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怎样的一个人?

 我来答
糖果传媒
2023-06-22 · 旅游观光、影视娱乐、谈古论今
糖果传媒
采纳数:922 获赞数:607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王安石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
王安石在位时期,推行了一系列具有革新意义的政治和经济改革,被誉为“王安石变法”。他的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农田水利的开发,二是练兵备战,三是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整。这些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宋代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王安石是一位勤思考、勇于实践的改革家。他不仅关注国家大政方针,也关注人民的生活,积极推行社会福利、减轻赋税等政策,为人民谋福利。
除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成就外,王安石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文章自然真挚,文笔娴熟,被誉为“王草原”。他的一生充满了不断追求进步和改善民生的奋斗历程,也留下了许多具有思想意义的著作和思想精华。
总之,王安石是一位思想深邃、实践勇敢的大政治家,他的改革崇尚实用、创新思维,精通文学艺术,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luomibo
高粉答主

2023-06-18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6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0万
展开全部

一、译文:王安石在担任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达京城,于是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约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过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

菜肴都没有准备,萧氏的儿子心里对王安石的做法感到奇怪。他们喝了几杯酒,先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小块的猪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放着菜汤罢了。萧氏的儿子很娇惯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了,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羞愧地回去了。

二、原文:南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娇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独醒杂志》为作者积所闻见而成。成书于淳熙十二年(1185)。记录了宋朝政事及典章沿革、著名人物的逸事、有关江西地方志的史实、有关谶语、因果、神仙、宗教、炼丹、法术等的记载。

二、人物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