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哪些由来?
端午的来源众说纷纭,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等,但“屈原说”最受认同。
来源一:纪念屈原说
屈原(约前342—前278),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是中国最早的大诗人之一。公元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就有了端午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
来源二:纪念伍子胥说
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为报杀父兄之仇,助吴伐楚,五战五胜攻下楚都。其后,越国也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吴王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伯嚭受越国贿赂进谗言诬陷伍子胥,夫差相信了谗言,赐伍子胥自尽。
伍子胥便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来源三:纪念孝女曹娥说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这天吃粽子纪念孝女曹娥。
实际上,端午节并非仅仅为了纪念谁而来的,而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它源于自然天象崇拜和神话信仰。
因为5月5日正处于仲夏,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的位置,人们一看到这么大吉大利的天象,怎能少了祭祀,当然在先秦时代,农历五月被称为恶月,初五称“毒日”,五月初五也是禳毒驱邪的日子。
端午节习俗
一、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屈原含恨投江,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由此赛龙舟也成为端午最传统的风俗之一。
每年端午,赛龙舟比赛是不可错过的年度盛宴,众人齐心划桨的“嘿呦”声鼓舞着队员们,也振奋着岸边观战的群众。
二、吃粽子
传说屈原投江死后,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此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又有说是因为粽子的棱角像一把刀子,可以将疾病、灾害铲除。端午节吃粽子,不仅承载着家国情怀,更蕴含着家人朋友相聚团圆的浓浓真情,粽子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
三、挂香包
端午节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内装用中草药以及香料,它的制作工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四、系五彩绳
端午节这天,孩子们在手腕、脚踝系上用五彩丝线编的“五色绳”,大人们说系上就百病不侵。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再把五色绳剪下来,让雨水冲走,灾病也就随着被带走了。
各个地方的五彩绳大同小异,有的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五、悬挂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民间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每年五月,正是艾蒿成熟,药性最好的时候,所以在端午节人们都要到野外去采摘艾蒿。
传说远古时候神仙与水怪约定,只要门前悬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都不可冒犯,于是人们端午节喜欢采摘和悬挂艾草,意欲驱散妖魔,保卫家族。
六、吃鸭蛋/喝雄黄酒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还有就是要避五毒,这五毒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
吃着这些就可以避五毒,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所以,端午节吃鸭蛋有着一定的辟邪色彩,从科学的角度看,吃鸭蛋是为了养生祛暑。
而且喝雄黄酒,饮蒲酒的习俗也是流传已久,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酒也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