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生死观”教育?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23-03-23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到来之际,各大高校开设的“死亡教育课”“生命教育课”引起广泛关注。写墓志铭、参观殡仪馆、旁观遗体火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广州大学等在内的约20多所中国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视死亡、敬畏生命。(4月2日 中国新闻网)

针对青少年屡见不鲜的轻视生命、曲解死亡和恐惧死亡的现实状况,笔者认为高校死亡教育课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全民正视死亡、敬畏生命的重要一步。

近几年,大学生杀人或自杀案件可谓层出不穷,2015年北大学子吴谢宇将母亲杀害并在教职工宿舍内残忍分尸;2020年中北大学大二学生时某因被监考老师发现作弊,坠楼抢救无效死亡……少年时期因为好奇而尝试死亡的滋味,或者因为疏导不畅而留下心理阴影,青年时期因为轻视死亡而在遭遇挫折时选择自杀,或者因为漠视死亡而草菅人命,都是死亡教育缺失的表现。

因此,死亡教育课之于高校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健全心智,提升抗压能力,让他们站在生命终点重新反思和规划自己的人生,而且能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陪伴其所珍惜的人、所爱的人。

反思也是必然的——当我们痛恨于这些漠视他人生命的行为、惋惜于这些脆弱的心灵时,我们是否也想过,在他们的受教育过程中,外界是否像重视他们的成绩那样,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会他们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正确地看待和对待死亡?

事实上,早在2019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就曾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让人们尊重死亡和生命。正是因为在传统教育中,死亡教育一直是避而不谈甚至是忌讳的话题,这就导致了儿童接受死亡教育的程度几乎是空白。很大一部分中国孩子是躲在大人的身后参加葬礼,问到身边亲人、朋友,哪怕是宠物的死亡,得到的解释也只会是“去了天堂”“睡着了”“去了远方,很久才能回来”。

这种小心翼翼、避重就轻、约定俗成的观念和行为是时候改变了。因为逃避的态度可能短时间内有效,但长时间死亡教育的缺失很有可能导致悲剧性后果。没有天生就懂得敬畏生命的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开放地、诚实地讨论死亡,让孩子认知死亡和生命的关系,非常有必要。

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以目前20余所高校对死亡教育课的开展,相较于国内高校整体发展规模和在校大学生数量,这样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长远来看,中国开展死亡教育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高校死亡教育课仅仅是其中一步,引导公众摆脱固有观念,正视死亡,认识和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

无论是死亡的“日期”,还是身患重病,或是我们人生当中躲不过的所有的坏消息,只有看到它、面对它、甚至愿意谈论它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去对抗它、战胜它。向死而生,归根到底,需要对死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生。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