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人格构建人生大厦的支柱,没有它,壮丽与辉煌将无从谈起;人格是人生的风帆,有了它,才能驶向理想的彼岸;人格是磁石,是人生靓丽的风景线,惟有它,才具有吸引人、影响人的巨大魅力。然而,当今的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上各种观念混杂、碰撞。社会生活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使一些处于人生“断乳期”的初中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人格上的缺陷。比如,把自己看得过重,在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有些学生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及道德感,对人无感激之心,做事不尽力,甚至漠不关心,对公共财物甚至自己的财物不知珍惜,不去注意克制自己言行。初中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时期。怎样才能使一个中学生发展成具有健全人格品质的人呢?这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如家庭的、社会的、自身遗传方面的等等。这里,我只谈谈班主任如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x0d\x0a一、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x0d\x0a当代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塑造学生一个健全的人格比教授他们一个高的分数更重要,何况有了一个健全的人格又何愁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塑造孩子健全完善的人格,就必须从养成教育抓起,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打好人生的初稿。\x0d\x0a养成教育是通过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事情对青少年的言语、行为、态度等进行训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做人品质的活动。教育的宗旨是积极倡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教育的方式是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为载体,增加学生的道德体验,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主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内化为学生终生享用的习惯,这将为学生良好品质的定型和铸造美好未来起到了固化和奠基的作用。古人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刻苦磨练、日积月累,“德才兼备、德达材实”的育人目标一定能够实现。\x0d\x0a二、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与美丑\x0d\x0a世界本来就是多彩的,有善、有恶、有美、有丑。中学生必须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吸收善和美,抛弃恶和丑。手下曾有一学生惯于“助人为乐”,——以帮助人打仗为乐,我所知道的他的两起打仗事件,都是他帮助别人打的,结果自己却成了校务室的常客,甚至学校的公开批评。我在和该同学谈心的时候,我问他为什么去打仗,动机是什么,他说,既然朋友叫去帮忙,不好意思不去。我说,你们都是初中生了,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应该想办法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理智地去对待这类问题,而不是去帮助他们打仗,否则是越帮越“忙”,对双方同学都没有什么好处。\x0d\x0a个人行为如此,对于文化亦然。在开放的社会环境里,学生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他们文化倾向和追求有自己的主见。教师应该着眼和着力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引导他们向主流文化、深层文化的方向发展,使他们在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活中独立地进行判别、筛选。如何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的教育,从中获取人格力量。审美,是人们为客体激起的一种崇高和优美的感情。因此客体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审美价值。一个完整的人格会时刻向周围环境辐射出关于美和丑的信息,从而也就成为他人评价自己美与丑的对象。也可以说,人格的形成,也是展现自身美与丑的过程,或说展现美的人格和丑的人格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美的人格也就是美的人生。因为人格的美化是有具体内容的,这些美的高尚的内容,便是人的追求的目标。美是人存在的最高境界,包含着生理的、社会的、道德的诸多因素,在层次上是最高的要素。人们总是明辨是非,追求真理:识别善恶,追求至善;分辩美丑,追求完美。\x0d\x0a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x0d\x0a学生也是在与人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重大作用。\x0d\x0a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人格需要人格的陶冶。教师几乎每天都和学生在一起,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行动比他的言论更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如果把学生比作洁白无瑕的银幕,那么教师就好比是清晰的拷贝。拷贝上的一切将毫不掩饰,毫不保留地投映在银幕上。教师的人格特征必将在学生的心灵中,在学生的人格蓝图上留下深远而有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师德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核心,教师应以真、善、美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敬业爱岗,以身作则,勤学躬行,努力成为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甘于清苦,耐得寂寞,乐于奉献,海纳百川,应是教师人格中一道善和美的光环。师爱是师德之魂,在一定程度上说,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容易,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不容易,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才是神圣的。因为这是一种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又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也正是这种爱,促进了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甚至受益毕生。\x0d\x0a进入初中,是中学生了,有了与儿童时代告别的新异心情。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内容、新的要求、新的朋友,产生着新的相互关系。初入中学时,还以教师为中心,对朋友还在“探索”。比较熟悉之后,少年期相互关系的新特点就开始显现出来。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交往,开始比师生关系更为重要,而且比小学生的相互关系复杂、多样。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各人的爱好、性格都不一样,不能用一种标准去衡量、要求,更不能因为别人与自己有不同的观点和志趣而失去容忍。对人要宽厚、温和、仁爱,要在人际之间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最终达成顺利沟通,愉快合作。宽厚待人,也就是容得下人,允许别人有不同看法,允许别人持保留意见;宽厚待人,也就是以君子之心衡量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甘作人梯,牵线搭桥;宽厚待人,也就是能够正确对待别人的错误,帮助分析原因,一起寻找改进的办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厚可以养德,宽厚可以消除误会,宽厚可以减轻反对的阻力。对人越宽容,留给自己的空间就越大。一味压制别人,排斥异己,是一种简单但也是最不聪明的办法\x0d\x0a四、培养竞争和合作精神\x0d\x0a竞争精神、合作精神是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也是一个健全人格的标志。一个成功的社会永远少不了社会成员间的竞争与合作,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理念则是我们应该接受和努力实践的理念。\x0d\x0a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竞争的意识与能力,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才能在社会上和生活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价值。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人格。通过合理竞争,让他们对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激发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满足其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x0d\x0a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时候首先应明确开展竞争活动的真正目的和作用:就是为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赛的是思想、是人才、是干劲。切忌让学生产生竞争就是一味的争胜的错误认识,为争胜就不择手段、钩心斗角、互相拆台。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观的同时,要提倡学生的合作精神。不会合作的人就不会竞争;只有在竞争中学会合作,才能开展有力的竞争。\x0d\x0a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这样说“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是的,社会呼唤人才,人才源于教育,育人之计在树人,树人先树本。树之本为根,根不直,树不立;人之本为人格,人格不健全,难成栋梁材。人格,就像浓浓的馨香,渲染出生命的宁谧,勾勒出生命的光泽,于不平凡中见真谛。有了人格上的魅力,生命就是永恒不变的钻石,晶莹剔透在暗夜里散发出耀眼的光泽,永远闪亮着,让生命也变得多姿多彩。
朗心(北京朗心致远科技有限公司)_
2024-07-19 广告
2024-07-19 广告
建立心理咨询室的关键在于确保其功能性、隐私性和舒适性。首先,选择安静、隔音良好的场地,保证咨询过程的私密性。其次,内部布置应简洁、温馨,营造舒适放松的氛围,如采用浅色调墙面、柔和灯光,并配备舒适的座椅。此外,配置必要的心理咨询工具和资料,如...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朗心(北京朗心致远科技有限公司)_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