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可真快啊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日子过得可真快啊。
上一次想写点什么,还是21年,再一次打开这个软件,就是22年了。
回家之后,第二天就开始下雨️️️️️️️️️️️️。
下雨天,倒是挺安静。
睡觉也踏实。
我总觉得雨声听起来很舒适,很安逸。
突然觉得有趣,这应该是种地的人会有的想法,因为晴天的时候,他们总要出去忙,只有下雨才能稍微闲下来。
为什么我也会有这种想法呢,想想就觉得有趣。
大概是有些东西也就刻在骨子里了吧。
年少住瓦房的时候,下雨时,还能看到雨的脚步,它走在屋顶的两块透明的亮瓦之间。
下小雨,她的步子就很缓慢,下大雨,她的步子也就匆忙起来,兴许是急着和房檐下的水沟汇合吧。
从房檐上流下来的水,我也喜欢捉弄她。
顺着她向下的脚步,我喜欢用手快速在她脚下挥过去,如果速度够快,手上是没有水的。
反之手上便要滴到水了。
雨水顺着瓦沟沿着房檐流下来,落到地上的水沟里,溅起水泡。
再匆忙流走。
又从我家的门前,流到人家屋后,再流到路旁的水沟,最后一起唱着歌去到门口塘。
门口塘也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至于又去了哪里,却不那么明确了。
(写的好好的,毛哥让我集五福,竟然差个敬业福,我还不够敬业吗,看来支付宝还是不太灵性。)
我妈在烧火,反正我是不喜欢烧火的。
我怕柴扎手,只要足够懒,总有一个理由。
烧火也是一门技术活,有时候需要大火有时候需要小火,实在不好把握。
一不小心,柴放多了,还可能戳到锅。
这门技术活我也没有研究过,当然也不想研究。
烧火还有危险性。
记得小学去野炊,有个同学就是在点火的时候,柴不容易点着,她就用嘴吹,结果火一下子燃到了她的刘海。
人没烧到,只不过刘海被烫着了。(我似乎想起是谁了)
冬天烧火应该还是不错的,因为可以取暖。手和脚都可以烘火。
不过我还是喜欢烧红薯,挑一个长得漂亮的红薯往灶里一扔就行,饭熟了,红薯也熟了。
当然,如果这顿饭煮的太久,红薯很可能就被烧黑了。
总觉得这火星蛮好看的。
我还喜欢拿根非常细长的棍子,放到灶里,把头烧着,然后拿出来玩。
当然,从没有玩尽兴,因为奶奶总说,玩火会尿床,虽然我也不觉得这有什么科学性。
既然不让玩,我肯定得老实起来,因为玩火不一定会尿床,但是挨打那是可以确定的。
所以,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喜欢做的事,不一定非要去做,有喜欢就够了。
锅巴粥,实在是香,配上咸菜,那就更香了。
喝上一口,透心的舒服。
似乎这是安庆特产吧。
如今连喝个粥也是比较难了。
土灶煮出来的饭菜确实好吃一些,大概是因为烧的柴火吧。
每个人煮的饭都有不同的味道。
真是神奇。
煮饭真是一门莫大的学问。
从孩提时,似乎就对煮饭充满了好奇。
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捡来瓦片,树叶,砖头,树枝,学大人做饭。
做饭还得先搭个灶,砖头也就派上了用场。
我觉得我从小就是一个建筑奇才。
因为别人搭的灶没有烟囱,我却不同,我会给它做个烟囱。
在我看来,没有烟囱的灶是没有灵魂的。
我的烟囱就是牙膏盒。
既然是纸质的,当火烧起来的时候,我的烟囱也就跟着烧了,所以说,还是得讲究材质。
可惜那会儿年纪小,能找到牙膏盒已经不错了。
起码建筑学的形式是有了,至于内容,条件不允许。
更多时候是不会烧火的,毕竟烧火会把大人引过来。
既然是孩子之间学做饭,那没有火自然可以假装有火的,煮好了自然也会假装吃的,真是从小就会作假。
果真是环境造就人才。
如今做饭也不需要假装了,可以真的动手了。
我妈以前总怕我饿死,大概所有的妈妈都有这种担忧吧,总怕孩子在外面吃不上饭。
做饭这个事情,又没有什么难处,只是好不好吃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当然,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自己做的东西,永远都会觉得好吃,至于别人是否觉得好吃,那就说不定了。
我的厨艺,就不必深究了。
因为深究了,会发现没必要,哈哈哈哈。
这大概是最好的柴火了,松针。
松针,最容易点着,也最好烧。
所以大多时候,都是用来引火的。
以前每年,我妈都会和村里人上山搞柴。
一根一根的松针,弄到一起,最后堆成一个大正方体,再用扁担挑下山,真是个力气活。
将那么两大捆柴挑下山,也是不容易的,肩膀累了就将扁担换到另一个肩膀,再累了,就停下来歇歇。
有时候,还会用板车把柴拉回来。
我就跟在板车后面,看着不让东西掉下来。
在山上,起风的时候,就能听见风的声音。
风声也是好听的。
大自然的声音很是奇妙。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小伙伴们热衷于上山搞柴。
也不知道是出于对劳动的好奇,还是想给家里出一份力。
总之,现在想来,小时候还是蛮有意思的,对干活也能着迷。
我大概是带着毛哥和邻居家的一个男孩,拿着家伙,就往山上去了。
当然是不敢往深山走的,因为害怕,估计是怕鬼吧,也怕迷路。
大人在山里,哪里都是路,小孩在山里,那就哪里都是树了。
我们就在山下面,收获自然不多。
不是因为山上没柴,是因为力气不够,挑不回来。
好了,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了。
上一次想写点什么,还是21年,再一次打开这个软件,就是22年了。
回家之后,第二天就开始下雨️️️️️️️️️️️️。
下雨天,倒是挺安静。
睡觉也踏实。
我总觉得雨声听起来很舒适,很安逸。
突然觉得有趣,这应该是种地的人会有的想法,因为晴天的时候,他们总要出去忙,只有下雨才能稍微闲下来。
为什么我也会有这种想法呢,想想就觉得有趣。
大概是有些东西也就刻在骨子里了吧。
年少住瓦房的时候,下雨时,还能看到雨的脚步,它走在屋顶的两块透明的亮瓦之间。
下小雨,她的步子就很缓慢,下大雨,她的步子也就匆忙起来,兴许是急着和房檐下的水沟汇合吧。
从房檐上流下来的水,我也喜欢捉弄她。
顺着她向下的脚步,我喜欢用手快速在她脚下挥过去,如果速度够快,手上是没有水的。
反之手上便要滴到水了。
雨水顺着瓦沟沿着房檐流下来,落到地上的水沟里,溅起水泡。
再匆忙流走。
又从我家的门前,流到人家屋后,再流到路旁的水沟,最后一起唱着歌去到门口塘。
门口塘也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至于又去了哪里,却不那么明确了。
(写的好好的,毛哥让我集五福,竟然差个敬业福,我还不够敬业吗,看来支付宝还是不太灵性。)
我妈在烧火,反正我是不喜欢烧火的。
我怕柴扎手,只要足够懒,总有一个理由。
烧火也是一门技术活,有时候需要大火有时候需要小火,实在不好把握。
一不小心,柴放多了,还可能戳到锅。
这门技术活我也没有研究过,当然也不想研究。
烧火还有危险性。
记得小学去野炊,有个同学就是在点火的时候,柴不容易点着,她就用嘴吹,结果火一下子燃到了她的刘海。
人没烧到,只不过刘海被烫着了。(我似乎想起是谁了)
冬天烧火应该还是不错的,因为可以取暖。手和脚都可以烘火。
不过我还是喜欢烧红薯,挑一个长得漂亮的红薯往灶里一扔就行,饭熟了,红薯也熟了。
当然,如果这顿饭煮的太久,红薯很可能就被烧黑了。
总觉得这火星蛮好看的。
我还喜欢拿根非常细长的棍子,放到灶里,把头烧着,然后拿出来玩。
当然,从没有玩尽兴,因为奶奶总说,玩火会尿床,虽然我也不觉得这有什么科学性。
既然不让玩,我肯定得老实起来,因为玩火不一定会尿床,但是挨打那是可以确定的。
所以,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喜欢做的事,不一定非要去做,有喜欢就够了。
锅巴粥,实在是香,配上咸菜,那就更香了。
喝上一口,透心的舒服。
似乎这是安庆特产吧。
如今连喝个粥也是比较难了。
土灶煮出来的饭菜确实好吃一些,大概是因为烧的柴火吧。
每个人煮的饭都有不同的味道。
真是神奇。
煮饭真是一门莫大的学问。
从孩提时,似乎就对煮饭充满了好奇。
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捡来瓦片,树叶,砖头,树枝,学大人做饭。
做饭还得先搭个灶,砖头也就派上了用场。
我觉得我从小就是一个建筑奇才。
因为别人搭的灶没有烟囱,我却不同,我会给它做个烟囱。
在我看来,没有烟囱的灶是没有灵魂的。
我的烟囱就是牙膏盒。
既然是纸质的,当火烧起来的时候,我的烟囱也就跟着烧了,所以说,还是得讲究材质。
可惜那会儿年纪小,能找到牙膏盒已经不错了。
起码建筑学的形式是有了,至于内容,条件不允许。
更多时候是不会烧火的,毕竟烧火会把大人引过来。
既然是孩子之间学做饭,那没有火自然可以假装有火的,煮好了自然也会假装吃的,真是从小就会作假。
果真是环境造就人才。
如今做饭也不需要假装了,可以真的动手了。
我妈以前总怕我饿死,大概所有的妈妈都有这种担忧吧,总怕孩子在外面吃不上饭。
做饭这个事情,又没有什么难处,只是好不好吃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当然,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自己做的东西,永远都会觉得好吃,至于别人是否觉得好吃,那就说不定了。
我的厨艺,就不必深究了。
因为深究了,会发现没必要,哈哈哈哈。
这大概是最好的柴火了,松针。
松针,最容易点着,也最好烧。
所以大多时候,都是用来引火的。
以前每年,我妈都会和村里人上山搞柴。
一根一根的松针,弄到一起,最后堆成一个大正方体,再用扁担挑下山,真是个力气活。
将那么两大捆柴挑下山,也是不容易的,肩膀累了就将扁担换到另一个肩膀,再累了,就停下来歇歇。
有时候,还会用板车把柴拉回来。
我就跟在板车后面,看着不让东西掉下来。
在山上,起风的时候,就能听见风的声音。
风声也是好听的。
大自然的声音很是奇妙。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小伙伴们热衷于上山搞柴。
也不知道是出于对劳动的好奇,还是想给家里出一份力。
总之,现在想来,小时候还是蛮有意思的,对干活也能着迷。
我大概是带着毛哥和邻居家的一个男孩,拿着家伙,就往山上去了。
当然是不敢往深山走的,因为害怕,估计是怕鬼吧,也怕迷路。
大人在山里,哪里都是路,小孩在山里,那就哪里都是树了。
我们就在山下面,收获自然不多。
不是因为山上没柴,是因为力气不够,挑不回来。
好了,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