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哪几位宰相?
明朝宰相共有4位:
(一)左丞相李善长 :
洪武元年到四年(1368-1371)。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丞相。字百室,汉族,定远(今属安徽)人。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拜右相国,被朱元璋称为“在世萧何”,他在朱元璋最势微的时候投奔而来,一直负责军队的粮饷供应,成为前线将士风扫残云的“发动机”。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四年致仕。十年复命与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追问,一门七十余人被杀。
(二)右丞相徐达:
洪武元年到四年 (1368-1371),迁左丞相 。
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出身农家,少有大志。1353年,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徐达一生追随朱元璋征战南北,战功赫赫。作为一名杰出的将领,徐达不仅具有优异的军事才能,而且具有许多优秀的品德。他严于律己,能与士卒同甘共苦。
(三)右丞相汪广洋:
洪武四年到六年(1371-1373),左丞相。
洪武十年到十二年(1377-1379), 任右丞相,十二年赐死。
汪广洋(? ~1379)字朝宗,汉族,江苏高邮人,明朝洪武时期官员。明初诗文家。字朝宗,高邮人。流寓太平(今安徽当涂)。元末进士。
(四)右丞相胡惟庸:
洪武六年到十年(1373-1377),十二年赐死。
胡惟庸(?-1380年),濠州定远县(今属安徽)人。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早年追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任丞相。后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遭朱元璋处死,随后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连诛几万人。
公元1380年,朱元璋罢除丞相,废中书省,创立“内阁制”。从此中国再无宰相一职。
1、徐达的官职最后是中书右丞相,太傅,封为魏国公,徐达为人谨慎,这也是他深受朱元璋信任的原因,后来,在洪武十八年的时候,徐达因病去世,被追封为中山王,也是明朝功臣之首。
2、汪广洋也做过朱元璋的宰相,可能大家对于他感到很陌生,元朝时期的进士,年少的时候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担任重要的职位,主要是跟随常遇春左右,参赞一些军务。
明朝建立后,也是一路升迁,最终做到了右丞相的职位,但是,下场也是很凄惨的,但是后期因为跟胡惟庸一起担任丞相,朱元璋指责他在胡惟庸读斯刘基一案中没有作为,受到牵连,被下令处斯。
3、李善长,洪武初年的宰相,从小就喜欢读书,在当地也很有名望,朱元璋平定滁州的时候,认为李善长是当地年高有德之人,对他格外尊重,这个时候的李善长也开始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朱元璋把他比作汉代的萧何。
明朝开国后,就担任左丞相的职位,被封为宣国公,洪武三年的时候,又晋封为韩国公,可以说位高权重,位极人臣,后来胡惟庸案发,李善长虽然有亲属在里面,但是他也没有受到牵连,不过在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朱元璋又想起处罚他,最终将他的家人七十余口一起处斯,享年七十三岁,到了南明的时候,才恢复名誉。
4、胡惟庸,也是明朝最后一任宰相,胡惟庸跟李善长是同乡,两人几乎是一起投靠朱元璋,当然了,胡惟庸的才能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也对于朱元璋有过很大的帮助,洪武六年,经过李善长推荐,担任右丞相,过了四年,担任左丞相,也是百官之首,位极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