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与孔子(1):子路初见

 我来答
承吉凌8580
2022-07-19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9.9万
展开全部
           

仲由,字子路,一字季路,比孔子小九岁。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介绍说: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kàng)直。冠雄鸡,佩豭(jiā)豚,陵暴孔子。

子路是个穷小子,他性情粗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他喜欢戴着雄鸡冠形状的帽子,佩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雄纠纠气昂昂,像只好斗的公鸡,又像只凶猛的野猪。他经常在大街上闲逛,希望找到个见义勇为的机会好混口饭吃。

子路听说孔子在家里办培训班,有不少年轻人都去学习。子路觉得很纳闷:这孔子到底有什么本事,让年轻人不爱刀剑爱学习啊?于是,这头傲慢的野猪,哦不,傲慢的野人就来到了孔子面前。《史记》上说是“陵暴孔子”,就是用暴力欺凌孔子。

一个文弱的教书先生遇上野蛮的社会小混混,这下孔子该怎么办呢?打110报警?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同学们别担心。其实,孔子并不是吃素的。《史记》上说:

孔子长有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孔子身高在两米左右,是个小巨人,而且天生神力,《列子》上说:

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

孔子的勇气,能托举起千斤重的城门。孔子身材高大,力大无穷,可是一点儿也不笨拙。相反,他的身手非常矫健,轻功非常了得!《淮南子》上说:

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弘,勇过于孟贲(bēn),足蹑与郊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

孔子是个通才,他的智慧超过了大学者苌弘,他的勇武超过了大力士孟贲,他的足下功夫追得上野兔,他的手上力量托得起城门……孔子的能力太多了!

关于孔子神力的事,《吕氏春秋》上也有记载:

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孔子虽然天生神力,武艺高强,但他不愿意以此闻名于世,几乎从来不显露他这方面的本事。而子路这个愣头青,根本不知道孔子是个深藏不露的绝顶高手,还傻乎乎地跑到孔子家去耀武扬威。

孔子看到子路进来,以为是来参加培训班的,和蔼地问:

汝何好乐?

子路昂着头说:

好长剑!

孔子打量着桀骜不驯的子路,微微一笑:

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哉?

孔子说,我问的不是这个。我是说以你的能力,如果再学习点什么,谁能赶得上你呢?孔子多有智慧,知道子路喜欢戴高帽,上来就送了顶帽子给他。

子路不知道这是孔子挖的坑。一听孔子夸自己有能耐,高兴得很!立马就向前跨了一步,但仍傲慢地说:

学岂益哉也?

意思是说,我都这么厉害了,学习能对我有什么帮助呢?那自以为是的样子,真的很欠扁。但是孔子没有扁他,而是展开三寸不烂之舌,从思想上削他:

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qíng)。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

孔子说,国君如果没有敢进谏的臣子就会失去正道,读书人没有敢指正问题的朋友就听不到善意的批评。驾驭正在狂奔的马不能放下马鞭,已经拉开的弓不能用檠来匡正。木料用墨绳来矫正就能笔直,人接受劝谏就能成为圣人。接受知识,重视学问,谁能不顺利成功呢?诋毁仁义,厌恶读书人,必定会触犯刑律。所以君子不可不学习。

孔子循循善诱,哄吓骗拐逼夹杂着口水如暴风骤雨一样,向子路击去。说你这匹野马,如果好好学习,可以成才成圣;如果不好好学习,一定会触犯刑律的。如果触犯了刑律,不仅自己要吃苦头了,没法奉养父母不说,还会让家人也跟着蒙受羞辱,在乡里邻居面前都抬不起头来。子路是个很有孝心的孩子,他自己受罪没事,但绝不肯让父母因为自己蒙羞的。因此,孔子的这句话,对他的触动是很大的。孔子在子路身后推了几把,又跑到前面把坑挖大一些,说“君子不可不学”,意思就是,只要是君子,没有不学习的。子路你是不是君子?你承认自己是小人,那我就没话了。如果你是君子,那就得学习。子路已经被推到坑边上了,脚已经想下去了,但嘴上并不服软,说:

南山有竹,不輮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子路说,你别以为我读书少,就想骗我。你看那南山的竹子,不用加工,自然笔挺的,砍来做箭,能射穿皮革。这样说来,哪里要需要学习呢?嘿嘿,这就像我一样,天生耿直,拿来就能用,根本用不着学习!

子路的口才还真是不赖!但孔子毕竟是孔子,他轻巧地接住子路的话柄,顺手就射了回去:

孔子曰:栝(kuò)而羽之,镞(zú)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孔子说,如果在箭的尾部加上羽毛,头部装上磨得锋利的箭头,不就能射得更深吗?意思是说,你的本质虽然不错,如果再加上学习的话,一定会更有出息了。

子路是平民,他出来混社会,装大侠,无非是为了谋求一份好的生活。听说学习能让他有更好的前程,心里已经有了来上培训班的打算了。可他还是很骄傲,想打听一下培训班的内容是不是合他的味口,他问孔子:

君子尚勇乎?

意思是问,你们这些君子所学的,也崇尚我子路这样的勇力吧?不料孔子给他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说:

君子义以为上。

孔子说,君子崇尚的是义。为什么呢?因为: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也就是直白地告诫子路,如果只崇尚勇力,而不懂得什么是“义”,那么摆在你面前的路只有两条:第一条,你不学习,做小人,小人有勇而无义,会沦落为强盗或蟊贼,结果是死路;第二条,你来学习,做君子,君子有勇而无义,会猖獗到犯上作乱,死得更惨!

两条都是死路!子路是很勇武,选择不来学习,当小人,那是死路一条;选择来学习,做君子,但仍自以为是地玩尚勇那一套,还是死路一条!子路会选择哪一条呢?他又不是傻子,当然都不选。他选择了第三条路——放下自己的骄傲,虚心向孔子学习:

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第二天,子路就穿着读书人的衣服,提着见面礼,来孔子的培训班上课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