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画中“话”:教你如何通过儿童绘画,走进孩子的内心?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你会问,孩子的画会“说话”吗?答案是肯定的。
一位妈妈看到自己孩子画的这幅画以后,就立刻紧张起来,好像意识到了什么,来向我咨询。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幅画:
当你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地动山摇,火山正在喷发出红色的岩浆,特别是前面的一片红色,好像鲜红的血液。火山口喷溅出的火星,如同一个正在生气的人正在宣泄着什么,两只苍白无力的恐龙想要靠近、却有止步向前。
这幅画是今年上半年,我的“亲子绘画心理成长营”课程里面一位9岁小男孩的画作。整幅画面红色和棕黄色的大幅渲染,生动的情节, 让我们也能真切地感受到,画者在画画时的那种紧张、害怕、危险、压抑等情绪感受。
“我很害怕,我渴望妈妈的陪伴和保护”——这就是孩子画里告诉我们的“话”。
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绘画是我们家长走进孩子内心的入口,是孩子表达内心的第二语言。从儿童绘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绘画是孩子表达情绪、疗愈内心、发展天赋潜能非常有效的方式。
一、绘画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
有很多家长都认为画画只是一项兴趣,如果孩子感兴趣就培养一下,不感兴趣就算了。其实,绘画是人类共有的一种表达,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因为他们在用最接近自然的方式(潜意识)来表达。(关于要不要培养孩子画画、怎么培养的话题,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体现。)
我们来谈谈绘画对于儿童各项发展中的意义:
认知发展,提升能力
表达情绪,疗愈创伤
发现天赋,发展潜能
1、认知发展,提升能力
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众多专家学者对儿童绘画的研究中,都可以看到儿童绘画发展与其认知、心理发展是相联系的。儿童绘画发展的过程,和他们认知发展的过程基本同步,当然也会出现提前和滞后的现象。
比如说,通常3、4岁左右的孩子会画蝌蚪人(头很大,手脚为线条的“人”),6岁的孩子能够用几何形状画出身体的部位(比如手臂和躯体)。如果发展超前的孩子,会提前出现后面阶段的绘画特征。如果一个6岁孩子还画蝌蚪人,还将手臂连在头上画,说明他的智力水平还停留在3、4岁阶段,或者说是一种退行。
除了认知发展,绘画还可以提升孩子的运动能力、专注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观察力等能力。如果绘画之后配合沟通与书写,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当然,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也能培养出那种自主、热爱与自信的宝贵品质。
2、表达情绪,疗愈创伤
绘画活动本身就具有情绪表达和疗愈的作用。人的心理看不见摸不着,情绪如果不表达我们也很难猜得到,绘画就是一种将潜意识意识化的过程。
此所谓“ 看见即疗愈” :不仅画者自身受益,看画的人也能够感同身受。
腾讯网上有一则新闻,出走妈妈看到孩子的画后很感动、也很内疚,终于决定回家,和一家人团聚。 为什么呢?因为她能从画上感受到孩子的那份渴望。
荣格的自我疗愈之路 。作为弗洛伊德学生的荣格,发现自己的某些学术观点跟自己的老师有很大的分歧,在纠结痛苦中和老师弗洛伊德决裂,随后四十多岁的荣格遭受着大量幻觉及情感的冲击,随时有被无意识吞没的危险。在那个最艰难的岁月,是一幅幅曼陀罗绘画,让荣格逐渐逃离抑郁情绪、回归我们所熟知的一代心理学泰斗。
3、发现天赋,培养潜能
经常有家长向我咨询:“该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啊?”“我家孩子文科好、还是理科好?”别说孩子了,就连成年人自己也很迷茫,搞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往哪方面发展?作为心理咨询师,遇到这类问题屡见不鲜。
其实,这三者是息息相关的,我们 最有必要搞懂的就是第一个问题“我是谁”,也就是找到个人的优势和天赋。 成人和孩子都适用,先了解自己,才知道要往哪里去。对于儿童来说是立志,对于成人来说是职业规划。
我们还可以从孩子的绘画中,发现孩子的艺术、情感、幽默感、专注力等优势和天赋,这些都需要家长小心呵护,并将这颗小种子培育成参天大树。
二、“三不要”和“三要”:成人在儿童绘画活动中的态度和角色
有人一提到绘画,就想到解读。我想提醒的是,在没有摆正成人对待图画的态度和角色之前,切忌野蛮解读,否则反而会得不偿失。这里的成人除了家长,还包括老师、咨询师等。
在此,我总结了成人在 儿童绘画活动中态度的“三不要”和“三要”:
“三不要”
不要去干预、评判孩子的画,更不要打击孩子
不要让孩子学习公式化的绘画(模仿范画),不要过早认字
不要野蛮解读,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伤害孩子
“三要”
成人要给予孩子尊重和允许,呵护和鼓励,亲子陪伴、互动游戏和沟通交流。
成人要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广阔的空间,来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成人要学习儿童发展规律,绘画心理学知识,和沟通辅导技巧
总体来说,成人在儿童绘画活动中的角色:
不仅是带领者,更是跟随者
不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
不仅是解读者,更是辅导者
以上的重点在于 —— 成人作为跟随者、参与者和辅导者 ,在必要的时候充当带领者、旁观者和解读者。
三、绘画+故事:孩子内心的入口
其实,儿童绘画心理本身是没有“套路”可言的,因为这些小天使们太古灵精怪了,他们天马行空,他们从来不按成人世界的“套路”出牌,越是小的孩子,这一点越明显。
比如,孩子们会画黑色的太阳,然后告诉你这是阴天;他们会画三只眼睛的蚂蚁,告诉你这样看的更远;他们会画宝宝生活在妈妈透明的肚子里,有的还穿着衣服……
孩子们就是这样不断给我们惊喜,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 对于孩子的画,千万不要按照标准流程解读!我这里有一个锦囊送给你们,那就是——故事。
故事的妙处:表达,看见,沟通,疗愈。
如何把故事加入到儿童绘画当中呢?
简单来说,就是成人在儿童绘画的过程中耐心地等待与观察,等他们画完之后,让孩子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解自己的绘画。注意哦!孩子讲述的故事一定要认真聆听,去感受其中的情绪情感,以及孩子的诉求。因为, 无论孩子画了什么,他讲述的画中故事都是自己真实故事的隐喻。
再回到本文一开始的那幅画,孩子在画这幅画时,还给他配上了一个故事。他的故事名叫《喷发的火山》,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小学员自述故事:妈妈代写)
一天,我和妈妈在观看喷发的火山,我骑在妈妈的背上,火山喷发出熊熊烈火,就像生气的时候,可以毁灭天地。我喜欢跟妈妈一起游玩,即使很危险,我依然陪着妈妈,保护妈妈。“
看完这么一段故事,再与恐龙火山图相结合,你领悟到了什么呢?
关于隐喻,很显然小男孩已经将自己和妈妈,代入了恐龙母子的身体。 那么火山代表什么呢?究竟是谁在生气?是小男孩自己,还是他妈妈呢?
我想不难感受到,火山代表妈妈,妈妈正在生气,好像火山喷发一样,让人觉得害怕和危险,也许这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或者经常在家里发生的事情。 那么,小男孩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从孩子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妈妈生气的时候,让他感到紧张、害怕,他还是忍不住想要接近妈妈,甚至去保护妈妈。可见孩子是非常善良和善解人意的,是个小暖男。
但是,作为旁观者,我们更多地会去同情这样一个孩子:小小年纪,本是应该得到妈妈的保护,面对着妈妈的发火,反而想要去讨好妈妈、保护妈妈。 是不是要引起家长的反思呢?
当然,人无完人,我们每个家长都在学着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 犯错了没关系,关键是要意识到问题所在 ,改善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情绪管理方式, 重新与孩子建立连接,去跟孩子和解 。
在成人的角色部分,我提出了一个 辅导者 的角色,就是在孩子讲述完故事后, 成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给以沟通和交流 。这一点课程里会详细讲解。
还有一些其他的案例和故事,在这里就不详述了。
四、一些有趣的绘画主题
要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要充分地了解孩子、接纳孩子。来看一组孩子们有趣的绘画作品吧!
从这些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可爱的、调皮的、搞怪的、不拘一格……的孩子。
总而言之,
1、绘画是孩子的第二语言,孩子可以透过绘画,向我们传达他们的思想、情绪、故事和诉求。
2、绘画在儿童各项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架起了孩子和成人之间内心连接的桥梁。
3、在儿童绘画活动中,成人要秉承“三不要”和“三要”原则,充当跟随者、参与者和辅导者的角色。
4、在儿童绘画心理辅导中,需要将“故事”这一锦囊加入到绘画辅导活动中,增进与孩子的沟通和了解。对于故事和画中呈现出的问题,成人也要积极改进。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我是苹果老师,BYE!
【本文中图片和文字,版权归本号所有,未经允许不得他用】
一位妈妈看到自己孩子画的这幅画以后,就立刻紧张起来,好像意识到了什么,来向我咨询。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幅画:
当你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地动山摇,火山正在喷发出红色的岩浆,特别是前面的一片红色,好像鲜红的血液。火山口喷溅出的火星,如同一个正在生气的人正在宣泄着什么,两只苍白无力的恐龙想要靠近、却有止步向前。
这幅画是今年上半年,我的“亲子绘画心理成长营”课程里面一位9岁小男孩的画作。整幅画面红色和棕黄色的大幅渲染,生动的情节, 让我们也能真切地感受到,画者在画画时的那种紧张、害怕、危险、压抑等情绪感受。
“我很害怕,我渴望妈妈的陪伴和保护”——这就是孩子画里告诉我们的“话”。
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绘画是我们家长走进孩子内心的入口,是孩子表达内心的第二语言。从儿童绘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绘画是孩子表达情绪、疗愈内心、发展天赋潜能非常有效的方式。
一、绘画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
有很多家长都认为画画只是一项兴趣,如果孩子感兴趣就培养一下,不感兴趣就算了。其实,绘画是人类共有的一种表达,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因为他们在用最接近自然的方式(潜意识)来表达。(关于要不要培养孩子画画、怎么培养的话题,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体现。)
我们来谈谈绘画对于儿童各项发展中的意义:
认知发展,提升能力
表达情绪,疗愈创伤
发现天赋,发展潜能
1、认知发展,提升能力
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众多专家学者对儿童绘画的研究中,都可以看到儿童绘画发展与其认知、心理发展是相联系的。儿童绘画发展的过程,和他们认知发展的过程基本同步,当然也会出现提前和滞后的现象。
比如说,通常3、4岁左右的孩子会画蝌蚪人(头很大,手脚为线条的“人”),6岁的孩子能够用几何形状画出身体的部位(比如手臂和躯体)。如果发展超前的孩子,会提前出现后面阶段的绘画特征。如果一个6岁孩子还画蝌蚪人,还将手臂连在头上画,说明他的智力水平还停留在3、4岁阶段,或者说是一种退行。
除了认知发展,绘画还可以提升孩子的运动能力、专注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观察力等能力。如果绘画之后配合沟通与书写,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当然,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也能培养出那种自主、热爱与自信的宝贵品质。
2、表达情绪,疗愈创伤
绘画活动本身就具有情绪表达和疗愈的作用。人的心理看不见摸不着,情绪如果不表达我们也很难猜得到,绘画就是一种将潜意识意识化的过程。
此所谓“ 看见即疗愈” :不仅画者自身受益,看画的人也能够感同身受。
腾讯网上有一则新闻,出走妈妈看到孩子的画后很感动、也很内疚,终于决定回家,和一家人团聚。 为什么呢?因为她能从画上感受到孩子的那份渴望。
荣格的自我疗愈之路 。作为弗洛伊德学生的荣格,发现自己的某些学术观点跟自己的老师有很大的分歧,在纠结痛苦中和老师弗洛伊德决裂,随后四十多岁的荣格遭受着大量幻觉及情感的冲击,随时有被无意识吞没的危险。在那个最艰难的岁月,是一幅幅曼陀罗绘画,让荣格逐渐逃离抑郁情绪、回归我们所熟知的一代心理学泰斗。
3、发现天赋,培养潜能
经常有家长向我咨询:“该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啊?”“我家孩子文科好、还是理科好?”别说孩子了,就连成年人自己也很迷茫,搞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往哪方面发展?作为心理咨询师,遇到这类问题屡见不鲜。
其实,这三者是息息相关的,我们 最有必要搞懂的就是第一个问题“我是谁”,也就是找到个人的优势和天赋。 成人和孩子都适用,先了解自己,才知道要往哪里去。对于儿童来说是立志,对于成人来说是职业规划。
我们还可以从孩子的绘画中,发现孩子的艺术、情感、幽默感、专注力等优势和天赋,这些都需要家长小心呵护,并将这颗小种子培育成参天大树。
二、“三不要”和“三要”:成人在儿童绘画活动中的态度和角色
有人一提到绘画,就想到解读。我想提醒的是,在没有摆正成人对待图画的态度和角色之前,切忌野蛮解读,否则反而会得不偿失。这里的成人除了家长,还包括老师、咨询师等。
在此,我总结了成人在 儿童绘画活动中态度的“三不要”和“三要”:
“三不要”
不要去干预、评判孩子的画,更不要打击孩子
不要让孩子学习公式化的绘画(模仿范画),不要过早认字
不要野蛮解读,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伤害孩子
“三要”
成人要给予孩子尊重和允许,呵护和鼓励,亲子陪伴、互动游戏和沟通交流。
成人要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广阔的空间,来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成人要学习儿童发展规律,绘画心理学知识,和沟通辅导技巧
总体来说,成人在儿童绘画活动中的角色:
不仅是带领者,更是跟随者
不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
不仅是解读者,更是辅导者
以上的重点在于 —— 成人作为跟随者、参与者和辅导者 ,在必要的时候充当带领者、旁观者和解读者。
三、绘画+故事:孩子内心的入口
其实,儿童绘画心理本身是没有“套路”可言的,因为这些小天使们太古灵精怪了,他们天马行空,他们从来不按成人世界的“套路”出牌,越是小的孩子,这一点越明显。
比如,孩子们会画黑色的太阳,然后告诉你这是阴天;他们会画三只眼睛的蚂蚁,告诉你这样看的更远;他们会画宝宝生活在妈妈透明的肚子里,有的还穿着衣服……
孩子们就是这样不断给我们惊喜,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 对于孩子的画,千万不要按照标准流程解读!我这里有一个锦囊送给你们,那就是——故事。
故事的妙处:表达,看见,沟通,疗愈。
如何把故事加入到儿童绘画当中呢?
简单来说,就是成人在儿童绘画的过程中耐心地等待与观察,等他们画完之后,让孩子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解自己的绘画。注意哦!孩子讲述的故事一定要认真聆听,去感受其中的情绪情感,以及孩子的诉求。因为, 无论孩子画了什么,他讲述的画中故事都是自己真实故事的隐喻。
再回到本文一开始的那幅画,孩子在画这幅画时,还给他配上了一个故事。他的故事名叫《喷发的火山》,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小学员自述故事:妈妈代写)
一天,我和妈妈在观看喷发的火山,我骑在妈妈的背上,火山喷发出熊熊烈火,就像生气的时候,可以毁灭天地。我喜欢跟妈妈一起游玩,即使很危险,我依然陪着妈妈,保护妈妈。“
看完这么一段故事,再与恐龙火山图相结合,你领悟到了什么呢?
关于隐喻,很显然小男孩已经将自己和妈妈,代入了恐龙母子的身体。 那么火山代表什么呢?究竟是谁在生气?是小男孩自己,还是他妈妈呢?
我想不难感受到,火山代表妈妈,妈妈正在生气,好像火山喷发一样,让人觉得害怕和危险,也许这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或者经常在家里发生的事情。 那么,小男孩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从孩子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妈妈生气的时候,让他感到紧张、害怕,他还是忍不住想要接近妈妈,甚至去保护妈妈。可见孩子是非常善良和善解人意的,是个小暖男。
但是,作为旁观者,我们更多地会去同情这样一个孩子:小小年纪,本是应该得到妈妈的保护,面对着妈妈的发火,反而想要去讨好妈妈、保护妈妈。 是不是要引起家长的反思呢?
当然,人无完人,我们每个家长都在学着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 犯错了没关系,关键是要意识到问题所在 ,改善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情绪管理方式, 重新与孩子建立连接,去跟孩子和解 。
在成人的角色部分,我提出了一个 辅导者 的角色,就是在孩子讲述完故事后, 成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给以沟通和交流 。这一点课程里会详细讲解。
还有一些其他的案例和故事,在这里就不详述了。
四、一些有趣的绘画主题
要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要充分地了解孩子、接纳孩子。来看一组孩子们有趣的绘画作品吧!
从这些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可爱的、调皮的、搞怪的、不拘一格……的孩子。
总而言之,
1、绘画是孩子的第二语言,孩子可以透过绘画,向我们传达他们的思想、情绪、故事和诉求。
2、绘画在儿童各项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架起了孩子和成人之间内心连接的桥梁。
3、在儿童绘画活动中,成人要秉承“三不要”和“三要”原则,充当跟随者、参与者和辅导者的角色。
4、在儿童绘画心理辅导中,需要将“故事”这一锦囊加入到绘画辅导活动中,增进与孩子的沟通和了解。对于故事和画中呈现出的问题,成人也要积极改进。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我是苹果老师,BYE!
【本文中图片和文字,版权归本号所有,未经允许不得他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