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中“而”中表递进和承接怎么区分
表递进的话相当于现在的连词“而且”,表承接的话相当于现在的连词“就”、“才”,需要在具体文字中才能更好地区分其所表示的意思。
1、表递进。如《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意思是君子已经学识非常渊博了尚且每日反思自己;而在此句中连接”博学“和”日参省乎己“,”日参省乎己“是比”博学“更深层次的。
2、表承接。如宋· 苏轼《石钟山记》的“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我刚准备要返回,这时候就从水上发出了大的声音。此句中”心动欲还“是和”大声发于水上“在时间上相承接的。
扩展资料:
"而"用法趣事
某秀才作文好用“而”字,主考官见其文中“而”字泛滥,极不恰当,便以牙还牙批阅:“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短短18字,用11个而字,精妙至极。
意思:应当用“而”的地方而(却)不用“而”,不应该用“而”的地方而(却)而(用)“而”,而(像)现在这样用法,日后也而(这样),你的水平也就不过已而(如此)已而(而已)了。
第一个是名词。第二个是连词,表转折。第三个,名词动用。第四个,名词。第五个,是连词,表转折。第六个,名词动用。第七个,名词。第八个,介词。第九个,介词。第十个,名词。第十一个,名词动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而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