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宇航员太空出舱时没有抓紧脱离了宇宙飞船怎么办?会怎样?
即使准备再充分,也无法预料意外和事故发生,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数位宇航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或返航时牺牲……
作为人类太空行走的第一人, 列昂诺夫在太空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离真正死亡只差最后几分钟, 这种险象环生的经历让宇航员利昂诺夫在晚年回忆时仍旧不寒而栗,他差一点长眠于太空,差一点成为人类在太空中牺牲的第一人。
人类对宇宙的期待总是无穷的,好奇心永远无法阻挡人类 探索 和漫步宇宙的决心和勇气,自前苏联于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 斯普特尼克一号 ”成功升空开始,拉开了人类 探索 宇宙的序幕。
前期人们还只是停留在发射几颗人造卫星对宇宙进行初步勘探和拍照的阶段,就算报废了损失也不算太大,但随着技术上的愈发成熟,载人航天飞船开始兴起。
人类已经可以开始主动登上离我们最近的月球,登上火星,甚至去往更远的星球和宇宙,这也预示着危险和牺牲将与光荣如影随形,相伴而生。
飞船进入地球运行轨道之后,因为长时间的太空漫游,可能会出现一些小毛病,这就需要宇航员经常出舱进行维修,同时出于科研的目的也需要宇航员离开飞船在太空行走甚至进行目的地的登陆活动。
而太空环境十分复杂,除了有特殊真空环境造成的宇航员超强失重感之外, 高温和强压,以及随时出现的陨石都可能对飞行员的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宇航员在舱位进行活动时,最担心也最可能发生的就是防护设施失灵,这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将会是毁灭性的,有没有这种情况发生呢?
为了向美国秀一秀肌肉,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上升2号”飞船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按照预定计划,飞船应该在离地球300公里时停住然后进入运行轨道,但打脸的是, 过分卖力的火箭硬是将飞船送到了离地球500公里处,这为后来飞船失事埋下了伏笔。
飞船抵达太空之后,按照原定计划,宇航员利昂诺夫在飞船绕轨道飞行第二圈时就进行出舱活动,在飞船飞行第一圈时,利昂诺夫已经做好了出舱的准备,他将一根长约5.35米的绳子捆在自己身上,而另一端则连在飞船出舱口的护栏上,这根绳索是特制的,内部有电话线,便于与舱内宇航员进行联系。
利昂诺夫在确保座舱完全密封之后,便打开了外舱门,身穿航天服的利昂洛夫先从舱口伸出了他的头然后是整个身体,在电视机前全苏联人民的瞩目下,利昂洛夫离开了飞船,成为了太空漫步第一人。
要知道,在此之前,人类没有任何经验和技术能够确保此次出舱能够成功,也不能百分百保证宇航员能够安全回到舱内。
利昂诺夫在晚年时面对记者采访时说到:
从宇航员飞出舱口的那一刻起,他们的身体就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了,因为在没有任何借力的情况下,人是无法在太空中直接控制自己身体走向的。
列昂诺夫在太空中时时刻刻与飞船的运行速度和轨道保持一致,每小时需要绕着地球飞行两万八千公里,同时, 在没有任何把手扶着的情况下,利昂诺夫的身体突然失控了,在太空中不停的翻跟斗,要不是有绳子牵着他,他早已不见了踪影。
才活动了10多分钟,利昂诺夫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十分的吃力,整个心律失常,他已经意识到必须马上回到飞船内,否则将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
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太空毕竟属于真空环境,而利昂诺夫身着的宇航服因为内外压强不一致,所以导致宇航服像气球一样迅速膨胀起来,而飞船舱门直径只有120厘米,可利昂诺夫的宇航服已经膨胀到190厘米,他使尽全力拼命地往舱门钻了几次,却发现根本无法进入舱内。
这可怕的一幕让束手无策的利昂诺夫焦急的大喊起来,声音中夹杂着恐惧和悲伤:
地面指挥中心的人们听着无线波传下来的叫喊声也顿时成为了热锅上的蚂蚁,飞船内的另一个宇航员别列亚耶夫只能看着自己的同伴利昂诺夫在鬼门关徘徊,自己却举足无措,这生死存亡之际,能否活下来只能靠利昂诺夫自己的努力了。
失重,紧张以及压抑的环境让宇航服里的氧气急速耗尽,利昂诺夫的心率已达到了190次每分钟,而宇航服里面的温度也超过了38度,再加上大汗淋漓,利昂洛夫眼前的玻璃罩上已经蒙上了一层白雾,利昂诺夫的视线变得模糊起来。
生存的本能让利昂诺夫突然回想起自己在平时训练时教练给他指出的逃生方法。
当时苏联的宇航服一共有四个空气舱,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通过释放空气让宇航服体积变小,可这也可能会让宇航员瞬间出现窒息的情况,但利昂洛夫管不了三七二十一,这渺茫的机会也得试一试,在经过了长达10多分钟的尝试,利昂诺夫居然成功的挤进了舱门。
就在这短短的10多分钟内,利昂诺夫的体重减少了数公斤,而靴子里居然积累了6升水,这惊险的一幕给利昂诺夫心里彻底留下了心理阴影,他差一点就要永远留在太空中,成为太空中的一颗陨石。
利昂诺夫是幸运的,但幸运女神不可能永远眷顾所有人,在后来人类 探索 宇宙的过程中,有宇航员因为各种意外永远留在了太空当中。
按理说宇航员飘进太空的几率很低,因为他们在进行舱外活动时,身上都会绑上一根特制的绳索,这根绳索无比坚固,不会轻而易举的被磨损和断裂,而且宇航员要进行舱外活动会有相应的操作流程,不是想出来就出来,在舱内还必须要留下至少一个宇航员做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
但是意外人类无法预测,宇宙中的环境实在是太过于复杂,在巨大的宇宙面前,人类的技术永远都是渺茫的,虽然宇航员飘进太空不是时常发生的事情,但有这种情况出现。
如果宇航员因为意外飘进太空,那么它会变为一颗“人造卫星”,孤独且寂寞的漂泊在地球运行的轨道上。
刚开始,宇航服内的空气还能够宇航员存活一阵子,这时恐惧和压抑的气氛会接踵而至,面对即将而来的死亡,宇航员在心理和身体上都会出现挣扎, 有些宇航服可能会带有助推器,这时候宇航员可能会采用这种方法试图飞回飞船,但因为四周都没有把手可以把控方向,他们的这些挣扎似乎也已经无济于事了。
随后,宇航服里的空气慢慢的被耗尽,宇航员会经历这个充满绝望的窒息过程,四周都是黑茫茫的一片,只能看到几颗闪烁的星星, 四周无法借力,宇航员的身体会在太空中不停的旋转和翻滚,随时可能会撞上陨石形神俱灭,运气好的可能还会漂泊个今年,但不管如何,等待他们的几乎只有死亡了。
宇航员牺牲之后,身体一般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就是宇航员身着宇航服且里面还有氧气,那么宇航员的身体会在各种细菌的吞噬下开始从内部出现腐烂,直到氧气耗尽为止。
第二种情况就是宇航服已被破坏或宇航宇员未身着宇航服,那么在紫外线和各种宇宙射线的直接无削弱的辐射下,宇航员体内的水分会快速蒸发, 届时宇航员会变成一具干尸,就像一块石头一样在宇宙中漫无目的的漂浮,至于飘去哪儿,没有人知道。
机会还是有的,只不过很渺茫。
如果宇航员失控飘入太空,那么其身上所携带的氧气可以维持其大概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两小时之内可以采取一系列救援行动,也就是说有营救的机会,但能否成功说不准,宇航员要想回到飞船的方式无非三种。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的宇航员在进行舱外活动时身上穿着的宇航服是具有动力系统的,他们的宇航服身上带有10多个氮气作为介质的助推器,可以帮助他们在遇到麻烦时采用助推的方式回到飞船。
但这样的宇航服显得十分笨拙也让宇航员行动不便,后来慢慢被取缔了。
现在的宇航服几乎已经没有了助推器,这个时候要想采取自救的方式,就只能释放宇航服内的空气,使其产生反推力,用这种方法改变自己的位置,有可能回到飞船。
但这种情况也非常难以把控,一方面要求飞船离自己的距离非常近,另一方面则要求宇航员能够把控自己的身体方向,否则会适得其反。
但是在没有任何借力的情况下,宇航员要想控制自己的方向是极其困难的,这要求宇航员在脱离飞船的几秒钟之内迅速采取行动,借此成功回到飞船,这样可能性才会更大,否则几乎没有机会了。
而且采取给宇航服放气的方式,同样也会酿成更严峻的后果,一旦宇航服破裂,里面的空气会迅速丧失, 而在高度失压的情况下,宇航员会快速缺氧和脱水,半分钟之内,宇航员就可能出现神志不清甚至昏厥的情况,而宇航员一旦昏厥,则前功尽弃。
既然宇航员无法靠近飞船,那么就让飞船主动去靠近宇航员然后采取救援行动,但这种方式成功率很低, 因为在太空中飞船不可能像飞机那样运行的轻松自如,飞船飞行是有一定轨道的,不是想改变就能改变,而且它飞行的方向也不能瞬间改变过来。
宇航员被飞船弹出去之后,会在垂直方向有一定位移,因此宇航员和飞船就会保持一定的高度差,此时飞船如果要想改变运行高度去接近宇航员,那么就需要启动推进器并在绕轨道运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高度而不能像直升机那样瞬间往垂直方向提高高度。
但宇航员所携带空气最多只能维持两到三个小时,而飞船绕地球一圈则需要1.5~2个小时,还没等飞船靠近宇航员,宇航员这边可能就已经不行了。
而且在轨飞船造价极其昂贵,并且需要执行科研任务,要对宇航员实行变轨营救所付出的代价将会十分巨大,再加上这种救援的机会本身就十分渺茫,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采取飞船变轨的方式去营救宇航员的。
可能会有人说,既然在轨飞船不能实行快速营救行动,那么可以从地球再发射一艘飞船进行营救,这样不就行了吗?
想法是挺好,可这种方法也不太可行,因为火箭发射需要一个很长的准备过程,没有哪个国家的火箭是随时都放在发射架上的,就算等一切准备好了,届时宇航员肯定也支撑不到那个时候。
方法很简单,飞船内的其他宇航员可以将几根绳子连在一起,在绳索另一端系上一个重物以便产生推力,然后将其往失事的宇航员位置抛过去,或许失事的宇航员有一定的机会可以接住这根绳索,但由于太空失重,要想将绳索准确抛向失事宇航员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这种方法如果失败了, 其他宇航员还可以在确保自己被绳索安全连着的情况下弹出飞船,实行人工营救, 如果失事宇航员离飞船较近,那么其尚可能被其他宇航员拉回来,但其一旦远离飞船,其他宇航员也就束手无策了。
说这么多营救方法,归根结底都体现出了一个“ 难” 字,按照目前的技术,宇航员一旦在太空出现意外, 要么靠自己努力争取活下来,要么就只能等死了,不是说没人愿意营救他们,而是因为营救的成本太高太高而机会太小太小。
有人说,飘进太空的宇航员最终会飞出太阳系,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太靠谱的,除非是因为反推力使宇航员距离飞船非常非常遥远或者因为飞船爆炸所产生的推力将宇航员推向了宇宙深处,一般情况下,宇航员还是会在地球轨道上运转的。
宇宙飞船飞行的高度一般是在300~500公里,而地球大气层的平均厚度高达1000多公里,由于地球引力的不均匀,宇航员要么一直在绕地球轨道上漂浮,要么就被地球引力所吸引,化作流星一般坠向地球,最后化为灰烬。
宇航员一直都是一份非常艰辛且危机四伏的职业,他们为航空事业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沉重的,在对神舟12号载人飞船成功升天和宇航员成功出舱进行活动表示祝贺的同时,也对这些宇航员们乃至全世界的宇航员们表示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的付出。
2024-11-1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