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国家有什么关系
语言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诸领域的关系,以及语言事业在治国理政、内政外交中有重要作用,用大量事实警醒世人:语言是维护、发展国家利益的战略武器,语言强弱是国家地位的标志之一。
一是语言有助于兴国。《语言与国家》指出,信息科技的每一次升级,都建基于语言信息技术在艰难中的点滴进步,假若汉语汉字的输入输出等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就无法使用到中文版本的电脑和手机,我国手机用户就不可能突破12亿,微信用户不会达到6亿,“百度”的日搜索量也不会达到50亿。可见,语言科技已经成为当代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和引擎。国外学者研究显示,在英国,与语言相关的产业所带来的收益超过了石油和船运;在瑞士,语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达到百分之十;而欧盟的语言产业已是少数增速最快的产业之一。所以,“语言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
二是语言有助于治国。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指出:“吾国幅员辽阔,种族复杂,而能抟结为一大国家者,即持文字为工具也。”《语言与国家》通过大量鲜活的事实揭示语言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全面考察语言在依法治国、社会治理、文化传承、两岸关系处理、全球外交等领域中的作用的同时,特别分析了为政者的语言(话语和文风)在治国理政中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已经体会到:一句“中国梦”凝聚了13亿人心,一句“抓铁有痕”鼓舞了13亿人心,一句“为全国人民点赞”温暖了13亿人心。
三是语言有助于卫国。当美国在“9·11”之后制定《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并将汉语列为“关键语言”之一时,有学者指出,在非传统安全观的影响下,语言被安全化势所必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当我国的国家利益广涉全球之际,国家在维护资源安全、经济安全、海外侨民安全等方面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掌握全球多少种语言,有没有完善的人才储备和应急使用机制,是否构建了强有力的语言保障体系。当青少年沉浸在国外各类原声大片所展示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中时,人们也不禁担忧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国家文化安全。《语言与国家》对上述种种背景情况的介绍以及对策思考,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