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诗词有感
展开全部
乍见题,甚异之!何故置苏轼、秋雨于同位?其有联系乎?然也。
秋雨有书《出走十五年》。其书文惟自序一为秋雨新笔,余皆摘自秋雨前时之文。中有《苏东坡突围》文一,述其仕途坎坷,遭小人陷害,被谪至黄州。予看罢,甚感之,故作此文以记也。
小时候是从读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认识到世界上曾经存在着这么个人的。那时候,苏轼在我的记忆里是很模糊,不像写“春眠不觉晓”的孟浩然和写“床前明月光”的李白一样,现在想起来,似乎好像一出生就认识他们了。后来,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知道了苏轼是一个胖胖的家伙,有贤淑的妻子,活泼机灵的小妹,还有两个好好朋友。听过了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知道了苏轼的词《水调歌头》。当时一直认为,水调歌头是东坡写其妻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后半句被我理解为夫妻间彼此深爱,哪怕是遥隔山山水水。这与余秋雨当年认为“朝辞白帝彩云间”的“白帝”是一穿着银白色袍子的帝王差不多。说到这儿,不是我自己“不知丑”,我觉得要论理解,那我对东坡的《水调歌头》的理解,可要比秋雨对“白帝”的理解接近多了。但是,人家名人就是名人,人家想象力极为丰富。秋雨把这位“白帝”先生想象得非常艺术化:年龄不会很大,高个儿,瘦削,神情忧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相互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他对李白千叮咛万嘱咐,声音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多有诗意的画面。虽然理解上差了很多,但是却能营造出如此美丽动人的场景,佩服,佩服!
我读的诗不算多,但也从中发现了点事儿:古人们写诗作赋,喜欢就一处景或是某个地方,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像是曹操的《观沧海》,描写了气势雄壮的沧海,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则抒发了他对东湖春日美景的喜爱……在如此多就地论事的诗中,写的地各有不同,而周瑜大战曹操的赤壁,是诗人们笔下的经典。写赤壁的诗不胜枚举,但我认为在我读过的诗词中,最好的是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然而今天,我不是想说这首词好在哪儿,只是对当年苏轼写这首词时的背景感兴罢了。
如果我的记忆没错的话,这首词写于东坡经“乌台诗案”的洗礼,别无选择,被贬至黄州的时候。或许是身心饱经风霜,对于人生的看法,豁然提升到另一个层次。他在黄州作了许多篇脍炙人口的诗赋,这《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其中之一,另外两篇甚是出名的就是前后赤壁赋了。秋雨先生说,东坡来到黄州,完成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是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关于“壮丽对话”的事儿,我是没什么疑问了。的确,东坡“黄州之行”所作的诗赋,对他的人生,甚至是当时社会的文化都有重大的影响。它们是东坡对人生看法的言语者,是对历史的回顾……这么说来,这位温和柔雅如林间清风,深谷白云的大文豪,既然有如此惊世的才能,应是他所处时代的无上骄傲,为什么还会被贬至这一毛不拔之地呢?秋雨先生释曰:越是超越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
秋雨有书《出走十五年》。其书文惟自序一为秋雨新笔,余皆摘自秋雨前时之文。中有《苏东坡突围》文一,述其仕途坎坷,遭小人陷害,被谪至黄州。予看罢,甚感之,故作此文以记也。
小时候是从读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认识到世界上曾经存在着这么个人的。那时候,苏轼在我的记忆里是很模糊,不像写“春眠不觉晓”的孟浩然和写“床前明月光”的李白一样,现在想起来,似乎好像一出生就认识他们了。后来,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知道了苏轼是一个胖胖的家伙,有贤淑的妻子,活泼机灵的小妹,还有两个好好朋友。听过了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知道了苏轼的词《水调歌头》。当时一直认为,水调歌头是东坡写其妻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后半句被我理解为夫妻间彼此深爱,哪怕是遥隔山山水水。这与余秋雨当年认为“朝辞白帝彩云间”的“白帝”是一穿着银白色袍子的帝王差不多。说到这儿,不是我自己“不知丑”,我觉得要论理解,那我对东坡的《水调歌头》的理解,可要比秋雨对“白帝”的理解接近多了。但是,人家名人就是名人,人家想象力极为丰富。秋雨把这位“白帝”先生想象得非常艺术化:年龄不会很大,高个儿,瘦削,神情忧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相互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他对李白千叮咛万嘱咐,声音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多有诗意的画面。虽然理解上差了很多,但是却能营造出如此美丽动人的场景,佩服,佩服!
我读的诗不算多,但也从中发现了点事儿:古人们写诗作赋,喜欢就一处景或是某个地方,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像是曹操的《观沧海》,描写了气势雄壮的沧海,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则抒发了他对东湖春日美景的喜爱……在如此多就地论事的诗中,写的地各有不同,而周瑜大战曹操的赤壁,是诗人们笔下的经典。写赤壁的诗不胜枚举,但我认为在我读过的诗词中,最好的是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然而今天,我不是想说这首词好在哪儿,只是对当年苏轼写这首词时的背景感兴罢了。
如果我的记忆没错的话,这首词写于东坡经“乌台诗案”的洗礼,别无选择,被贬至黄州的时候。或许是身心饱经风霜,对于人生的看法,豁然提升到另一个层次。他在黄州作了许多篇脍炙人口的诗赋,这《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其中之一,另外两篇甚是出名的就是前后赤壁赋了。秋雨先生说,东坡来到黄州,完成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是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关于“壮丽对话”的事儿,我是没什么疑问了。的确,东坡“黄州之行”所作的诗赋,对他的人生,甚至是当时社会的文化都有重大的影响。它们是东坡对人生看法的言语者,是对历史的回顾……这么说来,这位温和柔雅如林间清风,深谷白云的大文豪,既然有如此惊世的才能,应是他所处时代的无上骄傲,为什么还会被贬至这一毛不拔之地呢?秋雨先生释曰:越是超越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