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软件有哪些【开源软件在路上】
展开全部
“番茄花园”事件已经发生有一个多月了,它的背后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对开源软件和国产基础软件的思考空间。 软件世界:您认为“番茄花园”事件对开源软件产业有哪些影响吗?有人认为这也许是开源软件的一种机会,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韩乃平:“番茄花园”事件,可以从两个视角分析,一是从软件产业环境以及软件正版化的角度来看;二是从开源软件的角度来看。
第一,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受到盗版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但是,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要向良性发展,又受到了盗版的影响和制约,走正版化的道路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中国政府也正在加强这方面的监督管理,相信“番茄花园”事件也会加速正版化工作的进度。
第二,开源软件的开源理念,是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事实上,国产软件的发展跟开源有天然的联系。众所周知的就是基于LinuX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可以这么说,“番茄花园”事件对于商业环境以及盗版环境是有益的,正版环境的改变,应该会对中国软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开源软件本身来说意义不大。
开源软件有两个理念,一个是开源,另一个是免费,两者都推行一种权利――继续发展改进,让使用者继续拥有改进和发布的权利。另外,开源则更加强调开源软件的应用,开源软件的应用和商业价值的推广,需要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如果没有来自各个商业公司的技术人员的支持,开源软件的发展将缺少一支生力军。
总结起来就是,第一,“番茄花园”本身作为一个事件与开源软件没有必然的联系;第二,软件正版化环境地改进,有利于开源软件的自主创新并实现一个商业化的发展。
软件世界:有人也这么认为,“番茄花园”事件促使人们更多地去考虑开源软件以及国产基础软件了,您对于这样的观点如何看待?
韩乃平:这是站在了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待的结果,人们长时间以来,已经习惯了使用免费的软件,当然,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但是,反过来有些外国软件的价格确实非常贵,使得人们不由自主地考虑盗版软件了。
“番茄花园”事件本身是一个事件性的意义,有没有这样的事件发生,开源软件与微软之争都是一个长久性的事情。这个事件所营造的正版软件的环境,无论是对于微软还是开源软件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尤其对于开源软件,它使得人们对于开源软件投入了更多地关注,至少一些应用开发商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会开始考虑产品是否应该兼容开源和非开源两种操作系统。这对于开源软件来说是个好消息。
很多应用软件开发商渐渐意识到,如果企业要获得长期不断地发展,必须选择一个开发的平台,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有些文档,若干年后可能就打不开了。中国大力推行UOF文档标准,也正是基于这些担忧,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软件世界:我国的开源软件的市场已经有近10年的市场培育期,但许多用户却还对开源软件尤其是在国产操作系统层面存在很多的疑虑,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韩乃平:包括微软的Windows以及IBM的OS/2等,都是堡垒型的操作系统,不是单一的软件。他们各自推广,都必须花费精力去培育自己的客户,培育上下游的软件配套和硬件的配套,围绕自己的产品培育出来一个产业链。为了创新,还需要继续投入大量的资源。
开源软件的劣势是同一种功能都有不同的社区在以不同的方式开发。即使学会一个版本,另外一个版本也不一定就完全会使用。这一点听起来是劣势,但是,换个角度来说,也是优势。正是由于它是开源软件,使得全世界搞技术开发的,几乎都会使用Linux。如果让哪个商业公司去推广和宣传,那么将投入的财力和物力将非常大。国内有很多人集中精力学习Linux系统,这同时对于开源软件的厂商来说又是有利的一面。而这种影响力,当然也不能依靠国�任何一家企业。
软件世界:您认为中国市场的开源软件培育还存在哪些问题?中国市场在开源软件的主导方面主要以政府为主,这为中国开源软件企业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
韩乃平:面对开源软件培育这个话题,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用户的信心问题。信心问题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因为毕竟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尤其是基础软件一直都是使用国外的软件。这些软件,都是非常实用的软件,信任度也是比较高的。从使用习惯和业务稳定性来说,用户不会轻易更换这些软件,况且同时也牵涉到切换费用的问题。
但是这个环境也在逐渐地变化,2008年国家“十一五”有一个“核高基”的计划,这代表从国家的层面上明确了我们要建立创新型的国家,大力发展国民基础软件,它对于用户、产业、科研界,包括对各个部委的政策,都起来了非常大的引领作用。
所以,现在用户的信心正在通过这种大趋势的发展而慢慢地得到提升,国内的一些大行业已经开始使用开源软件。Linux操作系统逐渐地被广泛使用,如金融系统、公安系统、审计等重要部门,包括国防领域也都在主动使用。这些情况,在实践中也给广大的用户一个信心,中国开源软件也是可以胜任正常工作的,它与国外的软件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更为可喜的是,开源软件配套的产业链也开始丰富了。尤其是集成商的关注,用户的重视使我们对于开源软件的未来更加期待。另外,现在学生学习Linux的很多,与十年前甚至是五年前的情形大为不同,而这些学生中,将有人成为未来开源软件方面的人才。
开源软件的蓬勃发展,使得从事研发工作的厂商非常受益,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们的市场活动主要以校园行、对用户的产学研自主创新与合作,加强重点行业的支持服务。应该说,开源软件是中国软件产业的一个机会,是中国走向自主创新的一个绝佳的平台。这里,我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自主的理念是自主可控的,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完全从代码开始开发。
软件世界:您对于未来的开源软件有哪些期许?
韩乃平:开源软件渐渐往基础设施的方向发展,等到所有的发展都非常成熟了,它将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像高速公路一样,现在还在收费,而国外的高速公路已经不收费了。渐渐地,我们的开源软件也会达到这一步。第三方付费现在很流行,那么,开源软件就为其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型平台,
可以审视一下谷歌的发展历程,假如没有开源软件,谷歌当时应该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来构建自己这么强大的技术基础体系,正是开源软件让谷歌有了一个低成本,高创新的一个机会。其实,我们现在应该撇开用户和企业,从更高的层面上来看,它就是将来创新的基础设施。现在,开源软件厂商还在继续努力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对于一些应用软件不能在Linux上运行的问题,一系列类似的问题将随着人们的重视都将迎刃而解。
韩乃平:“番茄花园”事件,可以从两个视角分析,一是从软件产业环境以及软件正版化的角度来看;二是从开源软件的角度来看。
第一,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受到盗版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但是,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要向良性发展,又受到了盗版的影响和制约,走正版化的道路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中国政府也正在加强这方面的监督管理,相信“番茄花园”事件也会加速正版化工作的进度。
第二,开源软件的开源理念,是发展中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事实上,国产软件的发展跟开源有天然的联系。众所周知的就是基于LinuX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可以这么说,“番茄花园”事件对于商业环境以及盗版环境是有益的,正版环境的改变,应该会对中国软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开源软件本身来说意义不大。
开源软件有两个理念,一个是开源,另一个是免费,两者都推行一种权利――继续发展改进,让使用者继续拥有改进和发布的权利。另外,开源则更加强调开源软件的应用,开源软件的应用和商业价值的推广,需要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如果没有来自各个商业公司的技术人员的支持,开源软件的发展将缺少一支生力军。
总结起来就是,第一,“番茄花园”本身作为一个事件与开源软件没有必然的联系;第二,软件正版化环境地改进,有利于开源软件的自主创新并实现一个商业化的发展。
软件世界:有人也这么认为,“番茄花园”事件促使人们更多地去考虑开源软件以及国产基础软件了,您对于这样的观点如何看待?
韩乃平:这是站在了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待的结果,人们长时间以来,已经习惯了使用免费的软件,当然,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但是,反过来有些外国软件的价格确实非常贵,使得人们不由自主地考虑盗版软件了。
“番茄花园”事件本身是一个事件性的意义,有没有这样的事件发生,开源软件与微软之争都是一个长久性的事情。这个事件所营造的正版软件的环境,无论是对于微软还是开源软件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尤其对于开源软件,它使得人们对于开源软件投入了更多地关注,至少一些应用开发商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会开始考虑产品是否应该兼容开源和非开源两种操作系统。这对于开源软件来说是个好消息。
很多应用软件开发商渐渐意识到,如果企业要获得长期不断地发展,必须选择一个开发的平台,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有些文档,若干年后可能就打不开了。中国大力推行UOF文档标准,也正是基于这些担忧,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软件世界:我国的开源软件的市场已经有近10年的市场培育期,但许多用户却还对开源软件尤其是在国产操作系统层面存在很多的疑虑,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韩乃平:包括微软的Windows以及IBM的OS/2等,都是堡垒型的操作系统,不是单一的软件。他们各自推广,都必须花费精力去培育自己的客户,培育上下游的软件配套和硬件的配套,围绕自己的产品培育出来一个产业链。为了创新,还需要继续投入大量的资源。
开源软件的劣势是同一种功能都有不同的社区在以不同的方式开发。即使学会一个版本,另外一个版本也不一定就完全会使用。这一点听起来是劣势,但是,换个角度来说,也是优势。正是由于它是开源软件,使得全世界搞技术开发的,几乎都会使用Linux。如果让哪个商业公司去推广和宣传,那么将投入的财力和物力将非常大。国内有很多人集中精力学习Linux系统,这同时对于开源软件的厂商来说又是有利的一面。而这种影响力,当然也不能依靠国�任何一家企业。
软件世界:您认为中国市场的开源软件培育还存在哪些问题?中国市场在开源软件的主导方面主要以政府为主,这为中国开源软件企业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
韩乃平:面对开源软件培育这个话题,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用户的信心问题。信心问题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因为毕竟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尤其是基础软件一直都是使用国外的软件。这些软件,都是非常实用的软件,信任度也是比较高的。从使用习惯和业务稳定性来说,用户不会轻易更换这些软件,况且同时也牵涉到切换费用的问题。
但是这个环境也在逐渐地变化,2008年国家“十一五”有一个“核高基”的计划,这代表从国家的层面上明确了我们要建立创新型的国家,大力发展国民基础软件,它对于用户、产业、科研界,包括对各个部委的政策,都起来了非常大的引领作用。
所以,现在用户的信心正在通过这种大趋势的发展而慢慢地得到提升,国内的一些大行业已经开始使用开源软件。Linux操作系统逐渐地被广泛使用,如金融系统、公安系统、审计等重要部门,包括国防领域也都在主动使用。这些情况,在实践中也给广大的用户一个信心,中国开源软件也是可以胜任正常工作的,它与国外的软件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更为可喜的是,开源软件配套的产业链也开始丰富了。尤其是集成商的关注,用户的重视使我们对于开源软件的未来更加期待。另外,现在学生学习Linux的很多,与十年前甚至是五年前的情形大为不同,而这些学生中,将有人成为未来开源软件方面的人才。
开源软件的蓬勃发展,使得从事研发工作的厂商非常受益,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们的市场活动主要以校园行、对用户的产学研自主创新与合作,加强重点行业的支持服务。应该说,开源软件是中国软件产业的一个机会,是中国走向自主创新的一个绝佳的平台。这里,我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自主的理念是自主可控的,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完全从代码开始开发。
软件世界:您对于未来的开源软件有哪些期许?
韩乃平:开源软件渐渐往基础设施的方向发展,等到所有的发展都非常成熟了,它将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像高速公路一样,现在还在收费,而国外的高速公路已经不收费了。渐渐地,我们的开源软件也会达到这一步。第三方付费现在很流行,那么,开源软件就为其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型平台,
可以审视一下谷歌的发展历程,假如没有开源软件,谷歌当时应该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来构建自己这么强大的技术基础体系,正是开源软件让谷歌有了一个低成本,高创新的一个机会。其实,我们现在应该撇开用户和企业,从更高的层面上来看,它就是将来创新的基础设施。现在,开源软件厂商还在继续努力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对于一些应用软件不能在Linux上运行的问题,一系列类似的问题将随着人们的重视都将迎刃而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