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存在,所以我存在(专栏感悟一)
有些人会有一种心理需求, 希望有一双爱的眼睛,能看到他们的一举一动。
电影《阿凡达》中,男女主角常说这样一句话:“I see you”,我看见你了。而看见,就是爱。
你看见我的那一刻,有两层镜子的含义:
没有镜子,我们看不到自己长什么样子。
所以说,I see you,这句简单的话里,藏着非常深刻的含义。 我的感受,必须经由“你”的看见,才开始存在。
当然,并不是我们所有的感受,都得有赖于另外一个人看见。应该是,最初被看见的体验,就像是内化成了一个镜子,这个内在的镜子,让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体验,也能懂得别人的体验。
到底怎么做?对于小婴儿很简单,就是当孩子“啊啊啊”的时候,你也和孩子一样“啊啊啊”;当孩子表达“嗒嗒嗒”的时候,你也跟着孩子一起说“嗒嗒嗒”。你会看到,仅仅是这样去呼应,孩子就会乐不可支。
这听起来很简单是吧,但是,作为中国家庭的孩子,你可以想想,你在什么时候,从父母那里得到过这样的呼应?相反,你可能很多时候得到的是另外一种东西,就是 不搭调 ,也可能是无情地切断你的这份表达。
关于专栏内容我的思考如下:
从小到大,父母一直冷暴力,家中没有任何语言。有一次吃中饭,我想活跃下家庭气氛,就给爸妈讲学校好玩的事,我刚开口,妈妈就严厉地对我说:“是不是在学校总和男孩子胡闹?”我感觉很委屈,闭上了嘴。事后,我给妈妈写了一封长信,向她表达我的所有感受、想法。妈妈看信后,如石沉大海,再无任何回应。从此,我也闭上了自己的嘴,似乎在我的家里,每个人都不说话才是正常的事情。那时我13岁。
爸爸在我的记忆中遥远又模糊,我和他的联系只是他的工资交给妈妈,然后间接的花在养育我上,其它的就不存在了。妈妈总说,爸爸最喜欢我,但我很难理解一个从不和女儿说任何话,也不关心女儿衣食起居的人,爱从何说起?他甚至都没主动和我产生过任何联系。14岁,上初二时,我考了年级第一名。我觉得值得骄傲,我去跟爸爸说,我乞求爸爸奖励我一下,我的乞求依然石沉大海,什么回应也没有。
上大学,初次离开我那不正常的家庭(虽然我早已适应那种不正常),在离家后过的第一个生日,我急切的给家里打电话,以为妈妈会对我说生日快乐,可妈妈根本不记得那是什么日子,挂了电话,我泪流满面。
这都是“看见”的反例。从小到大,我都渴望被爸妈“看见”,可惜他们从未“看见”我。而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是因为他们也没有得到过爱。
再说说我的宝宝吧,前3个月吃了睡、睡了吃,每天的发育、表现和宝宝树app上介绍的一模一样。我每天观察这个小生命,回应他的“嗯嗯啊啊”,也学着如何照顾他,能感受到回应他给他带来的快乐。
然后是奶奶开始带宝宝,奶奶是带过很多孩子,打心眼里喜欢孩子的人。奶奶每天尽心的早来晚走,即便我在家,也让我在屋里休息,说她来带孩子,结果到6个月时,宝宝拒绝爸爸、妈妈抱他,每天开始不睡觉,不停的哭闹,我一度崩溃到不打算再带宝宝了,让奶奶带好了。可是,LG不同意,最后送走了奶奶,我的宝宝直到现在2岁,还偶尔会做噩梦,叫着妈妈哭醒过来。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发生了什么?到现在我都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我选择满足婆婆的心理需求,虽然我在家,我更想自己带孩子,可是我怕冲突,我也不知道怎么推辞婆婆的好意,婆婆带过很多孩子,有经验,孩子会被带的很好,所有这些想法以及由这些想法产生的行为,造成了对我宝宝的伤害。在与宝宝的关系中,我“看见”了,但我却没处理好,最终伤害了我的宝宝。
婆婆带孩子,带的太主动,她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她将这些经验都用在宝宝身上,婆婆过分主动的爱破坏了宝宝本该对自己的成长拥有的感受,宝宝本应该认知感受自己的时候,本应该躺在小床上观察周围世界、啃自己小手的时候,却不得不趴在婆婆的肩膀上,啃着婆婆的肩膀;宝宝困了本应该睡觉的时候,却被婆婆逗着练习翻身。于是宝宝的安全感就转变成一定要有婆婆的存在,婆婆在,怎么都好,从不哭闹,到6个月大时,他甚至不允许爸爸、妈妈抱他。
人生就是有这么多奇遇,我幻想过宝宝可能会出现的任何问题,我每天陪着他,努力学习怎么照顾他,可就是没想到他会推妈妈,不允许妈妈抱他,不要他的妈妈。送走奶奶,从6个月到2岁,一直是宝宝的恢复期,他的睡眠一点点好转,他对妈妈的接纳一点点的建立。这都是自己当初的错误选择所应得的,只是对这小小的人儿所经历的那些感受,他用尽生命的能量去抗拒的那些,我表示很愧疚。
用武志红老师的总结作为今天的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