鍪字与什么有关
鍪,汉字,读音móu,是指古代打仗时戴的盔;又指古代的一种炊具,作用相当于锅。
鍪的古籍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鍪·康熙笔画:17,部外笔画:9。《唐韵》莫浮切《集韵》迷浮切《正韵》莫侯切,𠀤音谋。《说文》鍑也。又《广韵》兜鍪,首铠。《书·说命·惟甲胄起戎注》胄,兜鍪也。《释文》鍪,莫侯反。《韵会》譌作䥐。
又《正韵》冠卷。《荀子·礼论篇》冠有鍪而无纵。又《集韵》莫𠋫切,音茂。《博雅》釜也。又《韵补》叶蒙晡切,音模。《急就章》弓弩箭矢铠兜鍪,铁棰挝杖梲柲殳。殳音殊。《正字通》兜鍪,形似釜而反脣,非炊具。
说文长笺云:军士以首铠为炊具,故曰兜。兜为胄名,鍪则釜名,一物兼二义。按军伍鐎斗,昼炊夜击,未有以首铠炊者。凡被围,粮匮援绝,煮弩铠,食筋革,皆势穷使然,非军士例用首铠为炊也。笺说误。
鍪与釜的区别:
铜整与铜鉴、铜扁壶等同出,侈口,高领,腹部有一道明显的折,圆底。整是与釜形制相近的炊器。《急救篇》颜注日:“整似金而反唇。日:整者,小釜类。”孙机先生从出土器物中观察得出:“整与釜的体积相近,只是口比釜小。
其底部、腹部与釜区别不大,但肩部多装环耳,肩以上逐渐收缩成显著的颈,口沿外侈。”整最早出现于战国中期的蜀墓中,一般情况下,整腹部较大,口径小于腹径。战国时期多用于承蒸饭,汉代鳌多单独使用,既可作蒸煮器,也可作温器。
羊鬼山陪葬坑出士的铜整造型非常特别,口径等于或略大于腹径,相对于高高的颈领,腹部显得较小,整个器物给人难以站稳的感觉。这种样式的铜整不见于其他地区,当属楚国王室用器中的特色器物。铜整与沐浴用器同出,可能是用来对洗澡水进行加热和保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