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苏轼说相对的意思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唐人李白和宋人苏轼,一个被人称为“诗仙”,一个被人称为“坡仙”。既然都是仙,就有超越平凡庸俗之处,就会凭虚御风,飘逸、高洁,如同高高挂起在斗牛之间的一轮清辉,所以,他们都是月的精魂,在每一个喧嚣落尽的夜晚,涤去浮尘,守护着我们心灵深处最后一片宁静和自由。
但盈虚者如彼,万川之间又各有风情,那么,李白的月亮和苏轼的月亮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这里有两首关于月的诗篇,一是李白的《月下独酌》,一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透过那婆娑的斑斓光影,我们能看到两颗同样杰出的心灵,却有着不同的精神历程。
把酒问月,是一个徒劳的追问,但自《春江花月夜》后,就一直缠绕着诗人,李白和苏轼也不能例外。一个没有答案的追问,实际上只是在暗示着没有起始的月是一个永恒的存在。而一个自明的永恒一再被追问,只能说明诗人内心的不甘和惆怅。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面对着这片宁静而深邃的月色,每一个发问者都会感受到“永恒沉默”所带来的震撼。月就是圣洁而深沉的彼岸世界,那里有人类的对永恒的憧憬。这种无望的憧憬萌发了诗人追问的冲动。
但一个彼岸世界,是如何和现实人生建立联系的呢?李白《把酒问月》诗云:“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月和人类有着遥远的距离,在古人眼里,那是一个永远也不能到达的彼岸世界;但月却对人间有着密切的关注,那是一种怜悯和同情的关注,它因为爱莫能助而远远离开,甚至顾影自怜。
对于人类来说,月亮是一个孤独的主体。但李白竟然能够坦然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表明月与李白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它暗示了李白并非“凡人”。在世俗的世界里,李白感到了一种异类的孤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这种无端而起的孤独,是一种生存意义上的孤独,它表达了对现实人生的领悟和拒绝。
因此,李白不生活在现实世界,他不是一个凡人,他是另外一个独立而孤傲的主体,骄傲并满怀同情地俯视着芸芸众生。因此,月和人类的疏离关系不能范围李白,月和李白的关系,就是人和影子的关系。月就是李白,他们因共享孤独而成为一体,并从世俗人类中超脱出来,在幽冷空寂的云的深处高蹈。
在苏轼的词中,“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也迷朦着一种浓郁的怅惘,也暗示了月和人类世界那遥不可即的距离,月亮是一个超越此在人生的世界,比起那轮唐朝的月亮来说,它甚至更加冷寂。但苏轼也不是凡人,他在盈和虚之间的左右逢源,他对阴晴圆缺和悲欢离合的坦然和顺从,表明苏轼可以凭着自己通透人生的智慧,超越无常的人生,从而能“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月亮对于苏轼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那凛冽于凡人的月亮,是飘然可及的“天上宫阙”和“琼楼玉宇”。换句话说,月亮对于苏轼是一个场所,而不是一个自在的主体,那是一个理想和超脱的世界,是一个敞开的世界。对于有着无数烦恼和悲凉的人生来说,只要你能真正放弃对此在的执著,那轮明月就是一个遮风避雨的栖息地。
月亮之于李白,永远也不能成为一个避难所。李白对月亮的向往,是一种主动的意志追求。“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是一个人唱出的热闹的戏。错综杂沓的光影,既营造出一种迎来送往的幻像,也真实地指示着那旋转舞动着的不过是一个支离破碎的灵魂。
一个人醒着,却刻意为自己演绎着幻觉,我们知道,那是宁可沉醉,不愿醒来。在这热闹的孤独中,李白要坚持不懈地演出,没有观众,没有结局。这种坚持本身说明,李白明白自己的孤独处境,但却陶醉于这一处境。
冷冷的月色就是李白孤芳自赏的光辉。“永结无情游”是一个悖论,无情就是对关怀的拒绝,就是对孤独的坚持,这句诗的意思首先就是对孤独的无条件的认同。正是对关怀的拒绝,把李白送上邈远的夜空。对于苏轼而言,月亮既然是一个栖息之所,那么,久居这琼楼玉宇就不得不承担着退避的歉疚,所以他能感到“高处不甚寒,何似在人间”。
温润深厚的儒家情怀,把苏轼的根深深扎在现实的土壤中,即使遭到挫折,即使通达人生祸福无常,也不能完全从心灵深处抹去对现实的留恋和希望。苏轼一辈子都在入世和弃世之间辗转反覆。他在黄州时曾作《临江仙》云:“长恨此身非我有,有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的坎坷经历和他对人生的洞彻,都使人相信这可能是真的,但是,“翌日……,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急命往揖,则子瞻鼻憨如雷,犹未兴也。”苏轼不能改变人生的无常,又不能从无常的人生中解脱出来,那么,月亮只能是在自己走投无路时的一个临时避难所,而一旦立足于这清冷的光辉中,那无限的孤寂使他心中又充满了凛凛的寒意。
孤芳自赏是一种内在激情的燃烧,孤独的承受中有一种特别坚韧的人格力量。“皎若飞镜临丹阕。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就在那无人知晓的云间海上,孤独的花为自己绽放出晶莹的色彩。
李白正是凭着坚强的人格本身,鄙视现实,升华精神,超脱现实。孤芳自赏又是一种冷漠,因为不再期望任何人的理解,更不愿意将自己和世俗的世界混同为一,所以在冷漠中保持一个距离,在无限的空虚中漂泊游荡。
杜甫《赠李白》很恰当地描述了李白这种精神面貌:“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容他人窥视,就不得不冷漠,在冷漠中展现了一种韧性,让孤独成为一根支柱,守卫着自己的世界。
李白的冷漠和拒斥,使我们凡俗之人感到了难堪,这就是“世人皆欲杀”(杜甫《不见》)的理由。“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的另一层意思是说:月,不是游伴;对月的认同,不是为了解脱自己的孤寂。没有相互的安慰,只有加倍的同一,月之孤独、明丽,倍增我的孤独、明丽。
“蛾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下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李白《峨眉山月歌》)当李白一往深情地追踪着那轮明月的时候,他迷恋的正是月的高洁、孤独、冷漠,或许还有一种深沉的忧郁。他是月,它只能在海上云间出没,他不得不孤独。
苏轼因为现实的孤独而不能认同现实,要乘风归去,踏上月宫。但“起舞弄清影”需要有超人的毅力和人格力量,我们知道那是可行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而且,我们又如何能以一种孤独来消除另一种孤独呢?所以遥远的月不过是苏轼悲凉的后院,而不是永恒的家园。
对于苏轼来说,应该有现世的解脱之道。月亮的阴晴圆缺确证了悲欢离合不仅是一种个体的体验,而且也是宇宙的铁律。也就是或,悲欢离合是和我们生命过程仅仅联系在一起的,是注定要承担的一种本质,那么,为什么要逃避呢?进一步可以说,孤独并不存在,而温情却存在于孤独之中。
当苏轼悟出这个道理时,他是幸福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既是一种对空寂和虚无感悟,是一种期待和担忧,也是一种纠缠和留恋。苏轼的月亮离现实人生是如此的贴近,又是如此的充实,它告诉我们平凡的人生中既有孤独,也能够寻觅到温情之所在。
所以苏轼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要你有对温情的渴望,就能从孤寂的现实中超越出来,获得人生的安宁和幸福。李白的对月和苏轼的对月,皆由自孤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花间”这一非世俗的场所,就表明了李白对不在世的自觉,表明了李白对人世自觉的离弃。
所以李白的孤独是对彼岸生命的自觉承担,它不可能在人间找到解决之道。苏轼自然也能理解这种绝世才子的孤独,他的把酒问天也包含着对人类生命的超然反省。但苏轼更关注的是人生境遇中的“悲欢离合”,关注的此在生命的“不应有恨”,所以他的把酒问月是不离现实的在世之问,他的孤独需要在人间寻找现实的解决之道:那就是温情和对温情的憧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都是孤独,都是对月,却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形态。叶嘉莹女士将这两位分别称为“仙而人者”和“人而仙者”,她说李白的仙表现了“绝世天才入世的悲哀”,而苏轼则是“凭籍着几分飘忽的‘仙’气而得到解脱”(《说杜甫赠李白诗一首》)。
但我认为,这两者之间并没有高下的分别,也许有人觉得苏轼更亲近,也许有人觉得李白更自由,但不论是李白还是苏轼,不论是抗拒还是执著,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那些飘逸游荡的月的精魂,不但体现了对此在生命的爱惜和一往深情,也赋予人类生命本身更为深厚悠远的意蕴。
但盈虚者如彼,万川之间又各有风情,那么,李白的月亮和苏轼的月亮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这里有两首关于月的诗篇,一是李白的《月下独酌》,一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透过那婆娑的斑斓光影,我们能看到两颗同样杰出的心灵,却有着不同的精神历程。
把酒问月,是一个徒劳的追问,但自《春江花月夜》后,就一直缠绕着诗人,李白和苏轼也不能例外。一个没有答案的追问,实际上只是在暗示着没有起始的月是一个永恒的存在。而一个自明的永恒一再被追问,只能说明诗人内心的不甘和惆怅。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面对着这片宁静而深邃的月色,每一个发问者都会感受到“永恒沉默”所带来的震撼。月就是圣洁而深沉的彼岸世界,那里有人类的对永恒的憧憬。这种无望的憧憬萌发了诗人追问的冲动。
但一个彼岸世界,是如何和现实人生建立联系的呢?李白《把酒问月》诗云:“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月和人类有着遥远的距离,在古人眼里,那是一个永远也不能到达的彼岸世界;但月却对人间有着密切的关注,那是一种怜悯和同情的关注,它因为爱莫能助而远远离开,甚至顾影自怜。
对于人类来说,月亮是一个孤独的主体。但李白竟然能够坦然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表明月与李白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它暗示了李白并非“凡人”。在世俗的世界里,李白感到了一种异类的孤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这种无端而起的孤独,是一种生存意义上的孤独,它表达了对现实人生的领悟和拒绝。
因此,李白不生活在现实世界,他不是一个凡人,他是另外一个独立而孤傲的主体,骄傲并满怀同情地俯视着芸芸众生。因此,月和人类的疏离关系不能范围李白,月和李白的关系,就是人和影子的关系。月就是李白,他们因共享孤独而成为一体,并从世俗人类中超脱出来,在幽冷空寂的云的深处高蹈。
在苏轼的词中,“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也迷朦着一种浓郁的怅惘,也暗示了月和人类世界那遥不可即的距离,月亮是一个超越此在人生的世界,比起那轮唐朝的月亮来说,它甚至更加冷寂。但苏轼也不是凡人,他在盈和虚之间的左右逢源,他对阴晴圆缺和悲欢离合的坦然和顺从,表明苏轼可以凭着自己通透人生的智慧,超越无常的人生,从而能“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月亮对于苏轼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那凛冽于凡人的月亮,是飘然可及的“天上宫阙”和“琼楼玉宇”。换句话说,月亮对于苏轼是一个场所,而不是一个自在的主体,那是一个理想和超脱的世界,是一个敞开的世界。对于有着无数烦恼和悲凉的人生来说,只要你能真正放弃对此在的执著,那轮明月就是一个遮风避雨的栖息地。
月亮之于李白,永远也不能成为一个避难所。李白对月亮的向往,是一种主动的意志追求。“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是一个人唱出的热闹的戏。错综杂沓的光影,既营造出一种迎来送往的幻像,也真实地指示着那旋转舞动着的不过是一个支离破碎的灵魂。
一个人醒着,却刻意为自己演绎着幻觉,我们知道,那是宁可沉醉,不愿醒来。在这热闹的孤独中,李白要坚持不懈地演出,没有观众,没有结局。这种坚持本身说明,李白明白自己的孤独处境,但却陶醉于这一处境。
冷冷的月色就是李白孤芳自赏的光辉。“永结无情游”是一个悖论,无情就是对关怀的拒绝,就是对孤独的坚持,这句诗的意思首先就是对孤独的无条件的认同。正是对关怀的拒绝,把李白送上邈远的夜空。对于苏轼而言,月亮既然是一个栖息之所,那么,久居这琼楼玉宇就不得不承担着退避的歉疚,所以他能感到“高处不甚寒,何似在人间”。
温润深厚的儒家情怀,把苏轼的根深深扎在现实的土壤中,即使遭到挫折,即使通达人生祸福无常,也不能完全从心灵深处抹去对现实的留恋和希望。苏轼一辈子都在入世和弃世之间辗转反覆。他在黄州时曾作《临江仙》云:“长恨此身非我有,有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的坎坷经历和他对人生的洞彻,都使人相信这可能是真的,但是,“翌日……,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急命往揖,则子瞻鼻憨如雷,犹未兴也。”苏轼不能改变人生的无常,又不能从无常的人生中解脱出来,那么,月亮只能是在自己走投无路时的一个临时避难所,而一旦立足于这清冷的光辉中,那无限的孤寂使他心中又充满了凛凛的寒意。
孤芳自赏是一种内在激情的燃烧,孤独的承受中有一种特别坚韧的人格力量。“皎若飞镜临丹阕。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就在那无人知晓的云间海上,孤独的花为自己绽放出晶莹的色彩。
李白正是凭着坚强的人格本身,鄙视现实,升华精神,超脱现实。孤芳自赏又是一种冷漠,因为不再期望任何人的理解,更不愿意将自己和世俗的世界混同为一,所以在冷漠中保持一个距离,在无限的空虚中漂泊游荡。
杜甫《赠李白》很恰当地描述了李白这种精神面貌:“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容他人窥视,就不得不冷漠,在冷漠中展现了一种韧性,让孤独成为一根支柱,守卫着自己的世界。
李白的冷漠和拒斥,使我们凡俗之人感到了难堪,这就是“世人皆欲杀”(杜甫《不见》)的理由。“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的另一层意思是说:月,不是游伴;对月的认同,不是为了解脱自己的孤寂。没有相互的安慰,只有加倍的同一,月之孤独、明丽,倍增我的孤独、明丽。
“蛾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下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李白《峨眉山月歌》)当李白一往深情地追踪着那轮明月的时候,他迷恋的正是月的高洁、孤独、冷漠,或许还有一种深沉的忧郁。他是月,它只能在海上云间出没,他不得不孤独。
苏轼因为现实的孤独而不能认同现实,要乘风归去,踏上月宫。但“起舞弄清影”需要有超人的毅力和人格力量,我们知道那是可行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而且,我们又如何能以一种孤独来消除另一种孤独呢?所以遥远的月不过是苏轼悲凉的后院,而不是永恒的家园。
对于苏轼来说,应该有现世的解脱之道。月亮的阴晴圆缺确证了悲欢离合不仅是一种个体的体验,而且也是宇宙的铁律。也就是或,悲欢离合是和我们生命过程仅仅联系在一起的,是注定要承担的一种本质,那么,为什么要逃避呢?进一步可以说,孤独并不存在,而温情却存在于孤独之中。
当苏轼悟出这个道理时,他是幸福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既是一种对空寂和虚无感悟,是一种期待和担忧,也是一种纠缠和留恋。苏轼的月亮离现实人生是如此的贴近,又是如此的充实,它告诉我们平凡的人生中既有孤独,也能够寻觅到温情之所在。
所以苏轼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要你有对温情的渴望,就能从孤寂的现实中超越出来,获得人生的安宁和幸福。李白的对月和苏轼的对月,皆由自孤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花间”这一非世俗的场所,就表明了李白对不在世的自觉,表明了李白对人世自觉的离弃。
所以李白的孤独是对彼岸生命的自觉承担,它不可能在人间找到解决之道。苏轼自然也能理解这种绝世才子的孤独,他的把酒问天也包含着对人类生命的超然反省。但苏轼更关注的是人生境遇中的“悲欢离合”,关注的此在生命的“不应有恨”,所以他的把酒问月是不离现实的在世之问,他的孤独需要在人间寻找现实的解决之道:那就是温情和对温情的憧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都是孤独,都是对月,却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形态。叶嘉莹女士将这两位分别称为“仙而人者”和“人而仙者”,她说李白的仙表现了“绝世天才入世的悲哀”,而苏轼则是“凭籍着几分飘忽的‘仙’气而得到解脱”(《说杜甫赠李白诗一首》)。
但我认为,这两者之间并没有高下的分别,也许有人觉得苏轼更亲近,也许有人觉得李白更自由,但不论是李白还是苏轼,不论是抗拒还是执著,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那些飘逸游荡的月的精魂,不但体现了对此在生命的爱惜和一往深情,也赋予人类生命本身更为深厚悠远的意蕴。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