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教育好一个孩子

 我来答
谦逊还清新的小萨摩耶9063
2022-08-01 · TA获得超过79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5.8万
展开全部

怎么去教育好一个孩子

  怎么去教育好一个孩子,后天的启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智力,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都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所有父母应当重视起对孩子的教育,为大家分享怎么去教育好一个孩子。

  怎么去教育好一个孩子1

   1、父母应该多读书,成为孩子的榜样

  我想分享所有的妈妈们的第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

  据我调查和了解,喜欢读书的妈妈与不喜欢读书的妈妈相比,爱读书的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学习上的兴趣、知识水平的提高、情绪的管理上都要高一筹。

  那么父母要读书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家长读书,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当父母都在读书的时候,孩子是不可能不读书的,而且当家长安静地读书时,就给孩子创造了比较安静的环境,孩子做作业的时间也会延长,不开小差,不会分心。所以我特别主张妈妈们认真地去读书,最好是跟孩子一起读。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养成习惯,在孩子不认字的时候,就读童话故事给他听。如果你没时间读的话,可以让他用手机听。但是你不能把手机扔给孩子,自己跑了,这不行。

  如果每天有二十分钟左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连续四五年,他会自动形成一种阅读习惯。如果你定好每天都去读书半小时的规矩,孩子就会远远超过半小时,原因是他自己进入故事中后,是放不下来的。所以,父母读书对孩子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2、父母要管理好情绪,保持一个平和的情绪和心情

  不管有多忙,千万不要匆匆忙忙地和孩子交流,当你一匆忙,心里一烦躁,和孩子说话的口气各方面就不平缓了,慢慢会激发孩子的反抗和烦燥心理,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

  一个母亲能够做的很伟大的事情,是能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间,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情。我最怕看到这样的事情:就是母亲急得不得了,对孩子说不了几句话就开始对孩子指责。孩子反过来跟你也非常地急躁,是不是?母亲一直保持一个心平气和的状态,这样就会让孩子有安全感。有安全感以后,他会非常愿意跟你多说话。因为他有安全感,他知道如果他考试考了零分回来,你也不会骂他;他考了四十分回来,你也不会骂他;他跟别的孩子打架,你也不会骂他。你就可以好好地跟他沟通了。

  比如,如果十二三岁的孩子谈恋爱了,我们大部分父母会担心,甚至会认为这个肯定不行。其实我们要跟他分析,他为什么喜欢这个人,再分析为什么这个年龄谈恋爱并不是好事。自始至终,一定要保持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让他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而不只是他的父母,这个特别重要。如果你动不动就发脾气,孩子没法预料告诉你这件事情他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会有什么后果的话,他就会把所有的事情都藏着掖着,他就什么事情都不告诉你了,那你作为父母就非常地失败。由此可见管理好你的情绪,保持心平气和是多么重要。

   3、父母要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培养孩子美好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热爱

  很多的父亲说,我晚上也待在家里。但有的父亲是在看电视,有的父亲在打麻将,尽管人在家里,但实际上跟孩子没有真正的交流,甚至在某种层面上在做反面角色示范。

  如何才能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我常常鼓励家长们带着孩子出去玩,这种玩不是瞎玩,不是带他们去坐过山车,也不是带他们出去吃一顿饭那么随意和简单,高质量地玩是在培养孩子的心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能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或“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的诗词,我们要想孩子能从中感受什么?可不可设计些什么?比如说,带孩子到湖边或者海边,静静地坐两个小时,去看看月亮从东方升起来是什么感觉。这其实特别地重要,因为你把他学习的内容跟大自然融合了,所以带孩子玩绝对不是瞎玩的。通过高质量的陪伴,你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心情和脾气,从胸怀到眼界,这特别的重要。

  我在清华大学碰到一个家长,他本身不是研究昆虫的,可是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已经认识了大概4000多种昆虫,他也许是世界上研究昆虫最小的孩子。而这个起因特别简单,有一次他家里有两只苍蝇落在了饭上,我们一般家长的反应,就是用苍蝇拍把它打掉就行了(笑声)。可是父亲对当时还只有五六岁的孩子说,你看,这两只苍蝇不一样的,世界有多少多少种昆虫,光苍蝇就有上千种,而且它每个形状不一样,而现在你把昆虫比较以后,你会发现昆虫世界其实非常的美丽。后来父亲带着孩子在网上搜昆虫,结果把这个孩子引导到昆虫的研究世界中去了。

  毫无疑问,这个孩子即使未来不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昆虫学家,他也很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因为他研究精神已经被培养出来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引导——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持续不断地引导。

   4、父母要给孩子定原则和规矩,培养好习惯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会慢慢地感觉管不住孩子,管不住孩子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你从小到大没有给孩子设立规矩,这个规矩可能在你的心里,但是你从来没告诉孩子,你不舒服就把孩子骂一顿,说一顿,孩子也不知道这是一个规矩,他会很迷茫。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定规矩定得太晚了,我们给他定规矩的时候,孩子的习惯已经养成了,所以就特别麻烦。就像我培养我孩子的刷牙习惯,培养了好几个月,每天盯着,早上起来叮嘱一句,晚上睡觉叮嘱一句,才让他养成刷牙的习惯,光这个就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重复几百次,他才能形成自然的行为

  定规矩最好是在八岁以下,在十岁以前定规矩,孩子还是愿意听你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十岁以前,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依靠就是父母,离开父母他是活不下去的。但是到十岁以后,他觉得离开父母还是可以活下去的(笑声)。他会逐渐发现,和父母对着干,父母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些规矩是特别重要的,长大以后对他的生活影响会特别地大。举个简单例子,到孩子开始懂事以后,要求孩子必须收拾干净自己的床和房间。当然这个前提条件是,父母自身也能够把房间收拾干净,如果父母的床一年都不叠被子,而一定要孩子叠被子,这个孩子是做不到的(笑声)。收拾房间、把东西归位表面上看上去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实际上是养成了孩子一辈子有条不紊的习惯。而有条不紊的习惯是提高生活效率和工作效率一个最好方法。

  我是农村出身,我现在做事情还算是有条不紊,就是因为我从一开始记事开始,我母亲就给我定下两个规矩:第一、早上起来以后,必须把床全部整理干净。第二、就是你想去上学,必须先把家里打扫干净。我跟大我五岁的姐姐有分工,我是早上起来必须扫地,我姐必须是吃完饭洗碗。

  后来我就形成了一个特别好的习惯,我习惯把房间弄得相对比较整洁比较干净。

  还有一个习惯大家其实也是可以做的,当孩子在七八岁以后,其实可以或多或少地鼓励孩子做做饭,炒炒菜。中国炒菜不像德国,厨房里一大堆的天平,他要称的。中国人靠什么,手抓一下刚好(笑声),其实这个东西很重要,让孩子逐步地学会凭着自己内心去感觉,做什么样的东西刚好。这个再延伸到生活中间去,慢慢他就会形成,我如何做事,如何与人打交道?所以你别看小东西,小东西中间有大学问。

   5、父母要给孩子创造环境,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们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家长就要想办法给小朋友建立圈子的条件。上下不超过两岁的同班同学和社区里小朋友都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我常常觉得我的孩子好孤单,因为我老搬家,老搬家就不太容易给他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很长久的朋友圈。

  现在要做一件事情,组织同学的家庭一起在周末聚聚,你就会发现孩子在一起玩得很开心,而且一定要男孩要跟女孩混合着玩。在玩的过程中,孩子对于异性的交往,也开始自然地熟悉起来。一个社区的家庭也可以相约带着孩子一起出来玩玩,这样孩子可以在一起成长。

  孩子的成长,一开始成长的轨道设对了,以后的长势就不用你太担心了。就如一棵树,前几年你特别关注枝叶的繁茂,土壤的健康,以后它自己长,就不会长弯的。

  如果孩子这棵树十岁以前如果已经长“弯”了,要给他弄“直”会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情。所以,我们培养孩子实际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握好孩子出生到十岁这个时间段,给孩子打好基础,后面他自己一路会成长得非常好。

  怎么去教育好一个孩子2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五年,但一个好的家长,却足以改变孩子的人生。

  《人民日报》曾刊文,告诉各位家长: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无论多好的老师,多好的学校,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位置无人能够替代。

   父母负责,孩子出色

  《奇葩说》中,颜如晶曾说过一番话,让人记忆深刻:

  “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

  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孩子是彼此最重要的陪伴。

  然而,许多父母常常怕麻烦,图省事,把孩子交给学校,把问题推给老师。

  老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得了知识却养不成习惯,讲得了道理却训不成人格。

  良好的习惯、读书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人格、长久的幸福感,是孩子在成长中必须具备的。

  这一些,都需要父母在家中帮助孩子一点点养成。

  不要等到孩子出现问题,等到孩子与你渐行渐远,才后悔莫及。

  教育孩子,最怕的就是图省事,更不能怕麻烦。

  世界上越是重要的事情,就越麻烦,越耗费功夫。

  父母要比孩子更加努力,更加用心,才能用你的“不怕麻烦”换来孩子的“真正优秀”。

   父母严格,孩子自律

  教育是公平的,几乎所有令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都是父母用实实在在的努力和不厌其烦的耐心换来的。

  当父母把教育孩子放在首位,孩子的人生才能不留遗憾。

  就像杨晨煜,高考双科满分,打破广西自恢复高考以来的最高分记录。

  他的优秀,离不开母亲自始至终的严格教育。

  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手把手教他养成习惯,时时刻刻地盯着他。

  害怕打扰孩子,她就放下了手机,放弃了娱乐,把全副心思放在儿子身上。

  “监督的过程很痛苦,但等到定型以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别人家的父母”牺牲了无数的娱乐、休息时间,倾心陪伴、严格教育出来的.。

  没有父母的严格和努力,就没有孩子的自律和上进。

  父母要先苦后甜,也要让孩子先苦后甜。

  有时候狠心“逼”孩子一把,才会知道孩子有多优秀。

  父母严格不是坏事,孩子的成长需要赞美的阳光,也需要批评的雨露。

   父母管教,孩子优秀

  远古记载:“舜耕地,牛不走道,舜鞭己不责牛。”

  牛不好好耕地,舜为什么要鞭打自己,而不是鞭打牛呢?

  因为牛走得不对,是人没有引导好,它自己是不知道的,但人知道该怎么引导它。

  由此推出:孩子不听话,责任在家长,优秀的孩子一定是管教出来的。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任性的阶段。

  可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强,父母教他规则,他就知进退,父母教他善良,他就懂人情,父母教他礼仪,他就识大体。

  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不妥协、不包庇、不纵容,孩子就不会变得调皮、任性、刁钻。

  教育孩子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一拖再拖,一旦过了“有效期”,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今天你对孩子严格管教,明天他才有实现理想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我爱着你,但是我绝对不会纵容你。

   父母垂范,孩子受益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过:

  要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要孩子不做的,父母首先不能做。

  爱学习的父母,不会养出讨厌学习的孩子,从不学习的父母,也不会养出积极上进的孩子。

  孔子说过:“其身正,虽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若父母总是“手不离机”,就是在无声地向孩子传达:我觉得玩手机比学习更重要。

  沉迷手机的父母不仅给孩子做了坏榜样,还破坏了家庭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了孩子不学习的借口。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大师,善于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

  教育孩子,若用行动来教育,孩子就会跟着做,若用空话来教育,只会导致争吵。

  与其给孩子讲大道理,不如给孩子做好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从父母那里看到的是榜样,学到的是独立。

  等他长大以后,也会主动追求自己理想,寻找自己的幸福。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最有意义的教育方式。

   父母努力,孩子上进

  常听人说,如今的教育,需要“拼爹”。

  到底要拼什么呢?

  拼家境?拼地位?还是拼工作或者学历?

  都不是,孩子之间真正比拼的,是父母的教育观念。

  49岁的朱腾强,在天命之年顺利通过司法考试,登上了热搜。

  他之所以参加这个“天下第一考”,只为了跟学法学的女儿聊天。

  朱腾强女儿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大四学生,为了跟女儿有共同话题,他决定自学参加司法考试。

  看到爸爸这么努力,女儿也对法考充满信心,后来她还保研到北京大学攻读法律硕士。

  更让人佩服的是,朱家全家都是学霸,朱妈妈计算机专业跨考了CPA。

  少有孩子一出生就是天才,父母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这场爱的旅程里,唯有互相成就,才能不断成长。

  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父母也需要不断进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投资自己,懂得和孩子一起成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