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入学准备手册

 我来答
白露饮尘霜17
2022-06-19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67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5万
展开全部

幼升小入学准备手册

  孩子要上小学了,有的妈妈开始奔波于各种学习班,希望孩子在上小学前学习小学知识,以便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也有的妈妈着手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究竟,幼升小如何做准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升小入学准备手册”吧!

   一、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也要经历一系列重大变化,其中最本质的变化是:幼儿园的孩子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处于受成人保护.养育的情况下,他们 对社会还不负有任何责任。而小学则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学习成为儿童对社会承担的义务。因此,家长有必要提前了解下“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1 .学习时间不同

  幼儿园每天上午有1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其它全是游戏,小学每天有4-5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较幼儿园多出4倍。一年级学生除每周上 25节课以外,还有较多的集体活动,如周会.体育课.早读.早操.眼保健操和课外兴趣活动等等。小学的生活节奏明显快于幼儿园。这些都要求儿童具备承受繁 重的学习任务和快节奏的良好的身心素质。

  2 .生活制度不同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在做做.玩玩中积累经验,所学的只是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而小学则有严格的大纲与学习目 标,教师要按教育教学计划严格实施,教学方法虽然也力求直观性.趣味性,但较少采用游戏等形式,而以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等为主。在游戏中,心理活 动的无意性和具体形象占较大比重;而进入小学的学习对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要求较高。

   3 .人际关系不同

  幼儿园一个班教师是二教一保配备,每时每刻都有一位教师或一位保育员伴随左右,随时解决孩子的困难。而小学是一个班5 .6位课任教师,一节课一轮换,孩子遇到一些困难需要自己解决,所以常常担忧一些以前不必担忧的小事,如大便了怎么办?口渴了怎么办?没有教师在旁边督 促。同时,幼儿园一般才30多位同学,而公办小学一般达40多人以上,小学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增多了,摩擦也相应会增多。除了课内.课外,还在校外.家里互 相来往,除了本班,还有同年级其他班级的同学来往。

  4 .要求不同

  幼儿园的孩子,一般家长只要求孩子吃饭好.玩得好就满足了。而到了小学,父母常会提出,作业要写好,考试要得100分等要求,孩子就会觉得爸爸妈妈以前很关心我,现在这样要求我,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因此,孩子们的情绪也受到影响。

  5.学习负担不同

  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是空手入园,空手离园,无作业,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读书作业,抄写作业.背诵作业等等,必须按时完成,不得拖延,第二天老师会进行检测,对此,孩子也会产生不适应的感觉。

  二、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虽然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存在许多不同,但只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同时,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孩子也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的。所以,家长们不要太担心,要着手做好幼升小入学准备工作,让孩子顺利入学。

   (一)对独立生活能力进行培养

  幼儿园的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几乎都有父母细心照顾,在父母照料下生活,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很少,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独立学 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较差。为此,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在以后的时间里,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1 .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小学每天早上7点40分上课。我们现在就要开始适当地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遵守学校作息制度,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保证十小时左右 睡眠时间。指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有选择.有节制地观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如新闻.动物世界.少儿节目.知识小品.智力竞赛等,并要适当控制孩子观看电视 的时间,督促孩子自觉遵守一天作息时间。

  2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学会生存。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 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餐巾等;学会在活动.游戏前后,拿出或放回玩 具.图书.其它用具等。

  3 .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桌.书包.文具,按课程表准备好第二天需要的学习用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4.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任务。我们要为孩子准备一个活页小本本,用以记录每天 的专业,也便于家长检查作业,家长与老师交流。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现在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叠衣服.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 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并在完成中知道:不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而是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些事,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另 外,还要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树立规则和安全意识。如果我们平时带孩子出去玩,要率先树立榜样,并提醒孩子遵守各种规则,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上下楼梯靠 右行,玩运动器械要轮流等,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

  5.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等。在上学后会很快成为优秀的值日生,成为老师的好助手,班级的好干部。

  (二)良好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儿童后天所养成的,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人们常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 命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它不仅是自身素质的表现,更会影响孩子自身的发展。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重要得多,所以 家长应该配合学校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1 .学习方面

  孩子一上学就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学校教育,在教师的专门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是他们的基本活动,上课是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和培养 品德的主要途径。上学之后他们是否愿学.爱学?能否学好?还是变得怕学习,厌恶学习?受着诸多因素的制约,涉及到学习兴趣.欲望.态度.习惯和意志品质等 问题。那么,作为家长,可从以下几点加以培养。

  (1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儿童对一定事物所抱的积极态度。它是儿童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求知欲是儿童力求认识.探索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 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一种意向活动。孩子对周围不明白的事物或现象,总爱问个“是什么”.“为什么”,都想知道,都想懂得,这就是求知欲的表 现。孩子一旦有了兴趣和求知欲,就能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积极地去探究,也就能自觉自愿,主动愉快地去学习。所以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他们探究新事 物的动力,也是推动他们学习新知识和从事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孩子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的主要工具又是书本。家长应经常提供一些课外书给孩子看, 这是很有益处的。可以告诉孩子:“自己识了字,自己会看书,能懂得许许多多的道理,多好啊!”从而激发孩子热爱书本的兴趣。

  (2 )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但是学习好还必须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不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不当回事。学生的学 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按时上学,上课不早退.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按时做作 业,认真复习等。所以,平时要培养教育孩子在做好每一件事时都要讲究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孩子多交流,关心了解孩子,培养孩子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掌握知识 与技能。

  (3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少家长会抱怨:孩子上了小学负担太重,不仅要接送,回家还要辅导.陪读,吃不消。其实,孩子完全能够自己学习.完成作业,关键在于习惯的养成。为了帮助孩子提高独立性,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

  ①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首先要信任孩子,把他们当成小学生,看成是长大了的孩子;其次,关注一头一尾,就是孩子做作业前,先大概了解孩子的作业内容与作业量,估算出大 约需要的时间,然后与孩子商定,在几点前必须完成作业。到时间后,父母对孩子作业的检查不是内容的正误,而是书写整洁和完成与否,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检 查作业,签字不是看我做对了没有,而是看我有没有完成,态度是否认真。只有自己细心.认真,才能不出错。如果家长在孩子一入学就这样做,孩子学习的自觉性 就会大大提高,陪读也就不存在了。

  ②培养孩子珍惜学习时间的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专心学习.珍惜时间的习惯呢?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比如以20分钟作为一个学习阶段,在开始学习之前,应先提醒孩子做好一切 准备工作,包括喝水.上厕所.削铅笔.找本子等。当学习阶段一开始,就必须专心致志不随意离开座位,不允许干任何杂事,即使大人有事,也不能去打搅孩子。 要等这一学习时段结束了再说。大人的这种态度特别有利于培养起“学习时间必须一心一意”的观念,从而养成孩子珍惜学习时间的习惯。当然。20分钟的学习时 段一到,就应该让孩子休息了。可以休息5分钟,超过了5分钟不利于孩子在下一个学习时段迅速地把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而达不到5分钟有不利于孩子消除视力 和脑力的疲劳。休息时必须离开书桌,干些与学习不相干的事情,但不能懒洋洋地躺着或坐着,这样会影响下一个学习时段的精神状态。

  (4 )重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对孩子进行合适的.正确的早期教育,就很难做到了。有些父母过分注重知识型的学习传授,如:这是毛,这是 手(配放大的字),只告诉孩子字的读音,但没有帮助孩子分析字形。所以孩子以后无论在读还是写上,都会把两字混淆。所以,除了知识的传授,家长更应重视思 维能力的培养。

  6岁的孩子,思维能力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特别是入小学后,心理活动要求增高,因此,家长要在观察力.抽象概括力.分析综合力.分类力. 判断推理力几方面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不仅知道某一事物的结果,还要了解事物变化的具体过程。如解答应用题" 河里有一群鸭子,游走了三只,还剩三只,原来河里有几只鸭子? " 孩子都能回答出6 ,但是具体用什么方法计算,有些孩子就会说“减法”,“6-3=3 ”。这就是孩子在思维中的障碍,不能清楚地理解事物变化前后的关系。家长应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知道的数,什么是不知道的数,帮助孩子理解“谁与谁比,知谁求 谁,谁大谁小”的关系,真正掌握解题方法。凡知识型的内容,都有孕含着智力活动的要求,家长如果能在智力要求上把握契机,那么孩子在知识积累的同时,智力 也会较好地发展。切不能孩子提出问题后,父母只回答结果不讲过程应付了事。

  (5 )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水平

  在小学一年级开学的头几天,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插曲:老师让学生回家写五个音节,每个音节写三遍,孩子竟写成五花八门的格式,有五个音节写一遍 的,有一个音节写三遍的,五遍的,甚至一个音节写满一页纸,有的孩子干脆一个字不写,不知道老师曾布置过作业。之所以发生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是因为 孩子不理解老师的语言,只有那些千叮咛.万嘱咐的重复提醒才能记住。因此,父母没有事可以和孩子多交谈,不要再有重叠词,如饭饭.觉觉等,尽量少说或不说 儿童化的语言,语言要逐渐精炼.复杂。阅读故事时,不要孩子一问就停下来解释,要让孩子能读过全文自己根据情节消化体味其中的语句.词汇,自己进行思考, 内化后再提出问题。多让孩子谈谈所见所闻,学习一个事物的多种表述方法。如“爸爸.妈妈和我在家里。”“这是我的家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这座漂亮的 房子就是我家。”等不同方法表述,同时,还可以以不同的问题让孩子回答,长此以往,孩子会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益非浅。

  在帮助孩子理解语言上,多布置任务也是促进孩子水平提高的一种好形式。家长要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由含一个条件的任务逐渐过渡到多重的常有多种指令的任务,为孩子对语言特别是任务性语言的理解打好基础。

  2 .文明礼仪方面

  入学意味着孩子从家里到了学校,开始了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与许多人接触交往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磨擦和矛盾,这就需要培养孩子文明礼貌方面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培养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呢?

  (1)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

  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要从小就养成孩子良好的礼貌行为。如在车船上能主动给老人.孕妇.幼儿.病人.残疾人让 座,并乐意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能在各种场合使用礼貌用语(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请等);做客时,不乱跑.不吵闹。爱父母是子女必须具备的道德情 操。

  (如在公共汽车上,大哥哥姐姐给您和孩子让坐了,除了让孩子说“‘写哥哥姐姐”外,我们还必须灌输这样的思想:“孩子,现在哥哥姐姐给您让坐了,你长大后也要怎么做?”从小让孩子懂得为小孩,老人让座也是自己的义务。)

  (2)学会孝敬父母

  同时作为家长,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做到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讲道理,不任性;听别人说话时,要姿态大方地站好,眼看对方;外出或回家要向父母或长辈打招呼;要体谅照顾父母,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礼貌的核心是尊重他人。

  (3)友爱同学

  这是尊重他人的基本内容之一。家长要教育孩子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与人友好相处,平等相处,平等待人,不逞强.不霸道,要控制自己的行为。 小学生的社会交往扩大了,学生与学生接触多了,纠纷也会增多。那么遇到孩子和同学产生一些小矛盾时,也希望家长配合学校正面引导,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家 长应告诉孩子,在集体生活中需要互相体谅谦让.彼此关心帮助,不能以“我”为中心,任性胡来。每个人都会有遇到困难或意外的时候,都需要别人的安慰和帮 助,所以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自己应尽力帮助,不能无动于衷或幸灾乐祸。待人要真诚.热情.宽厚,不要小心眼.斤斤计较。发生矛盾了,要多检查自己的不对, 及时和对方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不要争吵打架,不要闷在心中或形成偏见。要让孩子知道,和同学团结友爱是集体主义的具体表现。同时,要注意引导孩子不仅要 关心自己的亲人.要好的同学和伙伴,还要注意关心那些需要给予帮助的任何人。点点滴滴,使孩子逐步明白,人间自有真情在,常想着别人,常帮助别人,才是个 受欢迎的人。

  3 .关心集体人具有社会性。

  如果说班集体就像一个被简化了的.具体的小社会,那么孩子们正是在班集体中体验着自己未来的社会职责.社会义务,体会着怎样才能适应社会.与社会和谐一致,学会怎样与他人相处。集体是幼苗扎根的沃土,幼雏练飞的天空。

  (1)热爱集体

  家长应教育孩子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建设一个好集体出力,支持和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各种竞赛,努力创造好成绩,也为别人的好成绩而高 兴,让孩子知道要为集体争光而不是个人出风头。给孩子讲遵守纪律的道理时,也要和为集体争荣誉结合起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集体荣誉,培 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2)完成集体交代的任务

  对集体交予的各项任务,家长也应教育.督促孩子努力完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孩子认真的做事态度和责任心。对每件事都富有责任 心会使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逐渐懂得: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来决定,自己应该对自己负责。那么,以后他就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三)家长需要注意培养方法

  在我们的周围,有不少父母喜欢拿着自己孩子的不足和他人孩子的优点作比较。“你看,人家某某考了95分,你怎么才考了80分呢!”“你看人家谁 谁从小就当班干部,你怎么就不行呢?”诸如此类的话随时都可以听到。这些父母没有细想,他们不自觉说出的话是多么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曾经有一个孩子说: “我爸爸成天说我这不如人那不如人,我真想让他去给别人当爸爸。”不知道做父母的听到孩子这样的话,该作何感想。

  1 .用赏识的目光对待孩子的优点

  每个孩子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学习时,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每个孩子到达终点也都会有差异的,但只要孩子都满怀信心地往前跑, 就能得到属于他的那一份成功和满足。所以别总拿孩子的短处去比别人孩子的长处,而应根据孩子的能力.志向和兴趣做合理的要求和期望,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才能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始终生活在快乐.有成就感的状态。所以,我们必须常常具有赏识教育意识,让我们的孩子在赏识中健康的成长。

  2 .让孩子独自解决遇到的问题

  为孩子收拾文具,替孩子背书包,这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使我们的孩子学会了推卸责任,逐渐成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许多孩子 走进校园以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孩子受了委屈回家告状也在所难免。这个时候,有的家长往往领着孩子去找老师或同学理论,甚至为孩子打抱 不平。这样做的结果其实有百害而无一利。在成长的路上,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学会忍受生活中碰到的坎坷,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诸多不如意。只有这 样,孩子才能够形成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相反,如果家长过分保护孩子,会使孩子遇事畏缩不前,认为自己缺乏能力,从而给孩子 成长造成障碍,这恐怕不是家长们的初衷吧!

  3 .关爱要讲究方法

  据说,有位记者曾采访过一位姓李的女士,她女儿的铅笔总是用半截就扔了,一天还能丢三四支,而作业本也是三天用一本,不是丢了就是撕着玩。记者 问她平时给孩子准备多少支铅笔多少本作业本,她很随意地说:有五六十吧!你看,她一次给孩子买五六十支铅笔和五六十本本子,她可能是图省事,可这不是为孩 子糟蹋东西.犯错误作好了准备吗?

  其实,这些家长大都认为这是小之又小的事情,是在帮孩子的忙,甚至是在尽一个做家长的“责任”。但是,殊不知这些家长在无意识中却将孩子的责任 意识.节约意识.自理能力等,不知不觉地消蚀在这种特殊的“关爱”之中了,不仅对孩子童年的成长不利,而且对孩子终生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4 .要及时与班主任沟通

  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家里到学校,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在新的环境中,孩子有可能有诸多的不适应,作为家长,要及时地捕 捉到这一新的信息。而与班主任交流,则是了解这一情况的最佳途径。但有的家长往往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实际上,对于初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其心理变 化.自理能力,以及与人相处的情况等,则是更为重要的问题。如果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可与班主任共同想办法解决。

  (四)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据有关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到了六岁左右的年龄,心理和身体等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 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 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

  1.激发孩子想当一名小学生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宝宝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

  2.提前带孩子到小学校园转转

  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家长们带着孩子到小学的校园里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3.激发孩子渴望学知识的热情

  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老师或家长就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小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最后,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

;
数感星球AhaaaMath
2023-08-11 · 数感星球-让孩子从小爱上数学
数感星球AhaaaMath
数感星球是一款创新型的游戏化数学思维启蒙APP,数感星球包含了3大训练专题、4大训练模式,超过110+知识单元、5000+训练内容,孩子看到的是有趣的游戏,家长看到的是有效的数学能力成长。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语文一定要练字,要学拼音,不然一上小学就跟不上同学的学习进度”、“刚上一年级,班上大部分孩子都熟练100以内心算,我家的还在慢吞吞地掰手指”、“英语必须从小培养语感,等孩子上小学再重视就晚了”!
作为幼升小的家长,你是否也曾听过这些言论,并为此陷入深深的焦虑,准备给孩子报一个“十全大补”课外班?可是这么多的重要知识,都通过报班来学习是不现实的。
所以,我们鼓励家长通过在生活中对孩子日积月累的教育,来培养孩子一年级所需要习得的技能!今天,就来分享一些语、数、英三科的育儿建议,让孩子不报班也能轻松学习知识!
(一)语文是民族瑰宝,感受文字和语言的魅力是暑期第一课!
练字:家长可以给孩子购买一份字帖,鼓励孩子每天坚持练习20分钟。因为小学每天都有固定的学习任务,不能随意偷懒,所以孩子可以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模式,避免上小学后对写作业有情绪。再者,练字可以让孩子安静下来,家长也能少点头疼。
表达:学会组织语言来表达心中所想是学习作文的第一课,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孩子看“图”说话。妈妈做了丰盛的晚餐,菜名是什么?色泽如何?味道如何?爸爸买了一束鲜花,一共有几枝?是红玫瑰还是粉百合?是阶梯式排布的,还是围绕中心散开的?如果孩子刚开始表达有困难,家长可以帮孩子举个例子,让孩子从模仿开始学习。
认字和拼音:晚上睡前,与孩子一起阅读带拼音的故事书,不仅对认识汉字和学习拼音有帮助,还有从中学习如何描述事件,更重要的是有益于亲子关系的培养,一举四得!
(二)英语是孩子通向世界的桥梁,越早开始搭建,孩子未来能走得更远!
高效利用娱乐时间:从看纯英文动画片和纯英文电影开始,养一养孩子的“耳朵”,很多孩子听不清听不懂别人说的英语,不是因为不认识单词,是因为没有记住单词的正确读音,所以音与词对不上号。而多听多看,就能建立起词与音的联系。再者,动画片也能引起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只为能够理解更多情节。
推荐的电影:《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狮子王》、《海洋奇缘》、《寻梦环游记》等。
鼓励孩子模仿经典台词:不仅可以模仿,还可以跟着重复角色说的话,这是培养语感的绝佳机会。孩子甚至不需要理解具体意思,但跟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自觉就会掌握语法的运用!
(三)数学是基础学科,小学数学的掌握对未来自然科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利用环境中的数学,强化孩子数学思维:家长可以适时抛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难题,邀请孩子一起帮忙解决。比如:今天要家庭聚餐,带着孩子数一数要来几个家庭?分别有多少人?总共有多少人吃饭?他们大概什么时候会到?不仅帮助孩子强化数数的技能,并能接触一些简单却常见的加减运算,培养数感。
用具象场景,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今天去超市购物,请孩子算一下其中几样物品的价格并付款,或是让孩子帮你数一数买了多少个土豆,多少瓶牛奶?同样的,重复地帮助孩子进行加减训练,并且能让孩子对金钱有认识,将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金钱联系起来,具象化的知识更有利于孩子记忆和理解。
用“数学的语言”,引导孩子进行数学思考:家长可以通过提高数学语言在生活中使用的频次,强化数学语言在孩子脑海中的记忆,使其在下一次遇见相似场景时,能够快速回想并模仿你的语言,进行表达或者回答。
比如,只带了十块钱去便利店,买糖用了三块钱,那么我们剩余几块钱呢?再比如,买淮山时,要长一点的还是短一点的?大盒饼干比小盒饼干多了五包,大的15元,小的10元,我们要买便宜一点的还是贵一点的?要买写字用的笔,要粗一点的还是细一点的?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数学,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进行数学学习。
寓教于乐,在游戏中体验数学乐趣:游戏是童年特有的活动方式,它与幼儿的成长规律相契合,同时,也是幼儿内在生命的价值诉求,“寓教于乐”也一直是幼儿教育的主旋律。所以,根据幼儿该年龄段的学习特点,我们应该结合他们的兴趣,来开展数学幼小衔接的概念。
比如,让孩子角色扮演超市收银员,帮助你结算金额。除了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习2个2个数、5个5个数、接着数等计数方法。土豆买了三袋,一袋有五个,那一共有多少个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早知道老师
2022-10-10 · 超过6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8万
展开全部
幼升小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它不是单独地让孩子多学点东西。总的来说,幼升小主要是从孩子心理、生活和能力上做好准备。
1.心理准备
多让孩子了解关于孩子上学方面的事情,例如,学校是什么样的呀,老师和幼儿园老师有什么区别,老师友好吗?让孩子心中存有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从而激发孩子上学的动力和兴趣。
2.生活准备
小学上课时间与幼儿园是完全不同的,家长要在孩子上学前调整孩子的作息习惯,让孩子逐渐习惯小学作息。同时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会自己动手整理自己的物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3.能力准备
让孩子在专业的幼小衔接机构学习一些拼音、识字、算术知识,避免入学后更不上快节奏的加减法学习和拼音学习,同时,老师们也会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一些学习习惯和适应性训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