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的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政是什么意思
东汉时期的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政是因为皇权的衰弱造成的。
汉章帝死后,汉和帝刘肇十岁继位,窦太后临朝称制。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
就这样,先后出现了不止5位太后和她们的家族外戚势力干政。皇帝太小,这些年少称帝的皇帝都经历了成长、夺权、治理国家这个过程。
汉和帝去世后,汉殇帝继位,政权为邓太后的兄长邓骘为代表的邓氏戚族掌控,汉殇帝延平元年(106年)八月去世。邓氏戚族扶持汉安帝继位,邓太后死后,汉安帝亲政并扫灭邓氏,但未能阻止其他外戚专权。
扩展资料:
东汉自汉章帝以后,戚宦之争未尝稍息。汉和帝十岁即位,太后兄窦宪为侍中,出宣诏命,掌握政权。皇帝与朝臣隔绝,只能依靠宦官。永元四年(92年),和帝用宦官郑众所掌握的禁军,消灭窦氏势力,宦官从此干政弄权。
汉安帝初政,太后兄弟邓骘等掌权。待邓太后死,安帝与宦官李闰、江京等合谋消灭邓氏势力,形成皇后阎氏兄弟阎显等与宦官共同专政局面。
延光四年(125年)安帝死,阎皇后因太子刘保非亲生,废为济阴王,将他囚禁在德阳殿下,并与阎显定策立章帝曾孙北乡侯刘懿为帝,她遂临朝称制。懿当年即亡故,人心浮动,中常侍孙程与其他宦官十八人,拥济阴王为帝,是为汉顺帝。后孙程等又杀了阎显。
顺帝时孙程等十九人皆得封侯,宦官势力大增。顺帝同时也重用外戚,拜梁皇后之父梁商、商子梁冀先后为大将军。冀跋扈专权,在顺帝去世后,连续立、质、桓三帝。
延熹二年(159年),汉桓帝与宦官单超等合谋消灭梁氏势力,从此宦官独揽政权。自和帝以来,宦官与外戚交互倾轧,更番弄权。
历史学者认为戚宦之争的起因有以下几种:
1、西汉皇后吕雉,结果造成后来吕氏专政的局势。到汉武帝时,设大司马大将军一职,规定必须由外戚担任,加重了外戚的权势。
2、在西汉,权势高的外戚有汉高祖时期的吕氏武帝及昭帝时的霍氏宣帝时的史氏及许氏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时的王氏、傅氏、丁氏。
3、东汉的汉光武帝削弱三公之政军权力:汉光武帝因惧丞相权力过大会篡位,是以削弱三公之权力,结果使得常担任内朝官职的外戚或宦官没有了三公的制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戚宦之争
东汉时期的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政是因为皇权的衰弱造成的。
汉章帝死后,汉和帝刘肇十岁继位,窦太后临朝称制。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
就这样,先后出现了不止5位太后和她们的家族外戚势力干政。皇帝太小,这些年少称帝的皇帝都经历了成长、夺权、治理国家这个过程。
汉和帝去世后,汉殇帝继位,政权为邓太后的兄长邓骘为代表的邓氏戚族掌控,汉殇帝延平元年(106年)八月去世。邓氏戚族扶持汉安帝继位,邓太后死后,汉安帝亲政并扫灭邓氏,但未能阻止其他外戚专权。
扩展资料: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政起始:
光武帝刘秀建国后奉行“以柔治天下”,这里所谓“柔”就是对统治集团尽可能地予宽容笼络,其中手段之一就是皇室与功臣高官的家族联姻,用婚姻关系来维系政治关系,企图借此巩固皇室统治,因此,东汉皇帝选皇后都是在功臣家里选拔。
可是,刘秀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达到巩固皇室的目的,而且在皇帝身边培植了一种侵蚀皇权的强大的外戚势力。
光武帝刘秀威震天下,在他的威严的镇压下。外戚自然不敢太张扬。可是光武帝死后,然后经过几代皇帝后。
东汉的皇帝从汉和帝开始都是幼年即位。和帝即位的时候只有10岁,殇帝即位的时候还不到半周岁,安帝即位时13岁,顺帝即位时11岁,冲帝即位时两岁,质帝即位时8岁,桓帝即位时15岁。这正是外戚的手笔,他们故意选择年幼的皇帝即位。
这样因为他们的年纪都比较小,当然还没有能力管理国家大事,于是由他们的母亲——皇太后临朝听政,处理政事就变得理所应当了。这就给了外戚极大的权力。
年幼的皇帝长大后想要夺回政权,只能培养自己的宦官亲信去联络各位大臣,准备随时发动兵变。后来,时机成熟,早对梁冀专权乱政不满的桓帝,借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五人之力杀死梁冀,其全族都一并被杀。
外戚是镇压下去了,可是又造成了一个问题。宦官由于经常与大臣联络,早就培养了自己的心腹大臣,权力大增,又造成了宦官独揽大权。
新皇帝为了镇压宦官势力,又得依靠自己母亲那一面的人来发动宫变诛杀宦官,这样外戚又起来了。就这样,东汉陷入了外戚专政后,宦官专政,之后又是外戚专政这样一个死循环。一直到东汉末年分三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宦戚之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汉
参考资料: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tianbian/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