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其孰能讥之乎

 我来答
少盐刮油c0
2022-11-11 · TA获得超过547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53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68万
展开全部

1. 文言文“其孰能讥之乎

文言文“其孰能讥之乎?”中的“其”字的意思:难道。(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孰”的意思是:谁。

出自: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节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译文: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

其的基本解释:

其[qí]

1、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其所。

2、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其他。

3、那里面的 :其中。

4、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

5、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 。

6、词尾,在副词后 :极其快乐。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其,簸也。从竹、下其丌也。其,籀文箕。

白话版《说文解字》:其,箕簸。字形采用“竹、下部是箕脚丌。“其”,就是籀文的“箕”。

相关词汇解释:

1、尤其[yóu qí]

副词。更加;特别。表示在同类事物中突出强调某一种:他喜爱数、理、化,尤其喜爱物理。

2、其实[qí shí]

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这个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很难,其实并不难。

3、其次[qí cì]

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他第一个发言,其次就轮到了我。

4、极其[jí qí]

非常;极端:极其重视。

5、其他[qí tā]

指示代词。别的:今天的文娱晚会,除了京剧、曲艺以外,还有其他精彩节目。

2. “其孰能讥之乎”中“其”是什么意思

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

句意: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 节选:《游褒禅山记》宋代·王安石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翻译: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

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扩展资料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

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赏析: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南康直节堂记①[宋]苏辙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

小题1:D小题1:C小题1:B小题1:(1)徐君(徐先生)见到这个地方,很是爱惜它,就改建成这座厅堂并命名它为“直节”。

(得分词“怜”、“作”、“命”及大意各1分)(2)我想做个品行正直的人,可是做正直的人必然会受到挫折,品行正直的人可以做吗?(注意“为直”、“折”等词的翻译)(3)庐山一带的百姓,登上直节堂见到了杉树,就会怀念起像杉树一样品行正直的人,这种怀念大概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吧!(得分词“升”、“怀思”、最后的“其”字以及大意) 小题1:小题1:小题1:根据语句内容及语段结构的对应关系判断。小题1:略【参考译文】南康太守办公厅的东面,有一座厅堂叫“直节堂”,是朝请大夫徐望圣建造的。

庭院里有八棵杉树,长短粗细一样,直得像墨线弹的一样,在二丈多高处开始长有枝叶。这些树高耸的样子就像高高举起的太常旗、像巍巍矗立的承露盘的柱。

那种凛然正气又像公卿大夫头戴高高的帽子、身佩长长的宝剑立在朝廷之上,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色。这里起初是南康军的各部门官吏住的地方,杉树的树荫底下,是书记们蹲伏在一起办公的场所,簿册文书丢在里面,没有人知道这儿有什么可贵之处。

徐君见到这个地方,很是爱惜它,就改建成这座厅堂,而且命名为“直节”。 树木刚生来时,没有不是直的。

不幸经过风吹雨打而弯曲,或受到岩石的挤压,这样才随外物的影响而屈曲变弯,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即使像竹箭这样的优质、松柏这样的坚贞都免不了这样。只有杉树能顺着它的本性,不用人扶植就能长得很直。

活着能傲对冰雪,死后能利用它做栋梁屋宇,都与竹、柏相同,但在躯干挺直这点上却又超过了竹、柏。如拿杉的这种品格要求于人的话,那么,这种人大概就是所谓“不等文王出现就会崛起”的豪杰之士吧! 徐君性格温和善良,广施仁爱,在他任职的地方,他以奉公守法而受人称赞。

他不施行严明苛刻的政令,但行为却保持正直。看看他所喜欢的,就可知道他的为人了。

《诗经》说:“君子有才能,所以能继承前人的事业。”直节堂建成之后,徐君与客人在堂上宴饮,一位客人醉醺醺地唱着歌说:“我想做个品行不正的人,可是品行不正的人必然会卑躬屈膝,品行不正的人可以做吗?我想做个品行正直的人,可是做正直的人必然会受到挫折,品行正直的人可以做吗?正像这丛杉树,高高耸立而不偏倚,枝桠伸展,叶片散布,能安然而不危险吗?然而清风吹动衣襟,飞雪洒满庭院,杉树依然颜色不变,您来到树下休息游玩吧!壅土培植灌溉杉树,而不如剪削砍伐,杉树自己并不知道,而要依靠爱树的人呀!庐山一带的百姓,登上直节堂见到了杉树,就会怀念起像杉树一样品行正直的人,这种怀念大概是永远不会终止的吧!”一曲歌终,宴会也就散了。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