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解读

 我来答
历史小管家cc
2023-02-25 · TA获得超过182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9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6.4万
展开全部

《孙子兵法》解读如下:

孙武,春秋末年人,齐国田氏的后裔,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孙武总结了春秋未年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创立了适应时代需要的军事理论。把“令民与上同意”的“道”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孙武提出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有所谓“五事”和“七计”。

“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他把“道”作为“五事”的首位,把“主孰有道”作为“七计”的首位,就是把“道”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

按照孙武的解释,“道”是“令民与上同意也”,就是要使民众与君上的意愿一致,能够为君上出生入死。实质上孙武的所谓“道”,就是适应时代需要的原则。这样把“道”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表明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与此同时,他还注意到了民众的态度、天时地利等客观条件、平时严明的管理和训练等问题。

《孙子兵法》评价

《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孙武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凡十三篇,每篇皆以“孙子曰”开头,按专题论说,有中心、有层次,逻辑严谨,语言简练,文风质朴,善用排比铺陈叙说,比喻生动具体。如写军队的行动:“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军争篇》),既贴切又形象,又音韵铿锵,气势不凡,故刘勰称“孙武兵经,辞如珠玉”(《文心雕龙·程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