年难。
我们反复强调过,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国力的对比。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对战的双方一边有无限的资源、源源不断的补给(不停有不怕的的新人加入倭寇),而另一边的资源是越打越少(明政府军费开支居高不下),战术上的一时胜利,又有什么用呢?
再加上对手的基地在日本、在南洋,倭寇打不过就跑,明朝这边永远也不可能彻底胜利。所以明朝的抗倭战争,是今年打完了明年打,明军不断获胜,可是倭寇就是打不完。反倒把国库打得苦不堪言。
那么,最后倭寇问题怎么解决的呢?
其实很简单。利润的问题还要靠利润的手段来解决——后来大明朝开放了海禁,允许私人商队经商。
这个规定一出来,那些走私商队都很开心,他们可以合法地获得贸易利润,又不用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还可以省出大笔原本用来对抗官府的军费。既然有合法的钱赚,谁还愿意做海盗呢?当然还剩下一些顽固的海盗,但他们的实力迅速削弱,大不如以前了。
另一边,朝廷也很开心。一个是省下了抗倭军费,沿岸居民也能安居乐业,为国家缴纳更多的赋税。另一个是国家可以通过海外贸易抽取大笔的关税,原来这笔钱中很大一部分都流入海盗的腰包,现在自然进入了国家的银库。只是这么一里一外的转变,明政府的财政情况马上就有了好转。再加上日本后来也加强了对海盗的查禁,明朝末年的倭患最终得以根除。
有时我们回看历史书的时候,不禁会产生带有复杂心情的遐想:如果明朝政府能早点想到这个办法,能早认识到贸易的巨大力量,有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再明确实用一些,明朝是不是真有可能代替英国,率先成为东方“日不落帝国”呢?
明朝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但有一个地方政府管束起来却有些麻烦,那就是大海。
在他的严重,整个大明帝国的半壁江山全都暴露在茫茫大海面前,这怎么能让朱元璋安心呢?于是朱元璋用他一贯的蛮横手法来解决问题。他一声令下,禁止了民间的一切航海行动。这就是明朝“海禁”政策的开端。在随后的年月里,明朝的海禁政策时松时紧,到了明朝中后期的嘉靖时,海禁达到了高峰。
但是我们都知道,贸易带来的高额利润诱惑是极大的,这种诱惑能让古代人类在凶险的沙漠中开出一条丝绸之路,朝廷一张小小的禁令,怎么能比得上真金白银的力量呢?
海禁政策越严格,也代表着走私的利润也就越大。在海禁期间,原本的航海商人不能正常贸易,一些胆大的便开始走私。这生意不仅利润更高,还不用给官府交税。
于是在海禁期间,中国的东南海域出现了很多走私贩,他们为了抵抗官府的搜捕,武装起自己的船只。在大海上,武力就是王法,这些武装商船甚至遇到比自己弱的船队也会出手抢劫,也会侵扰沿海百姓。这些半经商半当海盗的舰队,在当时被称为“倭寇”。
“倭”是古代中国人对日本的称呼。因为当时很多中国人以为海盗大多是日本人,所以有了这个称呼。其实,倭寇里什么国籍的人都有,有日本人,有中国人,也有欧洲人。由于东南沿海离中国比较近,中国人口较多等因素,实际上倭寇里占大多数的是中国人。如嘉靖时最有名的海盗首领汪直,原本就是徽州商人,在利润的诱惑下参与走私和劫掠。后来事业越搞越大,他的手下既有中国人,也有日本人。
这些倭寇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犯罪组织”,他们把基地设置在日本,远离明朝海军的控制范围,他们还能从日本得到源源不断的武器和物资供应。他们的队伍中有不少中国成员,因此又熟悉中国的地形、民情。在中国陆地上,还有不少人是他们的内奸。很多中国沿海的村子都和倭寇进行贸易,以换取利润和保护。又有很多中国村民,平时当老百姓,倭寇来了就跟随倭寇一起去打家劫舍,为倭寇提供了大量的本地情报。因为这些优势,倭寇甚至能攻入县城,杀死县令,给沿海百姓带来很大的灾难。为了剿灭他们,明政府每年要拿出大笔军费,戚继光就是在抗倭战争中脱颖而出的。
戚继光是当时第一流的军事家,他看到沿海的边防部队兵备废弛,根本没法用,于是干脆自己招募、训练部队,组织了一支强大的“戚家军”,在对倭寇的作战中屡屡获胜。
戚继光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型天才。在抗倭战争中,他发明的“鸳鸯阵”是一个由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战斗小组。队伍中有长兵器进攻,短兵器掩护,一同进退,其设计思路和今日S.W.A.T.那样的战术小组异曲同工。戚继光后来又调到北方抵挡游牧民族的入侵,在这里他改进了城墙的设计,又发明了北方版的战术团队:每一支军队都配备不同型号的鸟铳,大、小型火炮和运输车辆。在遇到敌人的骑兵时把车辆围在一起,变成环形防御的堡垒,再配合火器、拒马(阻挡骑兵的障碍物)、长枪进行立体化防守。有效的瓦解了游牧民族最擅长的骑兵骚扰战术。
但戚继光虽然厉害,但对沿海的形式扭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即便他在东南沿海屡战屡胜,却依然没有办法禁绝倭寇。
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只要利润的诱惑足够大,就总会有人铤而走险。而那些加入走私和海盗的流民,他们的成本不过就是自己的烂命一条。可只要做成了一笔买卖,就有大笔的利润。另一边呢,戚继光的获胜是建立在每年巨额军费的基础上。那时明政府的日子已经开始不好过了,筹措军费一年比一年难。
我们反复强调过,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国力的对比。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对战的双方一边有无限的资源、源源不断的补给(不停有不怕的的新人加入倭寇),而另一边的资源是越打越少(明政府军费开支居高不下),战术上的一时胜利,又有什么用呢?
再加上对手的基地在日本、在南洋,倭寇打不过就跑,明朝这边永远也不可能彻底胜利。所以明朝的抗倭战争,是今年打完了明年打,明军不断获胜,可是倭寇就是打不完。反倒把国库打得苦不堪言。
那么,最后倭寇问题怎么解决的呢?
其实很简单。利润的问题还要靠利润的手段来解决——后来大明朝开放了海禁,允许私人商队经商。
这个规定一出来,那些走私商队都很开心,他们可以合法地获得贸易利润,又不用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还可以省出大笔原本用来对抗官府的军费。既然有合法的钱赚,谁还愿意做海盗呢?当然还剩下一些顽固的海盗,但他们的实力迅速削弱,大不如以前了。
另一边,朝廷也很开心。一个是省下了抗倭军费,沿岸居民也能安居乐业,为国家缴纳更多的赋税。另一个是国家可以通过海外贸易抽取大笔的关税,原来这笔钱中很大一部分都流入海盗的腰包,现在自然进入了国家的银库。只是这么一里一外的转变,明政府的财政情况马上就有了好转。再加上日本后来也加强了对海盗的查禁,明朝末年的倭患最终得以根除。
有时我们回看历史书的时候,不禁会产生带有复杂心情的遐想:如果明朝政府能早点想到这个办法,能早认识到贸易的巨大力量,有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再明确实用一些,明朝是不是真有可能代替英国,率先成为东方“日不落帝国”呢?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