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刺客?
1、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同年9月16日,邓世昌组织北洋水师与之对抗,双方展开激烈的交战。邓世昌临危不惧,奋勇杀敌。
在弹药将尽之际,为扭转战局,毅然下令指挥自己所在的船舰撞向日本主力战舰“吉野”号,邓世昌以同归于尽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光荣的一生。
2、荆轲,一首《易水歌》,让大义刺秦王的荆轲成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刺客。当年,秦王赢政想统一中原,侵占了燕国许多土地,燕太子丹一度被迫在秦国作人质。
后来燕太子丹看到秦国势大难以抵抗,只好请求荆轲去刺杀秦王,以保全燕国。荆轲答应太子丹的请求,前往秦国,太子丹率人到易水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
然而由于秦国防卫森严,荆轲没能成功刺杀秦王。但其为报效国家而死的精神,一起传承至今。虽败犹荣。
3、专诸,专诸是春秋时期吴国人,为吴国公子光所雇,刺杀王位竞争对手吴王僚。当天,公子光宴请吴王僚,并在室内埋下伏兵。
但吴王僚也有防范,带了许多精锐部下陪同自己前往。酒喝到一半,公子光假称自己身体不舒服,请求回内室休息。
这时专诸端着一条鱼敬献给吴王僚,吴王僚正准备品尝的时候,专诸突然从鱼腹中拿出匕首,狠狠刺向吴王僚,当场把吴王杀死。但专诸也当即被吴王僚的卫兵杀死。
4、聂政,聂政是战国时魏国人,以杀猪为生,从小便武功高强。当时,韩国贵族严仲子与相国侠累有矛盾,计划除去侠累,便请聂政帮忙。
严仲子安排好后,在一个晚上,聂政手持宝剑杀入侠累相国府。尽管侠累府中有几十名护卫,但都被武功高强的聂政击伤或杀死。
聂政一直杀进相府大厅,一剑将侠累杀死。后来由于大量士兵涌进相府,聂政眼看难以逃脱,用剑自杀。
5、“在昔有豫让,他是义侠儿。”这是我国当代史学界和文学界的泰斗郭沫若先生,对春秋战国之际的著名侠士、刺客豫让的中肯评价。豫让,先秦时期晋国的一位著名刺客。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三家分晋(前453年)前后。
豫让最初是给范氏,然后又给中行氏做家臣,都是默默无闻。直到他做了智伯的家臣以后,才受到重用,而且主臣之间关系很密切,智伯对他很尊重。正在他境遇好转的时候,智伯却被韩、赵、魏三家攻灭,瓜分了领地,使他顿失依傍。
豫让逃到山里,思念智伯的好处,怨恨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颅做成漆器,盛了酒浆,发誓要为智伯报仇,行刺赵襄子。于是,他改换姓名,混入罪犯之中,被发遣到宫庭里打扫厕所。这时,他就怀揣匕首,伺机行刺赵襄子。
结果,其行迹暴露,被赵襄子逮捕。被审问时,他直言不讳地说:“欲为智伯报仇!”赵襄子觉得豫让给智伯报仇,忠勇可嘉,是难得的义士,就把他放了。
过了不久,豫让为便于行事,顺利实现报仇的意图,不惜把漆涂在自己身上,生出满身癞疮,还剃掉胡子眉毛,改容易貌,然后去当乞丐,在街市上讨饭。他的妻子已经认不出来,只是觉得声音很熟。他又吞下炭块,把嗓子弄嘶哑。
有朋友劝他去给赵襄子做事,取得信任,伺机行刺。他认为那样做有悖君臣大义。他所以要历尽艰难,谋刺赵襄子,正是为了使那些不忠心事君的人感到羞愧,使君臣大义彰明于天下。豫让摸准了赵襄子要出来的时间和路线。
在赵襄子要外出的一天,提前埋伏于一座桥,即豫让桥,在晋祠北一里处。因邻赤桥村,村以桥得名,豫让桥又被称为赤桥。赵襄子过桥的时候,马突然受惊,猜到是有人行刺,很可能又是豫让。手下人去打探,果然不差。
赵襄子责问豫让:“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手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土报之。”
赵襄子很受感动,但又觉得不能再把豫让放掉,就下令让兵士把他围住。豫让知道生还无望,无法完成刺杀赵襄子的誓愿了,就请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一件,让他象征性地刺杀。赵襄子满足了他这个要求。豫让拔出剑来,仰天大呼,跃起刺衣,说,“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豫让的事迹传开,赵国的志士仁人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为他遇难而悲泣。豫让行刺赵襄子,舍死忘生,备尝艰辛,虽未成功,却用生命报答了智伯的知遇之恩。他为知己献身的精神令人感佩。
他为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重视他,尊重他,给了他尊严。所以,他要舍命为智伯复仇,用生命捍卫智伯的尊严。他是一个未能成功的刺客,但这个失败的过程却成就了他的人格,使他虽死犹生,虽败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