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里什么意思是什么
腹里什么意思是什么介绍如下:
犹内地。元时为对中书省直辖地区的通称。
详细释义 犹内地。 元 时为对中书省直辖地区的通称。《元典章·户部七·科征包银》:“ 江西 行省准咨文内一欵,腹里 汉 儿百姓无田地的,每一丁纳两石粮,更纳包银丝绵。”《明律·兵律·盘诘奸细》:“凡缘边关塞及腹里地面,但有境内奸细走透消息於外人,及境外奸细入境内探听事情者,盘获到官,须要鞫问接引起谋之人,得实皆斩。”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释死罪之不同》:“按罪分别军徒并沿边腹里起发。” 吴唅 《朱元璋传》第一章二:“ 元 朝的主要的强大的军事力量,用在控制以 大都 为中心的腹里地区。”
腹:
读音是fù。
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从身(或从人),复声;后演变为从月(肉),复声。其本义一般认为是躯干胸以下的部位,俗称肚子。引申为物体中间的部位或中空的部分。又引申指内心、心中之义。
形声字。“腹”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作图1、2等形。图1字形,左下是“复”字,在此作声旁表音;上部像一个人挺个大肚子的样子,即“身”字,作形旁表义;“身”可以看作是在人的腹部加一指示符号,指示腹部之所在,可看作是“腹”的表意初文。
图2字形,形旁为“人”表义功能与上述“身”相同。金文的“腹”字和甲骨文形体结构基本一致,上面也像一个俯身的人,下面是“复”。小篆基于甲骨文、金文形体进行了结构和笔画的调整,左边写作“肉”,至隶书变为“月”,右边写作“复”。隶书的改造基于小篆,笔画有所变化,但结构没变。
“腹”本义为躯干胸以下的部位,俗称肚子。甲骨文中已有本义的用法。《合集》5373:“王腹不安”,意即“王的肚子不舒服”。这也是汉语中用得最多的“腹”的基本意义,例如《老子》第三章中所说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其中的“腹”即“肚子”。《说文解字》认为:“腹,厚也。”大概是说肚子上的肥肉,是本义的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