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条心理学实用知识
心理学实用知识
沉没成本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看这个事情对自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会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个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已经发生并且不可收回的投入,如时间、金钱、精力情感等,称为沉没成本。
理性的角度讲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决策然而实际上很难做到,因为人都是非理性的沉没成本对我们的积极意义在于,遇到事情可以有一个清晰认识和决断。
定位调整偏见说话的超强技巧
任何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定位,如果我们迎合或者干预了这种定位,就可能出现上面例子中的,按我们的预期顺利成事。很多时候,说话就清楚了解你的对象及他心里的“定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好的办成事。同样的话语,简单的调整语境,结果将是截然不同。
损失规避你的趋利避害,说不定是人为设计的?
孩子们的玩乐的最原始动机已经变了,玩乐成了一种赚钱的方式,并且他们非常在意”工资“的多少,这恰恰是老人的高明之处。心理学家总结出了这种行为现象,叫损失规避:相同的一样东西,人们失去它所经历的痛苦要大于得到它所带来的快乐。
这也被称为得失不对称性趋利避害,甚至避害的优先级要远远高于趋利,这就是人性。有些会用这个人性行善,也有些人会利用此作恶。
心理账户终于知道你为啥纠结了吧?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每一块钱的意义是一样的不存在有差别。可是,正是因为收入的来源不同,一次性收入的大小不同,消费的领域不同,人们不自觉的设置了很多的心理账户,这些原本一样的事物就有了区别。
结果就是某些行动会出现不一致,一则该消费时没有消费,损失了取得乐趣的机会,二则不该消费的时候过度消费,损失了大量的财富,理性的做法时,突破心理账户的局限,从大局着眼只考虑消费行为带来效用是否匹配成本,理性做出决策,不被各个心理账户的历史账务所迷惑。
联合评估量大战胜质优?
这里就是所收的联合评估和单独评估了。在孤立的环境中坐的单独评估,人们往往更关注一些显而易见的特性。比如包装,是否破损等,而会将不太容易描绘的特征(如数量)放在次要的位置:在做联合评价时,则是更看重一些容易评价的指标。